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帝业萧齐建国

创帝业萧齐建国

时间:2022-1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萧氏在兰陵又繁衍生息十一代:萧整,字公齐。所以,萧氏一族自萧整以下又世称南兰陵人。汉中为梁州首府,梁州刺史甄法护无能,宋文帝派遣萧思话继代,以萧承之为汉中太守。萧思话尚未莅镇,杨难当袭取梁州,攻占汉中。南城空虚,无粮草可供食用,王灵济主动撤出南城,与萧承之合兵。氐众身穿犀甲,刀枪不能入,萧承之急命将士截断长枪,上系大斧,对敌横砍过去。

自西汉末东汉初,萧绍一支经东汉、曹魏至西晋末三百年间,世居兰陵中都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萧氏在兰陵又繁衍生息十一代:

萧绍生闳;

萧闳,官至光禄勋,生阐;

萧阐,曾官济阴太守,生冰;萧冰,曾官吴郡太守,生苞;萧苞,东汉中山相,生周;

萧周,曾官博士,生峤;

萧峤,曾官蛇丘县令,生逵;萧逵,曾为州从事,生休;

萧休,为孝廉,未仕,生豹;

萧豹,曾官广陵郡丞,生裔;萧裔,曾官太中大夫,生整;

萧整,西晋淮南令,生三子:俊、鎋、烈。

萧整,字公齐。西晋惠帝时发生了“八王之乱”,随又发生“永嘉之乱”,汉王刘渊乘中原丧乱之机大举进攻,自立为皇帝。稍后刘聪、石勒为患中原,河南、山东、淮北相继失陷,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晋王,后即皇帝位,史称东晋。中原、山东、淮北世家子弟相继逃到江南,萧整携家眷避居武进县(今江苏丹阳)的东城里。当时中原人士寓居江南者皆“侨置本土”。所谓“侨置本土”,即朝廷在江南各地设置中原失陷的州、府、县衙,招抚安置原籍流民,兰陵郡就侨置于武进,前冠以“南”字,称南兰陵。所以,萧氏一族自萧整以下又世称南兰陵人。到南朝梁时,为追记先祖,竟改武进为兰陵县。

萧整一族在东晋百余年间并没有产生什么杰出人物,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至曾孙萧承之时代这个家族再度开始繁兴起来,萧整的玄孙,萧承之的儿子萧道成,后来竟然篡夺了刘宋的政权,自立为皇帝,建立了萧齐王朝。萧承之的祖父萧俊是萧整的长子,曾任即丘县令;其父萧乐子曾任辅国将军府参军。

萧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刘宋时曾任济南(今山东济南市)太守。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九月,文帝有恢复河南之志,兴兵5万攻北魏。魏主大怒,趁势进攻山东,宋军将兵皆弃城南逃,魏军兵临济南城下,时城中兵不满千人,左右多劝太守萧承之弃城南走,可承之不肯降敌却又传令大开城门,魏军见状怀疑设有伏兵,观望多时始终不敢进城,后又相率退去。宋主诛杀、捕拘弃城败将,惟承之受到奖赏。元嘉十年(公元433年)秋,迁为汉中(今陕西汉中市)太守,未及到任而仇池城(在汉中西北,今甘肃西和县西南)南秦王杨难当归魏南侵,攻占汉中城。

仇池本是西北一胜地,地方百顷,平地凸起,四面绝壁陡峻,高约3000米,以羊肠曲道36个回转通山顶,山顶水草丰盛,且有盐产。东汉末年,氐族人头目杨腾占据仇池山(又称百顷山),其孙杨千万称臣曹魏,受封为百顷王,渐强盛,西晋朝封其后裔为平西将军,东晋时被前秦(国君姓苻,故又称苻秦)所灭。前秦败亡,其遗族杨定收集旧众千余家仍居仇池,徒居历城(距仇池20里),北取天水(今甘肃天水市)、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自称陇西王,其弟杨盛留守仇池。杨定被西秦所杀,杨盛在仇池自称仇池公,出略汉中,向晋称蕃,东晋封杨盛为仇池王、征西大将军;刘宋朝又改封为武都王、车骑将军,仍沿用东晋“义熙”年号纪年。宋文帝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杨盛死,其子杨玄嗣位,方才使用“元嘉”年号纪年,称藩宋,却又通好于北魏,北魏又封其为征南大将军、南秦王。杨玄在位四年便病危,欲传位其弟杨难当,杨难当坚辞不受,愿誓死辅立杨玄之子杨保宗。杨玄死,杨难当立幼侄杨保宗嗣位。杨难当之妻姚氏心中不平,对杨难当说道:“时局不宁,应立长者为国君,为何反侍奉一孺子小儿呢?”

