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经开阖枢

六经开阖枢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阖枢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之一。在明清医家中有的将开阖枢说,作为阐明《伤寒论》六经的传变,作为分析病机、判定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过高地估价少阳的枢机作用,是与临床实际不符的。阴阳经之间,关系亦甚为密切,其一般原则是:阳经“开阖枢”皆可以转至三阴,表示病情的发展。阴经“开阖枢”又皆可以转出三阳,表示病情的好转。

开阖枢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之一。王冰说:“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指出《黄帝内经》开阖枢的本来意义,是用以概括经络的功能,同时,以各经经气之盛衰动静,来解释疾病的传变机理。在《黄帝内经》中本是用以说明经络中六经传变。在明清医家中有的将开阖枢说,作为阐明《伤寒论》六经的传变,作为分析病机、判定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陈修园说:“按《内经》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此数语为审证施治之大关键。”

一、解释六经的病机和症状

太阳为开:太阳位于三阳之表,是六经的藩篱,腠理皮肤营卫,具有卫外的功能,太阳是机体与外界大自然直接相接触的部份,主一身之表。人体健康时,一方面在“卫气”的作用下,腠理进行正常的开阖出汗活动;另一方面又能抵御和防止外邪从皮肤肌表侵入。而足太阳膀胱又具有气化功能。太阳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上行外达”,因此称太阳为“开”。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而受病,导致“开”的机能紊乱;或者当开而反闭,见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或当“阖”而反开,致汗出恶风,脉浮缓;或气化不利而口渴,小便不利等。总之太阳之气不能上行外达卫外为固,腠理开合紊乱不节,以致产生太阳病。

阳明为阖:阳明主土,位于三阳之里,阳气蓄于内,足阳明胃主受纳水谷,化精汁;手阳明大肠,传化糟粕。总之,阳明之气主“内行下达”。所以称阳明为“阖”。邪侵阳明,则内行下达的机能遭到破坏,不能腐化传导,生精排浊,其“阖”的机能紊乱,故出现不能食、大便燥结或呕逆、小便数、热结旁流。若其阖的作用进一步破坏,阳气不能内蓄,反而外蒸上逆则潮热、谵语、大汗出等症。

少阳为枢:少阳为一阳之生气,《内经》:“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在《伤寒论》六经证中,胆与三焦同属少阳经。《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而三焦具有宣通气血津液、腐熟水谷、通调水道等三方面的作用,可见少阳与周身各组织器官都有广泛联系,在正常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三阳经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少阳病的病情轻重,介于两阳之间,因而称为三阳之“枢”。与少阴为三阴之阴枢同主阴阳病机的枢转作用。少阳病可以用“枢机”不利来理解。例如邪入少阳,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风热壅盛,故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现象,且常可外兼太阳表证,或内兼阳明里证,因而在三阳经中,有重要的枢转作用。

太阴为开:太阴居阴分之表,手太阴肺主布散,足太阴脾主运化,凡血脉周流、津液四达,都是太阴的作用,因此称太阴为“开”。太阴病的证状,都是其“开”的机能紊乱导致的结果,例如:腹满时痛、吐、利、不渴等,是为足太阴脾运化失职,开机不利所致。而喘满、咳等,则为肺气不宣,手太阴肺“开”机不利所致;后者因肺合皮毛,故主要表现在太阳病中。

少阴为枢:少阴居阴分之中,为一阴之初生,手少阴心主火,足少阴肾主水,水火既济为人生之根本,而少阴心肾与全身各经脉脏器均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三阴经中,少阴“枢机”不利,则心肾中水火不交,各自为政,故可见心烦不眠的热化证,也可出现脉微不利的寒化证,尚可见到单纯性枢机不利的四逆散证。

厥阴为阖:厥阴居阴分之里,为两阴之交尽;手厥阴心包代行君令,使阴血敛而火不作;足厥阴肝主藏血,使血脉潜藏而精不泄,因此称厥阴为“阖”。厥阴病为邪正相争的最后阶段,病情严重,厥阴阖的机能失常时,则出现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阴血不能潜藏则呕吐或下利脓血;厥阴阖的机能恢复时,则厥热胜复。

二、阐发六经病变的传变关系

《伤寒论》六经病变的转化是复杂的,但也有它一定的规律。在三阳经开阖枢之间,太阳“开”可以转属阳明“阖”,亦可以转属少阳“枢”。少阳作为“阳枢”的作用,在于少阳邪气多来自太阳“开”,又最易入里转属阳明“阖”,病情介于太阳表证和阳明里证之间,即少阳病既非纯粹表证、又非纯粹里证,而为半表半里之证。病变的趋势在抵抗力强时,可使病邪从肌表而出,在抵杭力弱时,病情可以加剧入里。故少阳病在临床上具有一种不稳定性。病邪在于阳明“阖”,一般不传向太阳“开”或少阳“枢”,即所谓“无所复传”。其出路或见自解,或阳热亢极以至危殆(正虚的情况下,亦可转属三阴)。可见在病理情况下,少阳在三阳经中具有一定的枢转作用,但是对少阳为“枢”,亦不可理解为病邪在阳经出入必由之路,因为疾病的传变,并无固定的次序。过高地估价少阳的枢机作用,是与临床实际不符的。

