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量为无欺智

量为无欺智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家因明又常常被称为“量论”。法称《释量论》云:“量为无欺智。”对于这四种现量功用,从佛家的宗教修持角度是有所区别的。更进一步而言,佛家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善根不一,对于现量所反映的境界有别,故有凡圣之不同境界。现量是从正面、从肯定的角度上缘境,佛家称之为表诠。而比量则不同,它是从否定的方面来缘境,称之为遮诠。

量为无欺智

陈那《集量论》云:“量唯两种,谓现比二量。”这是针对印度各派对量的多种分类而言的。佛家因明又常常被称为“量论”。什么是量呢?如果把“量”看作动词,这就是指认识行为;而如果把“量”看作名词,这就指认识的结果。法称《释量论》云:“量为无欺智。”藏传因明中,普觉·强巴的《因明学启蒙》明确量是“新起非欺诳之了别”[1],即具有“新起”、“非欺诳”、“了别”三个要求。因明有现、比二量,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达到认知。现量是直接与真谛相通的,是对对象自身的认识,是认识主体第一刹那的纯感觉。印度因明中一般举有四种现量,即五根现量、俱意现量、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

第一种是五根现量,这是五种感官对色、声、香、味、触等分别的当下的纯感觉;

第二种是俱意现量,是在五种感官启动时,意识也参与其中的直观;

第三种自证分现量,这是指感知事物时的自我证知,如对贪、嗔、痴、苦、乐等心理体验的自觉;

第四种是瑜伽现量,是指持禅定中,行者出离一切教义上的义理分别,而达到真实之智。可以说凡修佛道者,最初是依教义而悟入,进而超越一切教说,迄至于彻底的觉证,这种超越一切对象的自觉,已超越了纯感觉,是一种理性直观。

对于这四种现量功用,从佛家的宗教修持角度是有所区别的。第一的五根现量,仅是世俗的立场,只是人们的一种朴素的对外部实在的感知。第二的俱意现量是感觉的综合,又有意识的参与,有落于主观误执的可能。第三的自证分现量也是如此。而只有瑜伽现量与上述不同,是独立自主的体验,这才是真谛。总之,五根现量,是起于世间最底层处的知识,是一种俗智。而瑜伽现量是出世间的最高层知识,这才是真智。而其余两种则介于二者之间。可见四种现量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圆满修成者四者皆具,常人只具三种,幼儿只有前二种,而有精神疾病的人只有第一种。更进一步而言,佛家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善根不一,对于现量所反映的境界有别,故有凡圣之不同境界。

而从现代哲学的认识论看,佛家的现量主要是指一种纯感觉,属于感性认识中的最初阶段,在佛家量论中把知觉、表象都排斥在正确认识的范围内,认为知觉已是对各种纯感觉的综合,已加上了自己的主观假立,不再是对对象的真实认识。表象不是“当下”新知,而只是主体意识中的回忆,故亦非可靠,这些说法恐怕都是可以商榷的。

现量是从正面、从肯定的角度上缘境,佛家称之为表诠。而比量则不同,它是从否定的方面来缘境,称之为遮诠。比量虽然离对象自身更远一些,但也是可以间接地达到真谛。

天主《因明入正理论》云:“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这里的“众相”是指因明推理式中所依据的,类似于三段论曲全公理的因三相的规则。“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这就是说依据于三相具足之正因(即推理的正确前提)可从“此山有烟”推出“此山有火”这样一种正确推理;或从瓶等所作且无常推出声所作且无常。虽然,比量所缘取的“山”、“火”、“烟”这些概念,从佛家的角度认为只是一种主观假立的分别,因此,比量相比于现量而言,离对象更远了。但“分别心之事,虽是无事,然是依有事而起……是先由现量亲见瓶事,依此事乃生分别心之瓶相,而了知瓶”。这是说,现量感知到了具体的真实的瓶,然后才形成了虚假的关于瓶的一般概念,但这个概念还是与真实的个体是有联系的。“于珠光处求珠,则可得珠;于灯光处求珠,则不得珠。”[2]这里“此山有烟”的“此”也可以说就是刹那的真实存在,而“山”、“火”、“烟”的概念尽管是主观假立,但仍与“此”是有真实联系的。

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偏重于理性或感觉经验的两种极端,古希腊的哲人,因为怀疑感觉经验的不可靠,甚至有弄瞎自己双目的,而近代以来,则以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和英国的经验论为分野。但是这种情况,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却发生了变化,从西方社会思潮的宏观背景中开始了向感性论的转向。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判批了工具理性经济理性、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重新转向个体人的感性世界,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什提出了感性解放论,心理学中的常人方法论,哲学中的现象学、解释学的兴起等。在后现代主义的学者更有典型的体现,如有学者认为福柯的理论中有着知识话语、权力话语和生命话语,而后者正是主体考察自身生存经验的一种语言方式[3]

这种转向在对宗教的研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除了转向感觉论之外,进一步趋向于神秘主义和超感觉主义灵性转向。索罗金在《社会和文化的动力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由神支配的灵性阶段、感官支配的感性阶段以及理性阶段,而且断言此三者定处循环交替中,而当今:“西方社会和文化有机体似乎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一场最深刻、意义也最深远的危机……这是一种感性文化的危机,它现在已经到了腐朽的阶段。”[4]而从古印度的知识论看,无论是佛教还是其他各宗派都更注重感觉经验,具有经验论的取向。中国古代的墨家也有此倾向,如其“三表”法。看来,这是东西方古典思维方法上的不同。当然,正确的观点,应该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二者都不可偏废。

(姚南强)

【注释】

[1]杨化群:《藏传因明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页。

[2]一世达赖根敦珠巴:《释量论释》,法尊编译,中国佛协1982年印行,第182页。

[3]陈长利:《论福柯的三维话语理论》,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转引自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