杨难当听信姚氏之言,复将杨保宗废去,自称都督雍、凉、秦三州军事兼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欲乘机吞并汉中。汉中为梁州首府,梁州刺史甄法护无能,宋文帝派遣萧思话继代,以萧承之为汉中太守。萧思话尚未莅镇,杨难当袭取梁州,攻占汉中。萧思话行到襄阳(今湖北襄阳)得知汉中失守,时萧承之以汉中太守充任行军司马,萧思话即命萧承之率500军兵为前锋,长史萧汪之率500军兵应援,赶赴汉中。承之自知兵力过于单弱,沿途又陆续招募士卒近千人,进据磝头(在汉中城东约200里许)。

且说杨难当焚掠汉中,自率部西还,留部将赵温据守梁州,赵温令魏兴郡太守薛健据守黄金山,守副姜宝占据铁城(在汉中城东百余里),铁城、金山仅隔里许,砍树塞道,阻截宋军。萧承之扫除路障,率军长驱直入,先拔铁城,继下黄金山,杀得薛健、姜宝狼狈溃逃。赵温亲自出马来攻,萧承之部将萧坦舞刀冲进,砍杀仇池氐兵数十人,部众随之急进,冲破赵温阵脚,赵温也大败遁去。这时后队萧汪之兵马也至。萧思话又派参军王灵济率偏师出洋川,进攻南城(在汉中城东南数十里),守城氐将赵英城破被活捉。南城空虚,无粮草可供食用,王灵济主动撤出南城,与萧承之合兵。

一时宋军达数千人,萧承之督令诸军追击氐众,至汉水渡口(汉水即东汉水,东经汉中城),但见两岸遍布敌营,中通浮桥,步兵、骑队往来相呼应。萧承之安营布阵,从容应战。氐营统帅是杨难当之子杨和,会集赵温、薛健和姜宝等部众近万人,见宋军在对岸安营扎寨,尽发部将来攻,将宋营团团围住。萧承之出营迎战,两军相距太近,弓箭无法使用,只有短兵相接。氐众身穿犀甲,刀枪不能入,萧承之急命将士截断长枪,上系大斧,对敌横砍过去。每一横扫便砍倒氐兵十数人,氐兵抵挡不住,纷纷溃散,杨和等逃回对岸,放火烧毁营帐、浮桥,然后退守大桃(在汉中西北约200里许,今陕西略阳县东)。

时平西将军、临川王刘义庆也从荆州派兵3000,命部将裴方明统领随萧思话西进。不久,萧思话、裴方明部也到来,与萧承之部会师,西攻,连战皆捷,不仅将大桃之敌驱逐北遁,夺回汉中,就是杨盛时期侵占的魏兴(今陕西安康)、上庸(在魏兴东南,今湖北竹山)、新城(在上庸东南,今湖北房县)三郡也全部收复,至此汉中全境无一氐人。这时已是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闰三月。杨难当惧怕宋军入境来攻,慌忙上表谢罪,宋文帝下诏赦其罪,令萧思话镇守汉中,召萧承之还都,命为太子屯骑校尉,论功加龙骧将军。后又“为南泰山太守,封晋兴县五等男,迁右军将军。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卒;梁土思之,于峨公山立庙祭祀。”

萧承之生有三子:长子萧道度,仕宋,官安太守,卒于宋;次子萧道生,仕宋,官奉朝请,卒于宋;三子萧道成,即萧齐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齐高帝

