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萧齐诗僧考述

萧齐诗僧考述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诗僧这个群体来说,有文名的就更是少见,据现存资料,齐代诗僧也只有释宝月一人而已。综上可知,释宝月为南北朝萧齐时江南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康,盖为西胡族类之深于汉化者。钟嵘于《诗品》中将其与释惠休同列一处相提并论,是认为宝月与惠休诗名相当,诗风亦相仿。这几首诗歌逯钦立先生均辑校于《齐诗》卷六。

萧齐王朝,溯自齐高帝萧道成建国(479)改元建元,历经七帝至齐和帝萧宝融中兴二年(502)退位给萧衍,国祚为短暂的二十三年,是南朝四代中最为短命的朝代。王朝的短暂,国家也只有在齐武帝萧赜执政时期即永明时期和齐明帝萧鸾执政初期有过短暂的安定外,其他时间国内统治阶级之间互相斗争,战争不断。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除了大家都熟悉的谢朓的山水诗创作,沈约、周颙、王融等一些永明文人的声律论倡导、实践外,文人也没有取得太多的成就。对于诗僧这个群体来说,有文名的就更是少见,据现存资料,齐代诗僧也只有释宝月一人而已。以下分两方面来论述。

一、释宝月的生平

释宝月,南北朝萧齐时江南诗僧。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生活于齐永明年间(483—493)前后。梁钟嵘《诗品》卷下“齐释宝月”条中有“康[1]、帛二胡,亦有清句”,帛指晋释帛道猷,康则指释宝月,是宝月俗姓康也。

钟嵘称宝月为胡人,惜僧传、史传皆无明文记载其为西域人。古直在《钟记室〈诗品〉笺》中分析说:

按,权德舆《送清洨上人谒陆员外诗》云:“佳句已齐康宝月”,则宝月非姓庾也。考汉沙门有康巨、康孟祥;曹魏沙门有康僧铠;吴沙门有康僧会;晋沙门有康法畅、康法邃、康僧渊。《高僧传》云:“康僧会,其先康居人”、“康僧渊,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云云,疑宝月即僧会、僧渊之族也。康、庾形近易误,故康法畅《世说新语》亦误为庾法畅,赖《高僧传》可证也。[2]

这是一种极有道理的推测。《世说新语·言语》篇“庾法畅造庾太尉”条余嘉锡笺疏:“考晋代沙门,无以庾为姓者。康为西域胡姓,然晋人出家,亦从师为姓,故孝标以为疑。后《文学篇注》于康僧渊亦云‘氏族未详出处’。足证二人皆姓康矣。”[3]可知余嘉锡亦认为是庾法畅当为康法畅。无独有偶,《广弘明集》卷三十载晋人张君祖[4]《答康僧渊》诗,就题为《答庾僧渊》。由此可见,因为字形相近之故,误康姓为庾姓,受害者不止晋代康法畅、康僧渊二位释子,齐代宝月亦遭受相同的情况。

又按,除古直先生所引唐人权德舆《送清洨上人谒陆员外》诗“佳句已齐康宝月,清谈远指谢临川”外,权德舆还有另外一首诗《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素二首》,其二亦云“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是宝月俗姓康又一证也。同一个作者,在他的笔下两次出现康宝月,这绝非偶然或者笔误。虽然权德舆诗歌比钟嵘《诗品》晚出,但是还是有说服力的,可以正《诗品》之误。此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另外一条材料为宝月俗姓康作旁证。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唐京兆欢喜传附无侧传》载:

有会稽云门寺释无侧者,外国人,未知葱岭南北生也。若胡若梵,乌可分诸。……相传则是康宝月道人后身也,必尝以事征验而知。[5]

按,引文说,唐代有释无侧者,西域人,相传他是齐释康宝月的后身转世,并且曾经也用事情得到征验。据此,我们越发相信康宝月“盖为西胡族类之深于汉化者”[6]

此外,史书中也提到了释宝月的一些行动片段,《南齐书》卷十一《乐志》云:

