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性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分析

现代性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分析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当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是现代性问题,因此,如何在现代性基础之上建构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现代性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冲击就是它对知识稳定结构的冲击。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提出很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以应对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为辅的方法。

既然当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是现代性问题,因此,如何在现代性基础之上建构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根源在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性转型,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转型

现代性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冲击就是它对知识稳定结构的冲击。现代性使得知识越来越商品化,也就使得知识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不断受到质疑。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提出很大的挑战。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以前行之有效的教材内容却显得不合时宜,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当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需求同教材内容产生巨大差距的时候,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横向的角度,还是从纵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都存在着内容陈旧、重复的问题。[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引导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身处现代性洪流的当下,知识结构的陈旧导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内容很难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以应对挑战。鉴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同中学时期的相似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平铺直叙,全面覆盖,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并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尤其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思考现实问题的时候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的活力和生命力。

此外,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进行教学内容精讲细讲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反思能力。当前许多大学生之所以思想迷茫、立场不坚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批判性的思维。尽管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极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爱国情怀,然而在面对云谲波诡的现代性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时,有些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甚至被各种社会思潮所误导。要想真正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让学生在变幻莫测的现代性中真正认清现代社会的本质。唯有如此,学生方能在内心深处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转型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为辅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丧失掉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很多学生出于考试的需要,能对基本的知识点倒背如流。但一旦再进一步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不知所措。在以往的这种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真正理解并接受,他们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如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思想灌输、理论脱离实际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样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16]。以问题带动教学,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批判性的认识,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将他们对民族、国家的真挚情感,对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同他们自身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而不是满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采用强烈的问题意识来带动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在现代性的背景下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讲活。

现代性是一个未竟的话题,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展开,对于现代性的分歧、争论也将持续存在。同样,现代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思考,而这种思考必须将现代性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性转型联系起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找到一条出路。

【注释】

[1]王兴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2]宋劲松:《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求实》2013年第5期。

[3]王兴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4]孙其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3期。

[5]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6][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7][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9][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7页。

[10][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1页。

[11]孙其昂,王素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代性审视》,《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1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3]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15]李建强:《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版第10期。

[16]吴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