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荫枢捐家产

刘荫枢捐家产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再次,逐渐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赋予他责任,完成后要鼓励。

刘荫枢捐家产

引语:现在孩子的家庭条件远胜从前,有的孩子家境还十分富裕,并有着“我就是不好好读书,家里也能养我一辈子”的思想。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寄生虫思想。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就曾作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子女中,有2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有的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

清朝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不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

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不听子女劝阻,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是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启示:刘荫枢注重孩子自强精神的培养,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而他用毕生的积蓄来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古人尚且如此,今日的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父母应该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延伸问题:孩子不自立,主要原因是从小被照顾过多,孩子所感受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去操心。要让孩子自立,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能仅仅看做是附庸和照顾的对象。

首先,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父母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孩子自己用脑袋去想,得出圆满的答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表示自己解决不了,让孩子帮忙。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让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给孩子拿主意。即使明知孩子想讲什么,也不要先说出来,不要替孩子表达。少说这样的话“你是想……”“你是要……”“你去……”等,避免让孩子只说“对”“是”“好”这样的话。

再次,逐渐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赋予他责任,完成后要鼓励。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责任感而引发出不靠他人由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

最后,父母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时,一定要将孩子郑重地介绍给他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产生自立的意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去朋友家住一段时间,让其努力配合他人的生活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