《永平乐歌》者,竟陵王子良与诸文士造奏之。人为十曲。道人释宝月辞颇美,上常披之管弦,而不列于乐官也。[7]

按,“平”当作“明”,理由见后。“诸文士”者,就是齐竟陵王萧子良招集的文学之士,其中最著名的有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八人,《梁书·武帝纪上》云:“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这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竟陵八友”。萧子良文学集团的成员,除了有大量的应教、奉和以及相互间的唱和之诗外,同题共咏也是常见的创作活动。这些人集体创作的《永明乐歌》,只有谢朓、王融的作品保存在《乐府诗集》卷七十五而得以流传。并且谢朓、王融所作《永明乐》各为十首,正好符合“人为十曲”之数。《乐府诗集》卷七十五也载有沈约所作《永明乐歌》,但只有一首,或许在北宋郭茂倩之时沈约所作套曲就已经只剩其一了,亦或许本就是单篇,非为套曲。检谢朓诗中有“永明一为乐”,王融诗中有“生逢永明乐”,《艺文类聚》卷四十三有沈约《谢齐竟陵王〈宋[8]永明乐歌〉启》,均可证明所作为《永明乐歌》。且《乐府诗集》引《南齐书·乐志》就作《永明乐歌》,郭茂倩谓“按此曲永明中造,故曰《永明乐》”[9]。由此可知今版《南齐书》误将《永明乐歌》写作《永平乐歌》。而据《乐府诗集》卷四十八引《古今乐录》可知宝月资质颖悟,能诗善文,且又精通音律,擅长演奏。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一下,在萧子良与其他文士集体创作《永明乐歌》的过程中,释宝月也很有可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精通音律的特长,使他们的诗作更为谐音和律。

综上可知,释宝月为南北朝萧齐时江南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康,盖为西胡族类之深于汉化者。闻名于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前后。宝月资质颖悟,能诗善文,文辞颇美,且又精通音律,擅长演奏,备受齐武帝萧赜的赏识。曾参与竟陵王萧子良和其身边文士集体创作《永明乐歌》的文学活动,充分发挥其善解音律的特点。钟嵘于《诗品》中将其与释惠休同列一处相提并论,是认为宝月与惠休诗名相当,诗风亦相仿。

二、释宝月的诗歌创作

释宝月的诗歌今存五首,其中《行路难》一首,并载于《玉台新咏》卷九、《文苑英华》卷二百、《乐府诗集》卷七十,而《估客乐》两曲四首则收录于《乐府诗集》卷四十八。这几首诗歌逯钦立先生均辑校于《齐诗》卷六。宝月的这五首诗歌都是采用民间曲调写成,如《估客乐》,诗云:

【其一】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其二】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其三】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借问艑上郎,见侬所欢不。

【其四】

初发扬州时,船出平津泊。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关于宝月写作此诗的缘起,《乐府诗集》卷四十八《清商曲辞五》引《古今乐录》载:“《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使乐府令刘瑶管弦披之教习,卒遂无成。有人启释宝月善解音律,帝使奏之,旬日之中,便就谐合。敕歌者常重为感忆之声,犹行于世。宝月又上两曲。帝数乘龙舟,游五城江中放观,以红越布为帆,绿丝为帆纤,鍮石为篙足。篙榜者悉著郁林布,作淡黄袴,列开,使江中衣,出。五城,殿犹在。齐舞十六人,梁八人。”[10]《旧唐书》卷二十九《乐志二》、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五等记事相同。

这里详细地交代了释宝月写作两曲《估客乐》的时间、原因和经过。据此可知,此二曲四首诗当作于齐武帝永明(483—493)年间。齐武帝写的《估客乐》今存,亦见《乐府诗集》卷四十八。其诗不长,征引如下:

