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智荣辱,智慧之端

仁智荣辱,智慧之端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与“智”相结合的观点,将个人的品性上升为一种公共价值观念。孟子为了给公共价值观念提供可能性的依据,指出了真正的智慧是仁与智的结合,“仁”与“智”的结合凸显了公共理性的思维。孟子提倡“仁”“智”的结合,目的是为了让君王在天下推行仁义。“仁”“智”的统合为孟子的公共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儒家对智慧的论述较多,一般认为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对天下施行仁义,其中孔子提倡智、仁、勇三者的合一,真正的智慧需要“仁”的指导,没有“仁”的智谋只能是一些小聪明。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 “夫子自道也。”[10]孔子在这里将智、仁、勇三德归纳为君子的品性,还没有上升为一种公共理性。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与“智”相结合的观点,将个人的品性上升为一种公共价值观念。孟子为了给公共价值观念提供可能性的依据,指出了真正的智慧是仁与智的结合,“仁”与“智”的结合凸显了公共理性的思维。

孟子认为大智慧是一种宽容、忍耐和提高办事效率,以达到成就事业的目的。孟子说: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11]仁者的特点是能够“以大事小”,意思是身处高位而能放下架子宽待黎民百姓,目的是得到民心,智者的特点是能够“以小事大”,意思是身处不重要的位置而不惜委屈自己,目的是为了求得发展,这是一种大智慧。仁者体现了宽容,智慧体现了忍耐,成就事业需要“仁”与“智”的结合。“仁”“智”的结合体现了思维理性,计谋长远,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以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儒家不像法家那样在办事效益上追求立竿见影,而是从事物的长远发展上看智慧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儒家认为物质利益的提高必须符合道德仁义,否则物质利益提高了而有损于道德原则那也是没有效益的,因此“仁”与“智”的结合才是一种大智慧,“智”不离“仁”。

孟子主张“仁”“智”结合达到一种“圣”境的状态,“圣”境是“仁”“智”的统合。“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夫子圣矣乎?’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 ‘学不厌,智也; 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 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12]孔子在“仁”与“智”的结合上达到了“圣”的境界,但孔子比较谦虚,不认为自己达到“圣”的境界。孔子的“仁”“智”结合成为后来儒家追求的境界。孟子提倡“仁”“智”的结合,目的是为了让君王在天下推行仁义。孟子说: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 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13]孟子的“仁”“智”结合最终是为了说明“仁”的核心价值,没有“仁”就没有智慧,智慧安放在“仁”中才有意义,“仁”在孟子那里是一种终极关怀。智慧在仁义那里才能体现为美的力量,审视智慧是否是美的,关键在于智慧是否处于仁义的大厦之中。孟子说: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14]仁义、智慧是否真正得到施行,需要人不断地反省、不断地内求,而得到天下需要“仁”与“智”的结合。

孟子“仁”“智”相统合的观点是为了给公共价值观念提供一种可能性,既然“仁”“智”不离,君王统治者就需要以天下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要搞小计谋、耍小聪明,要以有利于天下长远利益、广泛利益为准则,才能得到天下,实现天下统治。“仁”“智”的统合为孟子的公共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