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具善恶说

性具善恶说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告子持性无善恶论,荀子却是持性恶论,则侧重于讲教化的必要性。孟子认为这四心正是人和禽兽的区别,实际上这四心也正是体现了人类在心理上的社会性。这是说人生来天性就是善恶兼具,甚至成了佛仍有潜在的恶性,关键是在主体的修持。强调性恶,则为佛教发挥其教化功能提供了社会前提。同样,佛家的性善论和性善恶论都是为其弘教作依据的,持性善论,是侧重讲修持成佛的依据,持性善恶论,则侧重于讲修持教化的必要性。

性具善恶说

人性论的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个人社会化的问题,即解决为什么要社会化,或何以能社会化的问题。这个社会化,在中国古代就是仁义道德的教化。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持性善论,是侧重讲教化的依据。告子持性无善恶论,荀子却是持性恶论,则侧重于讲教化的必要性。表面上看,各家之说针锋相对,其实也正是在矛盾对立中得到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的。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恻隐就是指同情心,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同类意识”、“亲合动机”等。羞恶之心就是对不如人处的知耻感。恭敬之心也就是辞让之心,也就是社会心理中的利他主义和亲社会心理。是非之心是正义感。孟子认为这四心正是人和禽兽的区别,实际上这四心也正是体现了人类在心理上的社会性。

荀子是主张“天人之分”的,作为天生的人,自然属性是恶,而后天社会化中形成的社会属性则可善可恶。“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2]这是指先天的自然属性。

而这种天性表现为欲和情:“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3]总之,情和欲都是天性的外在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国曾把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但柏拉图的激情是指理性对欲望的驾驭,与此不同。

那么,人又有哪些欲望呢?“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4]从这里所举的实例看,这些欲望也就是古罗马伊壁鸠鲁所讲的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

荀子认为性恶是普遍的,人的上述生理欲望总是永不满足的:“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5]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由此:“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6]这也就是近代英国霍布斯所说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是狼”。

中国佛教的禅宗吸取儒家的性善说,认为“自性即佛”,“一阐提人(无善根之人)皆可成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7]。“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8]“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9]

天台宗则主张空、假、中三谛圆融,既然世间任一事物都是实相的表现,又都是三谛的统一,由此在人性论中提出其中的真谛即是善,俗谛即有恶,作为每一种生命(不仅仅是人)从其本性,从其“心”而言都先天地有善恶:“一一众生心,一一诸佛心,本具(染净)二心”,“贪爱、魔怨是佛母”,“贪欲即是道,圭痴亦如是”,“魔界如即是佛界如”[10]。湛如又提出“无情有性”说,认为:“一尘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11]。这反映了天台宗众生平等的思想,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在章安的《观音玄义》中则提出了性恶说:“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这是说人生来天性就是善恶兼具,甚至成了佛仍有潜在的恶性,关键是在主体的修持。强调性恶,则为佛教发挥其教化功能提供了社会前提。

天台“性具善恶说”的一个特点是把善恶看做相互转化、互为体用的关系,智凯顺说:“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烧,遇缘事成,即能烧物。恶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缘成事,即能翻恶。如竹有火,火出还烧竹。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故即恶性相是善性相也。”[12]这是一种很有辩证的见地。

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而言,善恶是一种价值观的评价,是依一定的社会背景、社会地位而定,并无抽象绝对的人类先天的善恶人性。在敌对的社会阶级之间,很多善恶观念甚至是截然相反,正如毛泽东曾经讲过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同样,佛家的性善论和性善恶论都是为其弘教作依据的,持性善论,是侧重讲修持成佛的依据,持性善恶论,则侧重于讲修持教化的必要性。

(姚南强)

【注释】

[1]《孟子·告子》。

[2]《荀子·性恶》。

[3]《荀子·正名》。

[4]《荀子·非相》。

[5]《荀子·性恶》。

[6]《荀子·性恶》。

[7]《坛经·自序品》。

[8]《坛经·决疑品》。

[9]《坛经·自序品》。

[10]《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觉意三昧》。

[11]《金刚经》。

[12]《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三三,第743页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