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早的汉语十四行体诗

最早的汉语十四行体诗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诗作于1920年5月2日,发表于8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国》第二卷第二期上。恐怕作者当时也未想到,这竟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首汉语十四行诗。①何以称郑伯奇所作为第一首汉语十四行诗,这是因为在其之前,胡适就曾用英语写作过十四行诗。②③屠岸《中国十四行体诗选·序》,见许霆、鲁德俊编选:《中国十四行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最早的汉语十四行体诗,是作家、文艺评论家郑伯奇的《赠台湾的朋友》。

郑伯奇(1895—1979),原名隆谨,字伯奇,陕西长安人。1910年参加同盟会。1917年留学日本,先后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和创造社。1926年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教官。1927年去上海,后参加“左联”,主编《文艺生活》《电影画报》《新小说》等。抗战爆发后,在西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文化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职。

此诗作于1920年5月2日,发表于8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国》第二卷第二期上。署名东山,实系郑伯奇所作。现按原格式将全诗抄录如下:

我脉管中一滴一滴的血,禁不住飞腾跳跃!

当我见你的时候,我的失败了的同胞哟!

我的祖先——否,我们的祖先——他在灵魂中叫哩:

“你们同享着一样的血,你和着他,他和着你。”

我们共享有四千余年最古文明的荣称!

我们拥有四百余州锦绣河山的金城!

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还有更大的,

我们的生命在未来;我们的未来全在你!

太平洋的怒潮,已打破了黄海的死水

泰山最高峰上的积雪,已见消于旭日;

我们的前途渐来了!呀!创造,奋斗,努力!

昏昏长夜的魇梦,虽已被光明搅破;

但是前途,也应有无限的波澜坎坷;

来!协力,互助,打破运命这恶魔!

郑伯奇1917年秋赴日本,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学习。1919年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次年5月2日夜,这位二十五岁的大学生,采用意大利彼特拉克体的四四三三段式和AABB,CCBB,DDD,EEE的韵式,写成了这首对台湾同胞倾注深厚感情的十四行诗,后被《少年中国》杂志采用。恐怕作者当时也未想到,这竟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首汉语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格律诗的一种。严谨的格律规范,使得采用它的人要克服相当的难度。”可见,“诗人用十四行体写诗,是有清醒的自觉意识的”

【注释】

①何以称郑伯奇所作为第一首汉语十四行诗,这是因为在其之前,胡适就曾用英语写作过十四行诗。据胡适日记所载,先前曾写过两首(原诗未见),后于1914年12月22日写了第三首(题名为《康奈尔世界学生会成立十周年有感》),次年1月1日又作了第四首(题名为《告马耳斯》。马耳斯为罗马神话中之战神)。后两首采用意大利体写成,诗人屠岸曾将其译成中文。

②③屠岸《中国十四行体诗选·序》,见许霆、鲁德俊编选:《中国十四行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