萧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生于南兰陵老宅。史载其“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长七尺五寸,鳞文遍体”,年十三从师雷次宗“受《礼》及《左氏春秋》”。老宅前有一棵桑树,横生四枝,状似华盖,道成小时常在树下游戏玩耍,其从兄薛敬宗见而对他说道:“这树状如华盖,正是为你而生!”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年仅14岁的道成便随父赴江州从军;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竟陵(今湖北天门西北)蛮作乱,年仅16岁的道成便领偏师讨沔北(沔水之北,沔水即今汉水)蛮;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雍州刺史萧思话镇襄阳,招道成相随,为左军中兵参军;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宋军北伐,时仇池复附北魏,道成领偏军攻仇池;次年春,又领部攻魏武都郡(今陕西宝鸡),兵寡力疲,又闻宋文帝被害,率兵退到汉中。后其二兄相继亡故,道成袭爵晋兴县五等男,授为建康县(宋京城,今江苏扬州)令。时宋朝弑君叠起,先是太子刘劭杀父宋文帝而自立;随即宋武陵王刘骏兴兵杀刘劭即帝位,史称孝武帝;孝武帝死,其子刘子业即位,史称宋前废帝;宋湘东王刘彧杀废帝,继帝位,改年号为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史称宋明帝

宋明帝即位,进萧道成为右军将军。明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废帝之次弟晋安王刘子勋闻刘彧杀其兄而即位,抗命不从,也在寻阳(今江西九江)称帝,传檄四方,起兵攻讨宋都建康,欲剿灭刘彧,各地皆纷起响应,朝廷所保仅京师、淮南数郡,四方贡献多归寻阳。

且说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寻阳王刘子房与晋安王刘子勋是同父兄弟,也率东扬州(治会稽)诸郡起兵响应,很快就兵临永世县(今江苏溧阳南),距建康不过200余里,形势危急,宋明帝进萧道成为辅国将军,与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皆受巴陵王刘休若节制,共讨会稽及东南方面的其他诸路兵马。时会稽军马方与东南各军会合,兵出晋陵(今江苏常州),气势甚盛。朝廷派出的建威将军沈怀明进至晋陵西30里的奔牛镇筑垒自固,不敢进战,尚书张行到曲阿(今江苏丹阳)县就吓破了胆,不仅不敢前进反而退兵延陵(在曲阿西南),与巴陵王刘休若合兵。时方初春,连日风雪交加,破塘崩溃,将士多无死战之志,惟辅国将军萧道成率部一日连破敌人12座营垒,又分军平定诸县,及平安会稽及东南,又与张说往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彭城是徐州首府,刺史薛安都据彭城降魏,又派兵南侵,夺据雎陵(今安徽盱眙县西),张说、道成大战夺城,守将或死或逃。

宋明帝授萧道成为骁骑将军,封西阳县侯,迁巴陵王刘休若卫军司马,随镇守会稽。后又因军功被授为桂阳王征北司马、南东海郡太守,行南徐州事;再进授为假冠军将军、持节、都督北讨前锋诸军事,镇淮阴;再进授南兖州刺史,加督五州,督北如故。萧道成终成镇守一方之主帅。泰始七年(公元471年),被召还都,授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宋明帝泰豫元年(公元472年),明帝病危,拜褚渊为护军将军、刘勔为右仆射,与尚书令袁粲同被召入禁宫帝榻前,同受托孤顾命,共辅太子。褚渊保荐萧道成,说他才可大任,明帝加授道成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共掌机要。时道成年仅46岁,已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顾命大臣。

明帝驾崩,太子刘昱继位,年仅10岁,史称后废帝。后废帝刘昱以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为左右辅政,与领军将军兼右仆射刘勔、右卫将军萧道成共掌朝政。越年改元为元徽元年(公元473年)。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五月,桂阳王领江州刺史刘休范竟然擅兴兵戈,在寻阳举兵造反,率步兵2万、骑兵500倍道急进,直下大雷(今安徽望江县)。京师震动,朝廷惶恐。护军将军褚渊、征北将军张永、领军将军刘勔、右卫将军萧道成、辅国将军阮佃夫、右军将军王道隆等一班文武大臣同集中书省议事,半日未决,萧道成愤然道:“从前上流(指长江上游)谋逆,皆因行动迟缓而导致失败,此番刘休范叛乱必然会轻兵急进,乘我无备。因此,我军不宜远出,只屯成新亭(在宋京城建康西南城郊)、白下(在建康城北郊),谨防宫城与东府城、西州城,静待敌至。敌兵千里远来,孤军无继,求战不得自然瓦解,我军乘机可一举歼灭。我愿出守新亭,阻挡敌军东进,征北将军(张永)可守白下,领军将军(刘勔)居守宣阳门,指挥诸军。不出旬月,定可破敌。”

