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可以看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文化自信”是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要求提出来的,尚没有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既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政治命题,它既事关文化的安全与发展,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和发展。可以说,文化自信实际上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自觉认同,是浸润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土壤。

在中国的政治话语系统中,文化自信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可以看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文化自信”是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要求提出来的,尚没有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后,在习近平反复强调下,文化自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第一次提到“文化自信”问题,“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3]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更是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6]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加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机遇与挑战仍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看待、怎样建设培育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理解和把握习近平讲话精神,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习近平不是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文化自信问题的,而是主要着眼于增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来强调文化自信的。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既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政治命题,它既事关文化的安全与发展,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和发展。第二,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不处于同一个层面。习近平在讲话中用了很多定位词,包括“基础”“最根本”“题中应有之义”“本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等,从这些定位词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文化自信的更为基础、更为根本的作用和地位。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是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来突出文化自信地位的,一个多月后的“七一”讲话中,又换成了“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从用词变化之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文化自信对于道路自信的支撑和基础作用。

从理论上分析,之所以说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根本上讲是由文化的地位作用决定的。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体现在个人的言行举止之间,也体现在宏大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在习近平看来,中华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7]。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8]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9]

可以说,文化自信实际上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自觉认同,是浸润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土壤。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立起来,即使立起来也会因为缺乏文化的支撑而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多元文化相互交织、交流、交锋不断加剧的今天,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四个自信”之间才能相得益彰,弥久常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