首页 理论教育 小演播室布光的较固定化与栏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实现

小演播室布光的较固定化与栏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实现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演播室布光的较固定化与栏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实现赵玮玮面积50平方米左右的小演播室,设置了播音台、背景、摄像机、提示器和回视彩色监视器等设备,留下了不很充分的布光空间,这样来说布光就相对的固定化了,空间限制了调光的自由度。

小演播室布光的较固定化与栏目主持人个性化的实现

赵玮玮

面积50平方米左右的小演播室,设置了播音台、背景、摄像机、提示器和回视彩色监视器等设备,留下了不很充分的布光空间,这样来说布光就相对的固定化了,空间限制了调光的自由度。在此基础上怎么样来体现各栏目和栏目主持人特征效果呢?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解析并总结了以下观点:

首先,在确定布光方案前,要详细了解所用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并对播音员的面部特征作分析研究,同时还要考虑其他造型手段(如发式、服装面料和颜色等)对人物造型的影响,不同人物,不同环境,不同风格的实现,主要考虑在以人物为主,灯光效果固定的前提下,人物光要准确,环境要在整体面的稳定中有突出的点,人物与背景的关系要合理,以便通过布光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其次确立光对栏目以及主持人的作用。一档好的节目,给人以享受、启发、回味、联想、鼓舞,其中灯光的创作功不可没。灯光创作就是以不同的灯具布置出不同的光线进行人物造型。播音员经过化妆,穿着得体的服饰,再经灯光造型,就可取得美观、端庄、大方的电视画面形象。其中灯光的布光方法和技巧,以及布光者的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审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要合理布置演播室空间,首先要定位播音台、背景、摄像机、提示器和回视彩色监视器等设备,摄像机要离主持人3.5米左右,太近了会造成人物五官变形;播音台与背景要尽可能拉开距离,一般不少于2m,留下足够的布光空间,便于布光中解决容易出现的人物光与背景光相互干扰的问题。

最后确立基本布光:(1)固定以冷光灯为主同色温聚光灯为辅的主、辅、逆光三点布光的基本模式:以光线柔和、细腻、自然的冷光源为主体布光,另外选择一些具有强而准的光线指向的聚光灯具,配于柔光纸后,可在与冷光灯同等距离的方位上对人物进行细致的修饰。(2)在“三点”布光模式基础上进行“环式布光”:布光程序一般是,先布背景光、后布人物光、再布修饰光。不管先布哪种光,都要将效果光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把多余的散射光遮挡掉,避免不同角度的光相互干扰而影响整体效果。基本布光依照布光原则设定较为固定的主光、副光、面光、逆光等体系,为体现各个栏目特点以及主持人的个体特征,还设置了流动灯光为修饰光源。

以下就两个栏目和主持人为例,来谈谈在固定布光基础上利用流动灯光和灯光微调所采用的不同灯光的处理手法来达到不同的屏幕效果:

一、为《德州新闻》栏目布光:《德州新闻》是我台的主体栏目,是纯新闻题材的栏目,这类节目整体效果庄重、大方,主持人须用光准确造型美观。整个演播室以冷光源为主,采用普遍照明方式(前面我们已经布置好的固定光源系统)。另外,我们设置新闻背景的材质有些细腻,这样就造成了有稍微散光的现象,另外也考虑了背景光线与主持人光线的对比度,基于这两点我们用了照度低加散光纸的冷光源做了新闻背景光。

二、为《阳光地带》布光。《阳光地带》是一档少儿节目,主持人也较为年轻,考虑到本栏目受众对象,为拉近主持人与小朋友们的距离感,我们力图创造一种较为活泼、青春、随意的效果,在考虑构图形式的同时我们重点为该主持人设计了布光。首先,基础光均匀、柔和,全面照度,不存在死角,整个光线亲切柔和,使整个构图画面明朗;主光的调整加大了角度,可以使主持人的面部饱满显得更娃气一些;还提高了眼神光的照度,使主持人的眼神更明亮一些;另外为构造一种活泼动感的画面特点,我们采用的是抠像拍摄形式,利用抠像设备达成动感的画面背景与主持人相叠加的艺术效果,抠像技术对背景光线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光源有一定照度而且均匀,这样我们设定大面积、适当照度、发散效果的背景灯光;根据抠像有“贴画”感的缺点,我们还稍微提高了逆光的照度以增加画面的深度感和主持人的整体立体感。这样的手段达成了我们意在表达的屏幕效果——明快、活泼、自然。我们赋予《阳光地带》更阳光、更年轻、更有生命力的内容。

综上所述,不同风格栏目和形象造型都离不开灯光创作。我们在画面造型方面刻意保证图像的清晰,丰富的色调,用光线恰当地突出状态和质感,表现出空间和距离、色调、主体的清晰。我们依托固定布光基础,为不同形式的栏目与不同特征的主持人,以不同的灯具布置出不同的光线进行人物造型,来达到所表达的屏幕效果,增强了栏目特点与表现力度!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