说罢,见众人仍面面相觑,不言可否,道成传命取笔纸,让众大臣在纸上写明“可”或“否”。众臣竟无异议,皆写“可”字,惟独中书舍人孙千龄有意暗助桂阳王,主张宜速占据梁山(在今安徽和县境),阻敌于京师之外。道成正色道:“敌军将至,哪有闲兵和时间远据梁山?新亭正是叛军首冲,我愿拼死报国,不负君恩。”

说着挺身起座看着刘勔道:“领军已同意鄙议,不当再有犹豫!我即刻率军赴新亭。”

时尚书令袁粲丁母忧守丧在家,闻变突至。道成向他说明详情,粲也极力赞成,遂成定议。

道成到达新亭,修城筑垒,工尚未毕而叛军的前军已至新林。新林距新城不足10里,道成竟然脱衣安睡,以安定军心。军中闻知方才安然。道成既而又不慌不忙地穿衣起床、登城,命舟师逆进堵截,双方交战半日,互有损伤,未分胜负。翌日黎明,桂阳王刘休范离船登岸,自率主力从陆路进攻新亭,道成挥兵拒战。大战三个时辰,杀得天日无光,叛军仍然攻势不减。而且兵力不断增多,鼓声也愈响,声震四野,城中守军面有惧色。道成激励将士道:

“贼势虽众,可他行列不整,不久便当破灭!”

桂阳王想招降萧道成,写下一封书信,略述先帝刘彧无道,残害忠良,信重奸佞,复劝诱道成反戈,合兵攻进京城,废无道,立贤明云云。然后将信射入城上,军士呈送道成,道成不及阅毕便撕破掷于地上。屯骑校尉黄田、越骑校尉张敬儿献计道:“逆首既然欲招降,公何不将计就计,乘机除逆呢?”

道成问道:“二位是说用诈降之计吗?”

二人称是。于是与之密议,欲以诈降计除逆首。商议既定,道成勉励道:“二位若能办成此事,是大功一件,当以本州相赏!”

黄回、张敬儿二人来到叛军营称:奉主帅萧道成之命来降。桂阳王刘休范召见二人,详问具体。黄回谎传道成之意:愿拥戴刘休范为宋主,只是要与其订一信约,方肯易帜。刘休范为取信于道成,将儿子刘德宣、刘德嗣送交道成,留下黄回、张敬儿二人侍侧,自以为稳操胜券,毫不加防。道成得刘休范二子而秘密杀之,黄回、张敬儿二人却在刘休范身边殷勤侍奉,陪伴游宴作乐,一天晚上乘刘休范酒醉,用刘休范的佩刀将其刺死,割下首级然后跑回新亭报功。道成报捷朝廷,加授平南将军。

且说刘休范叛军前锋杜黑骡不知刘休范已经被杀,仍率军猛攻新亭城,从早到晚攻势甚猛,道成勉励死战拒敌,方得支撑。杜黑骡忽闻别将丁文豪部已攻破台城,也自新亭撤兵转攻京城朱雀桥,右军将军王道隆率羽林精兵驻扎朱雀门内,忽见叛军大至,急召刘勔助守,刘勔出击阵亡,王道隆闻讯慌忙弃守退走,杜黑骡长驱追上,一刀斩首。皇宫内外闻知大为震动,路人谣言风传说“皇城已经失陷”,各处守军不战自溃,驻守白下的征北将军张永、驻守石头城(在建康城西长江边)的前南兖州刺史沈怀明弃守逃入皇宫,皇宫内又谣传新亭也被攻陷,太后牵着后废帝的手哭泣说:“天下败了!”整个京城在惶恐中过了一夜。次日,抚军长史褚澄(褚渊之弟)开东府大门降叛军,拥立安成王刘准(后废帝之弟、明帝第三子)占据东府,宣称:“桂阳王有令,安成王是他的儿子,任何人不许侵犯!”