在三阴经“开阖枢”之间,太阴的性质为里虚塞证,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很容易转为全身性虚寒的少阴病。少阴作为“阴枢”的作用在于:少阴病邪常来自太阴“开”,又可以转向“三阴之交尽”的厥阴“阖”,但这种机会并不太多,因为少阴病正气虚衰,证情已极为严重,如不能及时治疗,往往趋向死亡。此外,病至厥阴,亦多死证,一般不传向太阴“开”或少阴“枢”,其出路或阳复而解,或转出阳经而愈;因此在病理情况下,对于少阴的“枢机”作用,亦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阴阳经之间,关系亦甚为密切,其一般原则是:阳经“开阖枢”皆可以转至三阴,表示病情的发展。阴经“开阖枢”又皆可以转出三阳,表示病情的好转。然而在病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阴阳经对立而又相联系的太阳“开”与少阴“枢”,阳明“阖”与太阴“开”,少阳“枢”与厥阴“阖”三对。其转化规律是:“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则少阳、虚则厥阴”的表里关系。这三种方式的病情演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

少阳为“枢”,少阴亦为“枢”,皆为半表半里证,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少阳为阳枢,侧重在半表,少阴为阴枢,侧重在半里,少阳病为枢机不利,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证。少阴病亦为枢机不利,症状或寒或热不同,或表或里无定,与少阳相似。少阳病喜呕,少阴病欲寐,呕主出,阳主外;寐主入,阴主内。喜呕是不得呕,欲寐是不得寐,这都是枢机不利的征象。此外,仲景《伤寒论》中,三阳惟少阳无承气证,三阴惟少阴有承气证;少阳为阳枢,阳稍益,便入于阴,故不得妄下,以虚其元阳;少阴为阴枢,阳有余,便伤其阴,故当急下以存真阴。

正因为少阳、少阴皆为“枢”,见症颇多相似,因此仲景在本论中曾列出少阳、少阴的疑似症;在148条中指出大便秘结、微恶寒等为少阳少阴皆可出现的症状。临症时应从多方面进行辨证,加以区分,并指出“头汗出”为辨证的关键,借以提醒人们在诊病时必须审证精确,方不致延误病机。

太阳为“开”、太阴亦为“开”,这一“阳开”与“阴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手太阴肺主一身之皮毛,而太阳亦主一身之表;病邪侵入人体,首先是皮肤肌表,因此太阳病的咳喘等证状,亦即肺受邪的表现。说明太阴“开”的机能紊乱,是部份表现在太阳病中的。又足太阴脾湿邪郁滞。太阴之“开”失调可致发黄,若小便自利,则湿邪自有出路,发黄可以消退。小便通利,为太阳膀胱气化作用正常的反映,故发黄时太阳“开”的机能也不正常,说明“阳开”能影响“阴开”。太阴“开”的机能能否恢复正常,又往往以太阳“开”为转移,所以在治疗上除了健脾燥湿之外,有“开太阳”即所以“开太阴”的方法。

阳明为“阖”与三阴“开阖枢”皆有重要关系。阳明主土属胃,胃气和则邪解而不传三阴,胃阳虚则邪即易于转入三阴。所以柯韵伯指出:三阴受邪与否,关系不在太阳、少阳,而最主要在于阳明,故有阳明为三阴之外蔽的说法。此外,阳明亦为三阴病邪的出路,它既是三阴之表、有御邪作用,又是三阴之里、有逐邪功能。

