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马克思有关经科教结合的论述

学习马克思有关经科教结合的论述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说,先进的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促进经科教的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反,陈旧的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机制阻碍经科教的结合,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这就为经科教相结合提供了根本的保障,加上必要的社会运行机制,三者就会紧密配合,得到充分发展。[又添一乐] 弄清马克思有关经科教相结合的思想是我学习马

(1991年6月28日)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这是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阐明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代表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反映了科技兴国这一真理已在全国人民中有了共识。“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也就是经科教相结合。这个科学原理,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在《资本论》等箸作中就作了精辟的阐述。

一、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这个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未有专列章节,来阐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这部巨著的许多内容都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精神。他以极为鲜明的笔法描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认为,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先有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技能的提高,新的生产手段的采用,劳动对象的扩大,以及自然条件的改造等,而这些方面的变化,都直接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马克思言简意赅地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平均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完全证明了马克思上述论断的无比正确。大量的资料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五要素是增加劳动力、增加投资、合理的产业结构、实施科学的管理和采用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这五要素中,采用新技术的比重越来越增加。目前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60%~80%是靠科技进步取得的,而新兴产业的开发则几乎是100%靠科技进步带来的。因此,李鹏总理在关于《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的科学论断。

二、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方面揭露了资本家贪婪、残酷地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指出:资本家为了使“剩余价值的生产”维持下去并不断实现“资本增殖”,就不得不从掠夺到手的剩余价值中“分割”一部分用来发展教育事业。这是因为:①要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要靠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二要靠采用新技术,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要依靠科学家,而教育(学校)才是科学家的摇篮;②新的技术向产业转化,变成直接的生产力,必须有足够数量熟练掌握这种新技术的工人为条件,而这些熟练工人也必须通过学校(正规学校和职业培训)才能“生产”出来。因此,马克思把教员、工程师、机械师等,也视为被资本家雇佣的“高级的工人”。因为,这些人虽然不是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他们也能为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或者说能够带来利润。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教育是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因此,马克思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上。他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并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他在另一个地方更明确地说:“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卷,第218页)马克思的这些预言,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正在和已经变成现实。我国不仅制定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而且采取了一系列实现这种结合,使教育充分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有力措施,发展教育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成为“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三、经科教结合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这三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本质上是互相结合的。但内在的联系不等于现实的联系,本质上的结合还不是结合的实现。按照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科教这三者结合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机制。这就是说,先进的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促进经科教的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相反,陈旧的生产关系及其运行机制阻碍经科教的结合,延缓生产力的发展。当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阶段时,马克思以充分肯定的口吻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第33页)同时,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他又尖锐地指出,统治阶级的存在,日益成为阻碍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愈来愈大的障碍,同时也成为阻碍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愈来愈大的障碍。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就为经科教相结合提供了根本的保障,加上必要的社会运行机制,三者就会紧密配合,得到充分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我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互相结合、迅速发展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真理。

把经科教结合的原理具体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去,在我国出现了农科教统筹,实际就是建立和运用以当地行政干预为主体的运行机制,实现农科教结合,达到科技兴农的目的。此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求工科教结合、商科教结合、财科教结合,等等。如果各行各业都能探索出实现这种结合的运行机制,那么科技兴省、科技兴国就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路子,我国的经科教结合便会从整体上升华到更高级的阶段。

[又添一乐] 弄清马克思有关经科教相结合的思想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著的一个成果。当时党中央已提出科技兴国战略,尚未提出科教兴国,但是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已在许多文件中提了出来。本文发表在《河北学刊》1991年第3期,它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经科教三者的内在联系,为人们接受即将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做点舆论准备工作,回想起来是一件有益的乐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