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感忆追往事,意满辞不叙。

相比起齐武帝诗的质木无文,释宝月后来上奏的诗歌却是文学性大增。

宝月之作分别描写了两组场景。第一组是青年男女分别时依依难舍的场景:女子十里相送,拔下金钗送给情郎作为路费;临别时还反复叮嘱,若有人来你就让他给我带书信,千万不要一去无消息。第二组则是分别后女子在江边盼望情郎的场景:看到江中驶来的大船,便急急向船上人打听情郎的消息;没有得到消息,就猜测是客船从扬州出发时,桅杆如林,贾客之间没机会相互问讯,因此他们也就没有情郎的消息。这两曲四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细致地描写了一位江南女子思念在外的情郎的形象。这四首诗的内容,从依依惜别写起,到深深思念结束,前后相互呼应。且我们发现,第一首和第三首都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动态形象,分别刻画了其外部行为;第二首和第四首都描写了女主人公的静态形象,分别展示了其内心活动。看来,宝月在创作此两曲诗歌时也颇费心思。所以,这四首诗歌从整体来看,是一个有机统一、完美动人的文学珍品。

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采用了符合女主人公身份的本色语言。侬,是吴人自称(《玉篇·人部》)。艑,吴人称大船曰艑。欢,亦为吴语,意为情郎。五两是楚语,是指船上候风的竹竿。例如《文选·郭璞〈江赋〉》李善注引许慎语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王周《船具诗序》说:“有樯,有五两,有帆,所以使风也。”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的使用,既显得质朴,又富有个性,使得女主人公——一位江南吴楚之地的妙龄女子的形象呼之欲出,我们读来,也能感觉到一股吴楚江南民间气息迎面而来。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到释宝月积极学习民歌的特征。除《估客乐》外,《行路难》也是一首学习民间曲调而创作的诗歌,其诗云:

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扬越。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夜夜遥望徒相思,年年望情情不歇。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行路难,行路难,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

关于此诗的作者归属问题,历来都有争议。钟嵘在《诗品》中说:“《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切而有之。廓子赍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认为宝月剽窃了柴廓的诗作。后来《选诗外编》收入此篇时,将作者题为柴廓,当是据钟嵘之说。然而此首《行路难》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卷九,其作者赫然题为“宝月”。《文苑英华》卷二百、《乐府诗集》卷七十亦题宝月作。历代关于此诗到底为谁所作一直争执不休,没有定论。在没有新的材料出现的情况下,今取《玉台新咏》、《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的说法,认为是宝月所作。

至于《行路难》曲调的起源,《乐府诗集》卷七十引《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11]《世说新语·任诞》篇云:“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时袁山松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初,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以《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晋书》卷八十三《袁山松传》记事同。又《艺文类聚》卷十九人部吟类引《陈武别传》云:“陈武字国本,休屠胡人。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十数人,或有知歌歌谣者,武遂学《太山梁父吟》、《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属。”[12]据此,《行路难》原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所歌唱的北方民歌,文辞比较疏质。袁山松所润色的《行路难》现在没有流传下来。

现存最早用《行路难》曲调创作的诗歌,当为“刘宋三大家”之一的鲍照写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内容大都为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然其中第二首(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第三首(璇闺玉墀上椒阁)、第八首(中庭五株桃)、第九首(剉蘗染黄丝)、第十二首(今年阳初花满林)、第十三首(春禽喈喈旦暮鸭)皆是表现思妇闺怨内容的作品,符合《乐府解题》中所说的“离别悲伤之意”的特征。

