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

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在文明冲突、思想激荡、信仰缺失、价值多元的当下增强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最为关键的是确立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从根本上讲,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国道路的话语权,必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道路是能够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但也要看到,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始终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国家始终面临着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始终面临着被打断的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保证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靠政治权力、国家机器、法律法规的硬约束,二靠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的软约束。前者治标,后者治本。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第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夯实中国道路的思想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如何在文明冲突、思想激荡、信仰缺失、价值多元的当下增强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最为关键的是确立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0]习近平也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11]传统社会主义之所以屡遭曲折并最终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始终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20世纪中叶苏联理论界甚至认为,只能从科学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而不能从价值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这就从主观上排除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考量和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对立起来,使得传统社会主义对现代化建设始终缺乏价值考量,导致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始终缺乏全面而科学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12月下发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6年12月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规定。综合这些政策文件,有两点需要把握: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精神追求,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践行,让广大民众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外化于政治实践,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治国理政,将社会主义价值先进性真正转化为实践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

第二,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赋予中国道路更为有力的文化支撑。从根本上讲,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仁者爱人”“协和万邦”等思想和理念,不仅赋予了中华民族鲜明的个性特色,也赋予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自信。也正是得益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才能在人类世界文明史的大多数时间里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国道路最深厚的文化根基。拓展中国道路,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深入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习近平也多次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两创”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如果说在技术领域,“两创”意味着新工艺取代旧工艺,新工具取代旧工具;在科学领域,“两创”意味着新规律的发现,新原理的提出;在文化领域,“两创”则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继承原有文化精华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既含有超越时空的人类共同价值,也有受时空限制的历史局限性。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不能搞虚无主义,也不能搞复古主义,只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体现世界性、民族性、时代性。

第三,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赋予中国道路更多的世界话语权。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关中国道路的国际讨论日益增多。在这之中,赞许者有之,怀疑甚至污蔑者也大有人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相结合,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世界话语优势,成为全球化时代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必须面对的课题。话语优势,既来自科学运筹,更来自实力保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国道路的话语权,必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全球化时代,文化只有不断交流,影响力才能不断扩大。封闭的文化不仅是无声的,也是无力的。在当代中国,积极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基本文化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比上,我国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逆差”。这种“逆差”,不仅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文化交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实用文化(器)交流、艺术文化(术)交流、思想文化(道)交流。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应是思想上的交流。停留在实用文化和艺术文化层次的交流很难触及文明的内部神经。然而在当前,“走出去”的我国文化还主要集中在实用文化和艺术文化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的则很少。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13]中华文化的根是优秀传统文化,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说到底就是要把这两种文化都推向世界。当前,我们对于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都无异议,但在社会主义文化能否“走出去”问题上,大都讳莫如深,实际上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要全面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敢于突破这个认知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