中书舍人孙千龄,也打开承明门出迎叛军,皇宫和朝廷更加惊恐骚乱。当时国库已空无一文,王太后、陈太妃只得用宫中金银器物赏军,可众人仍无斗志。正在这时,叛军士兵渐知桂阳王刘休范已经死亡,顿时人心涣散,都欲后退散去。叛将许公舆诈称桂阳王已入新亭,士人官吏惶惑万分,为自保纷纷奔往新亭投递名刺求见,人数多达千余。萧道成收到名刺登上新亭北城,将名刺在城上焚毁,又手执着燃烧的名刺对城下的众人喊道:“刘休范父子均已伏诛,暴尸南岗下。我是平南将军萧道成,诸位仔细看清。你们的名刺都已烧掉,大家不要担忧害怕,也不要惊惶。”

众人心怀感激,纷纷散去。萧道成派部将家军还京,入卫皇宫,京城官军将相大臣和军士为之一振,尚书令袁粲亲披甲胄身先士卒,众将兵也相随奋进,萧道成的援兵也从外往里攻,内外夹击,叛军大败,其将杜黑骡、丁文豪皆战死,又收复东府,其余党羽也全部平定。萧道成整军返回建康,百姓沿途夹道聚观,人群中传言道:“保全国家的就是这位将军!”

道成与袁粲、褚渊及尚书左仆射刘秉四位重臣上书引咎辞职,宋帝当然不许,且传出一道圣旨:授萧道成为中领军兼南兖州刺史,留卫京城,与袁、褚、刘三相轮流进宫值班裁决政事,时人号称“四贵”。

萧道成发迹于刘宋宗室的两次内乱,晋安王刘子勋作乱寻阳,萧道成平乱有功,封侯拜将,成为镇守一方主帅;桂阳王刘休范作乱寻阳,萧道成独立奇功,拜相典军,成为朝中最具实权的重臣。中领军不仅掌握宿卫京城、皇宫的禁兵,并且统帅全国的军队,是掌握京城及全国军权的朝中重臣,在动荡年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平定桂阳王刘休范之乱,经过一番调整,权贵们又沉浸在享乐安逸之中,似乎天下又是升平世界。

宋后废帝刘昱素好嬉戏,也是一个顽主。元徽二年(公元474年冬),虽然年仅12岁,朝廷为他举行了冠礼,三加玄服,于是自命为成人,不受拘束,时常出宫游玩,不久竟时常微服远游郊野,近卫追踪谏阻,被他多次砍杀,肆意妄为。种种不端,宣闻朝野。朝中有人两次谋行废立皆以失败告终,而后废帝刘昱骄横益甚,无日不出,甚至夜不归宿,侍臣稍违其意便加残杀,一日不杀就愀然不乐,因此殿省官员人人忧恐,大有朝不保夕之感。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夏六月的一天,后废帝突然来到领军府,时天气炎热,见萧道成白天光着上身躺在床上,袒胸露腹,脐大如鹄,不禁痴笑道:“好大一个肚脐眼,正好做箭靶子!”

这一语惊醒道成,睁眼一看是当朝幼帝,不胜惊异,慌忙下床叩拜,后废帝命他站在地中,亲自在肚皮上画成箭靶,然后拉弓搭箭,对准萧道成的肚脐眼欲射。萧道成忙用手遮住小腹道:

“老臣无罪!老臣无罪!”

后废帝刘昱的随从侍卫长王天恩见状进言道:“领军腹大,是一个好靶子,可一箭射死了他以后就不能再射了,不如用无头箭射他。”

后废帝从其言,令人取来用圆头骨制成的箭,然后射去,正中肚脐眼,扔下弓大笑道:“朕的箭法如何?”

说着便扬长而去。时萧道成威望日隆,权势日重,后废帝嫉恨他的威名,曾有一次一边亲磨枪头一边恨恨地说道:“明天非杀萧道成不可!”

