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人合一,价值实现

天人合一,价值实现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始终把天道放在第一位,天道是人道的根源,体现了天道至上的价值观念,为后面的义利关系、政治关系做了形而上的理论铺设。孟子的人道主要体现了这一涵义,主张主观努力以实现个人价值。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诚善的天道基础与人道的仁义礼智相结合的一种思维,从天道向人道的过渡,目的是为公共价值的实现寻找到一种至上的理论上的支撑,使公共价值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孟子为实现公共价值的可能性,将“诚”作为天道和人道统一的重要范畴,追寻了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又探讨了“诚”在现实中的可能性。为了实现公共价值的可能性,孟子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孟子的“天道”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孟子说: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24]人对天道更多的是顺从,尽管这里的天道有神秘性,但有一种必然性和规律性存在其中。“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25]遵从天道规律才能生存。“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26]天道不会遵从人道,天道是必然性的规律。实际上,孟子这里所说的天道指的是王道,提出天道的目的是为其推理出王道做理论架设,所以王道是“尊王贱霸”的基础,也说明王道是必然的,也是天经地义的,王道是一种公共价值的导向。

第二,天道具有道德属性。

在孟子看来,天道即是“诚”,“诚”即是天道,指仁义礼智信。“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27]将仁义忠信等公共价值上升为天道。“夫仁,天之尊爵也。”[28]“仁”是最根本的道德,天道以诚仁为本,具有道德特性。就目的论而言,孟子的天道内涵并不是他要说的规律性,而是指出天道的道德属性。把天道观念化、道德化,其实质是将人的道德上升成天的道德,成为宇宙法则,使公共价值在现实中转化成为可能。

孟子的“人道”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道是对天道的体悟。人道是对天道的思考、反省,人道依存于天道。“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29]人爵依赖于天爵,天道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人道就是对这些道德的领悟、体会和道德实践,通过道德实践获得善德,人道的根本目标就是达到天道至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30]人道要经过道德教化,逐渐体会天道。“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31]君臣各有道,尽道就是尽人道。“天下溺,援之以道。”[32]这是说人道是一种对天道的实践。“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33]不进行天道实践是一种可耻的行径。“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34]人道要以天道为准。“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35]以上几句强调了人道是对天道的执行,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按礼节行事,不尽人道,不能行天道。“守约而施博也,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36]人行道,尊天道,人道的根源是天道,人行道就是人对天道的体验和实践。孟子始终把天道放在第一位,天道是人道的根源,体现了天道至上的价值观念,为后面的义利关系、政治关系做了形而上的理论铺设。

二是人道的实质是“明人伦”。孟子认为,不管是君子、臣民都应尽自己的本分,人道是一种公共价值观念。遵循仁义礼智的德性,一切按照人伦规范和礼义行事,就是尽人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37]礼义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行为处事按礼义规范,“仁,人心也; 义,人路也。”[38]不能越过雷池一步,这就是人道。由此看出,孟子的人道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等,是三纲五常的人伦之道,通过人伦规范达到与天道合一。

三是人道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孟子的天命观认为命是不可改变的,是注定的结果,人的前途受天命的控制和约束,但又强调人应该努力奋斗,加强修养,不要任凭命运的摆布,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较好的结果,这种主观努力就是加强自身修养。孟子的人道主要体现了这一涵义,主张主观努力以实现个人价值。前面所说的“天下无道,以身殉道”都是强调主体的努力,为道献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39]追求意味着获得成果,主观努力非常重要。追求天道需要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天命和天道面前要经得起考验,不要随波逐流,要奋发图强,不要贪图安逸享受。孟子还列举了“不为”与“不能”的差异,他说,不“为长者折枝”是“不为也”,“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40]不能把“不能”与“不为”混为一团,该“为”时就“为”,不能说“不能”。这里的“为”是人主观努力的重要性,能“为”而说“不能”是坐以待毙。总之,孟子对人道更强调人的主观修养和能力的发挥。

从以上“天道”和“人道”的涵义可以看出天道是一种宇宙法则,其实质是将人道上升成天道法则,而人道则是对天道的体悟,通过主观努力,运用人伦礼义规范达到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人道是向天道的靠拢,天道是核心,人与天的合一是人道的内容,公共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与天道的合一上。

孟子的天人合一是人性与天道的合一。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共同的善的本性,而天道是善德义理的化身,人的价值在于追求善性,达到与天合一。人道要做的就是加强修养、扩充善性,尽量达到至善之性,最后与天为一。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1]充分扩充善良的本心,就懂得天命了。人用心去认知自己的本性,就知天命了。仁义礼智存在于本心之中,通过存养善性,扩充善端,把仁义礼智“四德”展现出来,并达到完善的境地,一个人若能够做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42]就可以成为君子,可以达到标准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圣人境界。由此,孟子的天人合一是以“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作为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圣人境界。作为主体的人,通过修养内化,完成仁义礼智“四端”—四德—天道的过程。因此天人合一始终以“诚”为中心,追求的是善的最高价值,而“诚”又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因此也是天的德性,由此天人合一实质是人性与天道的合一。

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诚善的天道基础与人道的仁义礼智相结合的一种思维,从天道向人道的过渡,目的是为公共价值的实现寻找到一种至上的理论上的支撑,使公共价值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孟子实现了这一理论上的可能性,其思维是一种哲学理性思维。

[1] 《周易·说卦》,《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93~94页。

[2] 《尚书·商书·汤诰》,《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页。

[3] 《周易·下经·萃》,《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58页。

[4] 《论语·为政》,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4页。

[5] 《论语·季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2页。

[6] 《尚书·太甲下》,《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5页。

[7] 《周易·上经·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页。

[8]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52页。

[9]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2页。

[10]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1页。

[11]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4页。

[12] 《正蒙·太和篇》,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9页。

[13] 《正蒙·天道篇》,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14页。

[14] 《正蒙·中正篇》,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27页。

[15]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2页。

[16] 《原道第一》,刘勰《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17] 《周易·贲》,《周易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7页。

[18] 《荀子·不苟》,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6页。

[19]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页。

[20]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21] 《中庸》,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页。

[22] 《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卷第六,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02页。

[23] 《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卷第六,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03页。

[24] 《孟子·万章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08页。

[25]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9页。

[26]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62页。

[27]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6页。

[28] 《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8页。

[29]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6页。

[30]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9页。

[31]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7页。

[32]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4页。

[33] 《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1页。

[34] 《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3页。

[35] 《孟子·尽心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66页。

[36] 《孟子·尽心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66页。

[37]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5页。

[38]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39]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0页。

[40]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9页。

[41]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42]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