陈修园认为,在三阳经开阖枢之间,太阳“开”可转属阳明“阖”。如原文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即太阳病气随经气而过于阳明也,成为调胃承气汤证。亦可转属少阳“枢”。少阳作为“枢”的作用,在于阳邪多来自太阳“开”。因此,陈修园非常强调少阳“枢”的作用与太阳的关系。他说:“太阳主一身最外层,邪从外来,须要驱之使出,服上二汤(指麻黄汤、桂枝汤)尚不能出,或留本经,或侵他经,必藉少阳之枢转以达太阳之气外出也。故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太阳篇》之要剂,今人不知擅改为少阳主方,失之远矣。”陈修园认为,在三阴经开阖枢之间,太阴“开”,主湿土。如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病脉浮,是“太阴病之在外者”。原文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自利不渴者,是“太阴病之内者”。但寒湿为病,其传变有太阳转太阴,而见腹满痛,用桂枝加芍药汤以启下陷之阴(如原文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或脾胃相传,不为太阳之开,而为阳明之阖,桂枝加大黄汤(如原文279条:“……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有太阴转少阴,而见少阴病候。少阴作为“阴枢”的作用,主要由于“少阴枢转出入于内外”。如果“入而不出,内而不外”,则见“脉微细,但欲寐”之少阴本病;如果少阴上下水火不交,则神机枢转不出,则上逆为病。若“少阴之气循经而上逆于咽则咽痛,不能上涉君火则不能语言,咽中生疮”。有“君火炽盛,水阴枯竭”,而见口燥咽干者,有“少阴之水阴为木火交煽而烁竭”,而见自利清水色纯青,有“少阴生气衰微不能上达”,而见四逆吐利烦躁等症。总之,“少阴上火下水,而主神机出入,故《伤寒论·少阴篇》中,俱论阴阳水火,神机枢转,上下出入之至理。知正气之出入如是,即知邪气之出入亦如是,因邪以识正,由正以识邪,邪去则正自复,正复则邪自去。攻也补也,一而二,二而一也,悟此可以入道矣”。厥阴主阖,病自厥阴,多属死证。一般不转向太阴“开”,或少阴“枢”。出路或阳复而解,或转出阳经而愈。陈修园认为,“厥阴不转藉少阳之热化,而藉少阴之枢转。”“热邪枢转不出逆于阴络而便脓血,寒邪枢转不出逆于膀胱关元而为冷结。”因此厥阴病多属死候。

三、预测六经病变的预后

用开阖枢学说来观察六经病预后的吉凶具有一定的意义。无论三阳经病或三阴经病,病在“开”时,多表示疾病尚轻、尚浅,至“阖”则多表示较深、较重。例如:一般而言,阳明病较太阳为重,厥阴病较太阴病为重。程门雪在水肿病(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时,也曾以开阖枢原理来判断水肿病预后的吉凶,指出虽然病至三阴为逆,但若肾水泛滥,横侮脾土,向太阴“开”的方向发展,尚属逆中之顺;而当内陷心包,煽动肝风,病转厥阴,向“阖”的方面发展,则是逆中之逆;病到这种阶段,就难于挽回。

当然,以上所述有一个总的前提,即六经病的一般规律是病由表、实、热的阳证,转为里、虚、寒的阴证,为病进;反之,由阴证转出阳证为病退。例如阳明为“阖”,在三阳经病中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但如果系由阴证(太阴或少阴)转出形成,则又意味着病趋好转。

医学家对于“枢”,尤其是少阳为“枢”给予特别的注意,在医学典籍中记述颇多。“枢”可以理解为疾病的过渡阶段,具有病情的转折点的意思。少阴为“阴枢”,病至少阴,预后多不良。少阳为“阳枢”,则因其形成的原因不同,而预后意义迥异。如少阳之枢由太阳之“开”转来,则为病进,少阳之枢由厥阴之“阖”转出形成,则为病情的好转。因为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的过程,在观察疾病的好转、判定预后时,不应该静止地看某一个孤立的阶段,而必须前后联系起来分析。开阖枢学说正是告诉我们要以发展和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疾病的动向。

四、指导六经病的治疗

六经病乃是六经正常“开阖枢”作用障碍的结果。因此《伤寒论》六经证治大法的方药,都是针对恢复三阴三阳的“开阖枢”的正常作用这一目的而设的。

例如太阳病的麻、桂二汤,麻黄汤用于风寒外束、卫阳外闭、营阴内郁的伤寒表实证,具有开腠理、驱寒邪、宣肺定喘作用。桂枝汤用于营弱卫强、阳气浮盛、肌腠疏泄、玄府不固的中风表虚证,具有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作用。这二方应用虽有不同,但其总的作用为解表发汗,目的都在于调整太阳“开”的机能,使太阳恢复其腠理开阖、出汗及卫外的正常机能。阳明病邪入于里,肠胃燥热,出现高热自汗,大渴引饮,或潮热谵语,大便燥结不通等症状,是为“阖”的机能障碍,则可使用白虎、承气等清热、攻下的方药,使病邪从内而解,以恢复阳明“阖”的作用。少阳病枢机不利,邪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则用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恢复其“枢机”的作用等等。

从开阖枢学说来看,六经病最基本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方药或针灸的方法,调整三阴三阳“开阖枢”的机能,使之恢复其正常的作用,疾病就可痊愈。

用开阖枢原理来指导六经,也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并且能够很巧妙地利用六经之间的联系进行论治。如外感病在临床上除了出现比较典型的六经病象之外,也往往出现错综复杂的二经(或三经)皆受病的症状,这就是所谓合病、并病现象,治疗时除了二经兼顾的法则外,还有“开太阳”即所以“阖阳明”,“枢少阳”即所以“阖阳明”,以及“阖阳明”即所以“枢少阳”等等法则。例如阳明少阳并病,虽已有不大便的阳明腑实证,但病邪尚未热化,而少阳之邪独盛,因此可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枢机一利,则上焦宣通,津液输布全身,胃得津液之润,则胃气和而下降,大便自通,故能濈然汗出而解。这便是“枢少阳”,即所以“阖阳明”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