其生母陈太妃训斥道:“萧道成有大功于国,你要是害了他,还有谁为你尽力啊?”

萧道成自遭箭射后心中已极为不快,及闻得此言就更加忧愤不安,便与袁粲、褚渊二人密商废掉刘昱,另立新君。袁粲不同意,道成便与部下亲信密谋。越骑校尉王敬则是道成的死党,道成命他厚金重利结交刘昱的侍从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15人,让他们在宫中窥伺机会。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初七这天,刘昱先到台冈与侍从比跳高,然后又去青园尼姑庵,晚上到新安寺偷了一只狗,又去昙度道人处煮狗肉吃,喝得酩酊大醉,很晚才回到宫中。刘昱素来喜欢侍从杨玉夫,可这天晚上见到杨侍从却咬牙切齿地说:

“明天当杀了你这小子,取出你的肝肺!”

复又命杨侍从观察星空,恶狠狠地说道:“看到织女星过银河时就来报告,如果看不到就杀了你!”

当时刘昱昼夜出入宫中,特别是夜里还宫没有准确的时间,因此宫殿内的各门夜里都不关,守夜者怕遇上刘昱,都躲避起来,宫内外几乎没有管束,这种现象真是不可思议。且说侍从杨玉夫,七月七织女星渡过银河去与牛郎相会,这不过是一种民间传说,他哪里能看得到呢?越想越怕,便趁刘昱睡熟,与杨万年取下刘昱的防身刀,将刘昱一刀砍死,然后割下首级,命守夜的头目陈奉伯用袖子掩着刘昱的首级出宫交给王敬则,王敬则飞奔赶往领军将军府大叫敲门,萧道成怕其有诈,不敢开门。王敬则把刘昱的首级扔进去,萧道成令人洗净血污一看果然是刘昱的首级,这才穿上戎装乘马出府,与王敬则等前往皇宫,诈称刘昱游玩还宫,来到大殿,殿上的人见他夜闯禁宫非常惊诧,及闻刘昱已死都高呼万岁。

次日晨,萧道成假借太后的旨意,召袁粲、褚渊、刘秉进宫议事,道成在宫殿大院的槐树下戎装肃穆以待。三相到来,及闻皇帝刘昱已死,无不惊骇,呆呆站着不敢说话。萧道成先对刘秉说:

“此乃你刘家的事,该如何处理呢?”

刘秉见他胡须翘起,目光如电,违心答道:“尚书省的事可交我办理,军府的事就由将军全权处理。”

萧道成又让袁粲主持大局,粲也不敢接。王敬则拔刀出鞘,登高喝道:“天下事皆由萧公一人决断!敢有反对者就让他血染刀下!”

于是取过皇冠戴在道成头上,让他即皇帝位。道成假意呵斥他不懂事理。褚渊取过皇帝审阅的奏章交给萧道成,又说道:“非萧公不能办好此事。”

萧道成这才缓和地说道:“你们都不肯接受,我又怎能推辞?”当即传令整备御辇,前往东城迎接安成王刘准入宫即皇帝位,追封刘昱为苍梧王。刘准时年11岁,改元徽五年为升明元年,史称顺帝。

萧道成被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镇东府,朝中大权尽在掌握。

司徒、中书监袁粲,尚书令加中令军刘秉有称帝之野心,于十二月在京城起兵反萧道成。兵败,二人及家眷皆遭杀害。荆州刺史沈攸之也起兵于外进发京师,欲讨灭萧道成,结果是兵败自杀。

从此,宋朝上下皆萧道成之心腹。宋顺帝进道成为太尉,都督诸州军事。时在昇明二年(公元478年)二月。九月,又加萧道成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扬州牧,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拜,奏事不名。

昇明三年(公元479年)三月,再进萧道成为相国,总揽朝政,封齐公十郡,加九锡。四月,再进萧道成为齐王,加殊礼,增封十郡。

四月二十日,宋顺帝下诏把帝位禅让给萧道成。二十三日,萧道成即皇帝位,国号齐,史称萧齐,改宋昇明三年为齐建元元年,是为太祖高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