释宝月此首《行路难》亦是闺怨诗。全诗按内容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开头四句为第一层。以“君不见”开头,这是《行路难》的惯常格式。诗歌以孤雁从北方(关外)出发,一路悲鸣飞往南方(扬越[13])始,点出正当深秋时节。就是这悲惨的鸣叫声,惹得征夫心肠断,惹得思妇气欲绝。中间“凝霜夜下拂罗衣……倩人为君除白发”六句,专写幽闺思妇的愁绪。思妇夜不能寐,庭中徘徊,抬头望天,正好看见一轮明月从浮云中间露出。夜晚一次次思念远方的情人,然而年复一年什么也没有盼到。即使如此,思妇的思念还是没有停息。分别多年,人也变老,思妇想把自己的青铜镜送给远方的情人,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拔除头上的白发。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在外的游子的悲伤。“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汉使、长安在这里当为代指。我们知道,汉朝时有很多人被羁留在北方匈奴之地,不得回归汉朝,闻到汉使就遽兴故国之悲思。作者正是选取了这一文化背景,以汉使代指从故乡来的人,以长安代指游子的故乡。当然,“空城客子”身处北方无疑,但不见得就是流落胡地。忆长安,不仅是思念故乡,更是思念那个翘首盼他归来的女性。杜甫《月夜》诗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同样是以“忆长安”来传达对伴侣的思念。或许是杜甫从宝月这里获得的灵感吧。很明显,此诗结构先总写游子思妇之愁绪,然后分写双方之不同情况,尤其对思妇的思念着墨较多,表现出思妇思念之深刻、感情之忠贞。

我们在翻阅僧传的时候发现,北周也有一个僧人曾经写过以《行路难》为题的诗歌,此事载在《续高僧传》卷十七《周湎阳仙城山龙光寺沙门释慧命传》中,文云:

初,(慧)命与慧思,定业是同。赞激衡楚,词采高掞,命是过之。深味禅心,慧声遐披。著《大品义章》、《融心论》、《还原镜》、《行路难》、《详玄赋》,通述佛理,识者咸诵。文或隐逸未喻于时,有注解者世宗为贵。[14]

慧命创作的《行路难》诗歌久佚无传,其具体内容无法得知。然其所写《详玄赋》现存《广弘明集》卷二十九,文章内容完全符合《续高僧传》中所说的“通述佛理”的特点。道宣将慧命《行路难》、《详玄赋》视为“通述佛理”的一类作品,则《行路难》的内容亦为讲述佛理无疑,可知慧命之《行路难》诗作当属佛教义理诗之范畴。同样是使用《行路难》曲调写作,慧命阐发的是佛教义理,而宝月表现的是男女相思之情,内容大相径庭,可见慧命与宝月应是两类诗僧。再联想到后来梁代傅大士创作的以及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以《行路难》为题的诗歌,其内容都是表述佛理,这就更显出释宝月用《行路难》创作男女恋情诗歌的独特。

20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对分布于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的长沙窑主要窑口遗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其中一件瓷器上有题诗为:“有僧长寄书,无信长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15]这首题诗就是宝月《估客乐》第二首,只不过宝月诗歌的第一、二句“有客数寄书,无信心相忆”变成了“有僧长寄书,无信长相忆”,后面两句全然一样。由此也可以看出宝月这首诗作在唐代民间的受欢迎程度。历经时光的磨砺,宝月的诗歌越发显示出其独特的光芒。

【注释】

[1]按,康原作庾。古直《钟记室〈诗品〉笺》考证庾为康之形讹。今从之。

[2]转引自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3页。

[3][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4]《广弘明集》题为“陈张君祖”,逯钦立考证为晋人,张诗见逯钦立辑校《晋诗》卷十二。

[5][宋]释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27页。

[6]陈寅恪语,见《金明馆丛稿初编·书〈唐才子传·康洽传〉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1页。另外,胡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之《西域诸姓》中有论“康氏”一节,可参看。

[7][梁]萧子显:《南齐书》第1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版,第196页。

[8]宋,当为齐。

[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63页。

[10][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9页。

[1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97页。

[1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2页。

[13]扬越,亦作杨越。本为我国古族名,百越的一支。战国至魏晋时变为对越人的泛称。其居地说法不一:一说因曾广泛散布于古扬州而得名,故亦以称其居地;一说居岭南;一说居江汉一带地区。《史记·南越列传》:“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杨州之南越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夏禹九州岛本属杨州,故云杨越。”

[14]《大正藏》50:561b。

[15]参见徐俊:《唐五代长沙窑瓷器题诗校证——以敦煌吐鲁番诗歌写本参校》,载《唐研究》,1998年第4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