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实层面的分析

现实层面的分析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现实层面看,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与实践需要,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限制干扰,也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当今中国大众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念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体价值观。只有让大众看到或者感到,在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其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才能为大众所选择、所信仰。

从现实层面看,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与实践需要,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限制干扰,也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

(一)从外部环境来看

当今中国大众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伴随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相应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的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是全球化并不是像有些人渲染的那样,只是给各国人民带来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其实也带来明显的,甚至严重的“文明的冲突”和价值的冲突。全球化的主体具有民族特性、文化特性和利益差异甚至对立,决定了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不可避免地产生多元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各类关系的大调整,带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把拥有不同价值观的国家、民族和地区连接起来,使各种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下的价值观相互交往和交融,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互相激荡,不可避免地产生价值矛盾。

社会主义中国已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中国作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大国,随着外来价值观念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与外来价值观念发生了更多的碰撞,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价值矛盾凸显。一方面,一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企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在我们头上,对我国文化进行价值观渗透;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自身的价值取向也发生必要的调整变化,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与渗透,使个体的生活世界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倾向,人们价值取向的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些决定了当今大众的价值选择必然处在一个多元性与开放性的环境中,对主流价值观的作用产生诸多冲击和影响。

(二)从内部环境来看

从内部来说,中国社会的转型使社会的价值观日益复杂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认同的国内社会环境进一步复杂化。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变革,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进一步导致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必然会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变革:首先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民主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政治环境上保障了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其次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其必然导致多元化的价值观。最后是文化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深入发展,打破了农业文明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多种文化价值观并存。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增加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人们可以迅速地了解到国内外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不同的价值观。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加速了多种价值观的扩散,使价值观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等。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念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体价值观。它的核心观念是集体主义,它的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的理想目标是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它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它的依靠力量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解放全人类,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理想状态,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想。

但是在现实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资源的分配由过去的计划分配体制转化为市场分配体制,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进行解决。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每个市场竞争主体的个体素养不尽相同,市场化竞争机制还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资源分配并不是那么公平、合理。社会财富集中,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加大,拜金主义盛行,精神空虚、信任危机、道德沦丧等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无疑是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价值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各种利益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由于利益主体的个体差异,他们获取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逐步形成了一些利益阶层、利益群体。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加剧。社会利益调控机制尚不健全,还不能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甚至有时还有可能损害部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必然会影响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选择。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但是这种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追求往往是建立在功利和现实利益基础上的,其不可能完全超越对自身利害得失而单纯地唯善是从。人们可以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但这种选择的前提是要符合他们的利益,至少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只有让大众看到或者感到,在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其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才能为大众所选择、所信仰。

(三)从主体因素来看

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现实中,由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思想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内容的差异巨大,每个人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也都不尽相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恰恰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他自身的素养,也取决于其“主体状况”和“主体尺度”,特别是受生活范围周边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文明教化等各个方面。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就造成了大众之间在生存发展的条件、方式、目的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就造成了每个人的利益需要的不尽相同,即每个人的价值需求、价值取向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主体的“主体状况”和“主体尺度”是不一样的,这些必然使大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差异化、多元化的趋势。这都需要社会主体价值观的整合与协调。

在我国,社会主体的集中代表是执政的党和政府。其成员即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对主流价值观的信奉与践行,直接关乎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他们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生活,为人民群众发挥着标尺和榜样的作用。可以说,人民群众将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党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却严重违背了党的纪律和规矩,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首先,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的分配很多情况下是受公共权力支配的,由于权力运作的不透明导致权力腐败,资源分配不公平致使群众利益受损;其次,某些党员干部,不能以身作则,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做出了有违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行为。这些不和谐现象严重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严重妨碍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

(四)从客体因素来看

这里所说的客体因素,是指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所有对象性客体。相对于主体需要而言,客体对象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属性永远是短缺的、不够充分的。这使得主体为了各自需要的满足,经常处在利益争夺之中。一切价值观念的核心基石是利益,一切价值理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对利益的分配和调整。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50]。而从价值的主客体关系来看,价值主体的利益需求具有无限性的趋向,而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与价值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而在现实世界中,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利益分配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问题,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教育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合理把握这些问题,引导人们统摄或者协调好这些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必然面临自身的发展深化和具体化等问题,以更好满足大众的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思想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