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工业旅游治理主体日趋多元化

上海工业旅游治理主体日趋多元化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工业旅游治理在客源市场开拓方面应重点关注本地及近程客源市场的研究、培育和开发,同时拓展其他区域市场,在业态开发和推广上着重不同目标市场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其中,2005年5月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成立后,上海工业旅游治理又逐渐探索出民办非企业的社会组织,整合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力量,推进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治理路径。
治理效果_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上海工业旅游经历了一个从无利润到商业化、从自发组织到统一管理、从单一产品发展到多元业态共存、从传统营销到现代专项营销等维度的升级之路。多年以来,上海工业旅游治理成效显著,工业旅游市场认知度不断提高,客源日趋多源化,工业旅游治理主体日趋多元化,治理政策日渐丰富完善,加快了资源向业态的转化,推进了业态内容、形态和空间的拓展。

5.3.2.1 工业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多源化

上海作为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正在迈向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一致重视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回落的影响,近年来,上海入境游市场持续低迷,来沪入境过夜国际游客人数连年下降,2011年,国际游客人数仅接近于当年国内来沪游客人数的1/20,数量差距较大(表5-19);在国内来沪游客中,华东地区的游客数量一直占到全国来沪游客总数量60%以上,其中苏浙皖三省占到华东地区游客总人数50%以上;上海本地游客数量是外地游客的1/2~1/3,2011年本地游客数量赶超了外地游客数量,反映出华东地区、上海本地客源对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巨大作用(表5- 20)。就工业旅游而言,银发市场、学生市场、商务考察市场、休闲游憩市场是其主要目标市场,但因资源—业态品质特征差异而市场侧重有所差别。此外,来沪游客中城镇居民占到80%以上,非城镇居民比重较小;但伴随中国经济发展,非城镇居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获取旅游信息渠道更为广泛,出游意愿大幅增强。因此综合来看,上海工业旅游的主要客源来自国内,主要市场空间存在于上海本地,以及以苏浙皖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但也不应忽视重大事件活动的工业旅游市场效应、以及高铁发展带动的远程国际国内游客以及部分非城镇居民的工业旅游需求。上海工业旅游治理在客源市场开拓方面应重点关注本地及近程客源市场的研究、培育和开发,同时拓展其他区域市场,在业态开发和推广上着重不同目标市场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

表5-19 上海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

数据来源:上海旅游统计年鉴(2003—2012年)。

表5-20 上海国内旅游人数

注:表格中的“—”标示该年份没有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上海旅游统计年鉴(2003—2012年)。

5.3.2.2 工业旅游治理主体日渐多元化

上海工业旅游的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物权所有方)、外部投资者、创意群体、社区民众、相关组织机构、内部经营者等。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文脉型工业旅游资源向业态转化的治理主体基本上是工业企业本身,文脉型工业旅游资源向业态转化的治理主体则由往往由最早的艺术家等创意群体发展为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的政府、物权所有方以及外部投资者等。随着上海工业旅游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和社会各方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工业旅游治理理念的更新,社区居民、文化保护团体、内部经营者等各类相关治理主体也逐渐参与到工业旅游治理政策的制定,治理过程、治理成效的考察和监督工作当中,工业旅游的治理主体多元格局初步形成。其中,2005年5月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成立后,上海工业旅游治理又逐渐探索出民办非企业的社会组织,整合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力量,推进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治理路径。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将治理共同体、工业旅游资源—业态、工业旅游市场连接在一起,协助制定工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工业旅游标准,设计推出专题工业旅游线路等,丰富和提升了上海工业旅游治理措施,为工业旅游发展良好治理环境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表5-21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的主要治理工作

续 表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发布的各期《工业旅游发展动态》整理。

5.3.2.3 工业旅游业态发展方式日渐优化

此外,随着发展方式与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内容与发展方式的边界不断得到突破和拓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其一,综合化和复合化,工业旅游业态,特别是浦西地区的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越来越多地与商业、文化、娱乐等产业相结合,打造综合化复合化休闲空间。

其二,生态性与文化性。许多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由旧厂房、旧建筑资源改造利用而形成,随着遗产保护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内外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其原真性和内蕴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类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也在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感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注重厂区环境的建设、生产低碳理念的实践与企业文化的彰显,工业旅游的生态性和文化性特征日益鲜明。

其三,公共性与民生性,工业旅游市场往往是本地居民,且许多工业旅游业态位于大型生活社区之内或周边,因此在满足本地和社区公共空间需求方面具有市场与区位优势,可以成为城市整体公共服务空间和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四,创新化与信息化,工业旅游业态在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的创新与改变,边界趋于模糊、内容日益丰富,互联网+的应用,也有利于将原本难以开展某些工业旅游活动的散客进行组织,突破客源限制,新的技术在业态与游客旅游全程的交流互动中继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相关大数据的积累在培育新的工业旅游业方面也更有指示意义。

其五,区域化与一体化,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内部提升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外拓展,寻求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发展,形成单体业态—市域线路—区域综合线路的多尺度综合业态体系,区域一体化进程开始加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