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晋令狐之战

秦晋令狐之战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背景文公六年八月,晋襄公卒。太子尚年幼,中军帅赵盾谋立襄公庶弟公子雍。雍时仕秦,赵盾派先篾、士会去秦接回。文公七年,公子雍离开秦国,准备回国即位。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14]。戊子[26],败秦师于令狐[27],至于刳首[28]。善制敌者,挠之而使乱,激之而使惑,迫之而使惧,彼之心谋可夺。后语次年夏,“秦人伐晋,取武城(晋邑),以报令狐之役”。又过两年,“春,晋人伐秦,取少梁(秦邑)。夏,秦伯伐晋,取北徴(晋邑)”。

(选自文公七年)

背景文公六年(前621)八月,晋襄公卒。太子尚年幼,中军帅赵盾谋立襄公庶弟公子雍。雍时仕秦,赵盾派先篾、士会去秦接回。文公七年(前620),公子雍离开秦国,准备回国即位。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1],故有吕、郤之难[2]。”乃多与之徒卫[3]

穆嬴日抱大子以啼于朝[4],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5],将焉寘此[6]?”出朝[7],则抱以适赵氏[8][一]顿首于宣子曰[9][二]“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10],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11],若何?”

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偪,乃背先蔑而立灵公[12],以御秦师。箕郑居守[13]。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14]。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15],戎津为右[16]。及堇阴[17],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18];不受,寇也[19]。既不受矣,而复缓师[20],秦将生心[21]。先人有夺人之心[22][三]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23],秣马蓐食[24],潜师夜起[25]。戊子[26],败秦师于令狐[27],至于刳首[28]。己丑[29],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一]竹添光鸿:主张是赵盾,专寻对头不由他,此妇人拼命法,亦兵家死中求生法,穆嬴大有作略。

[二]竹添光鸿:妇人礼不应顿首,穆嬴顿首于赵宣子,是非常也,故《传》特书以别之。

[三]张预:心者将之所主也,治乱勇怯,皆生于心。善制敌者,挠之而使乱,激之而使惑,迫之而使惧,彼之心谋可夺。

先蔑之使也[30],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31]。摄卿以往可也[32],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33],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34],曰:“为同寮故也。”[四]

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35]。其人曰[36]:“能亡人于国[37],不能见于此,焉用之[38]?”士季曰[39]:“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40],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41]

[四]竹添光鸿:若浅薄之夫,则必愤其言之不听而快之矣,安得有此厚道乎?

后语次年(前619)夏,“秦人伐晋,取武城(晋邑),以报令狐之役”(《左传·文公八年》)。又过两年(前617),“春,晋人伐秦,取少梁(秦邑)。夏,秦伯伐晋,取北徴(晋邑)”(《左传·文公十年》)。

【注释】

[1]文公:晋文公。入:入国。卫:护卫。

[2]故有吕、郤之难:指文公入国时吕甥、郤芮欲弑之(见《晋公子重耳之亡》)。

[3]与:给予。徒:步卒。

[4]穆赢:晋襄公夫人。大子:即太子夷皋。

[5]适:同“嫡”。

[6]焉:如何。寘:“置”之异体字。此:指太子夷皋。

[7]出朝:大夫退朝。

[8]适:往。赵氏:赵家。

[9]宣子:即赵盾,宣是其谥。

[10]属:音zhǔ,嘱托。子:指赵盾。

[11]而:同“尔”。

[12]先蔑:往秦国迎接公子雍者。灵公:即太子夷皋。

[13]箕郑:晋上军将。

[14]先克:先轸孙,先且居子。

[15]御戎:驾御戎车。

[16]右:车右侍卫。

[17]堇阴:晋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东。堇:音jǐn。

[18]我若受秦,秦则宾也:我若接受秦护送的公子雍,那秦就是宾客。

[19]不受,寇也:若不接受,那秦就是敌寇。

[20]缓师:缓出师。

[21]生心:产生他心。

[22]先人:抢在他人之先。夺人之心:使其惊愕失度,措手不及。

[23]训卒:教训士卒。利兵:磨砺兵器。

[24]秣马:喂马。蓐食:饱食。一言早食。

[25]潜师:悄悄出兵。

[26]戊子:四月初一。

[27]令狐:晋地名,在今山西临猗西。

[28]刳首:晋地名,亦在今山西临猗西。刳:音kū。

[29]己丑:四月初二。

[30]先蔑之使:指上一年先蔑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

[31]将及:祸将及己。

[32]摄卿:使大夫而代卿职赴秦(先篾为正卿)。

[33]《板》:出自《大雅》。其三章义取刍荛之言犹不可忽,况同寮乎?

[34]荀伯:即旬林父。帑:妻子儿女。财贿:财物。

[35]士伯:即先篾。

[36]其人:士会之从者。

[37]能亡人于国:能与人(先蔑)俱亡于晋国。

[38]焉用之:何必如此。

[39]士季:即士会。

[40]非义之也:非慕先蔑之义而从之。

[41]及归,遂不见:直至士会归晋都未见先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