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服“消费主义”的“解构性”对策

克服“消费主义”的“解构性”对策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中国的“生态社会建设”构成如此巨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克服“消费主义”的生活取向呢?依据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构性”的对策。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克服“消费主义”,从而避免因追求“幸福”而导致的生态问题。其二,针对中国存在的“超前性消费”现象,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观”。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中国的“生态社会建设”构成如此巨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克服“消费主义”的生活取向呢?在这方面,国际“生态社会主义”学派(又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根本原则:生态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限制社会的经济合理性,使其从属于更高的生态合理性,进而使生态保护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构性”的对策。

其一,针对中国存在的奢侈性消费现象,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建树“消费正义观”。按照消费正义观,消费是人存活的重要前提,满足需要是消费的重要目的;但是,消费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消费是为了生活,但生活不是为了消费。因此,“幸福”不能以消费的占有量来衡量。据此,消费正义观主张,在正常社会中,每个公民的基本生理需要都应得到满足,但在其得到满足之后,社会有责任引导大家建立高级的发展需要和高尚的消费行为,个人有义务践履消费正义的价值原则,确立消费的生态视野、社会关怀和意义关照。这具体表现为:就消费的目的而言,消费既要合乎人的身心健康,又要符合良好的社会风尚;不仅满足个性的发展需求,还要顾及社会效益。就消费的内容来说,消费既要实行经济上的绿色消费,更要注意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精神消费;既要合乎伦理法规,更要符合人与人、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理性要求。就消费方式来说,消费既要考虑到自己的财力,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影响,因为“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不仅关系到本人的目的是否实现,也不仅关系到对别人的目标和利益是否有损害,而且影响到社会的风气”[6]。总之,只有将消费的合理性根据提升至人生意义之高度——消费是否符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需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幸福,才是衡量消费正义与否的根本尺度。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克服“消费主义”,从而避免因追求“幸福”而导致的生态问题。

其二,针对中国存在的“超前性消费”现象,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观”。所谓“适度消费观”,就是要人们认识到,消费并不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孤立的领域,消费在质底上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必须从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意义上来把握消费需求:“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正如消费使产品得以完成其为产品一样,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7]“适度消费”遵循两个消费公正原则。一是代内消费公正原则。即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每个人,都要维持相对公正的消费水平,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对另一部分人应获取的社会资源财富的占有为前提,也不能让另一部分人来承担环保的代价。二是代际消费公正原则。即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改变只顾当代人而不惜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短视行为,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要求,真正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价值。只有人们掌握了消费公正原则,才能对自己是否应该“超前性消费”做出正确判断。

其三,针对中国存在的“过度性消费”现象,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倡导“节约性消费观”。所谓“节约性消费观”,即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三大原则的消费模式。具体而言,在“减量化”方面,循环经济倡导消费者树立简约的生活方式,能够正确看待、评价自己的消费需求中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和奢侈性消费,尽可能选择包装较少并可循环使用的物品。在“再使用”方面,循环经济要求人们尽量对物品重复使用,尽量避免“用后即扔”,对那些还具有使用价值的耐用消费品,尽可能地多次使用,以此减少资源消耗。在“资源化”方面,循环经济认为,尽管人们的生活垃圾中有相当部分难以进入生产再循环体系,但它们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却能变废为宝。例如,在农村,一些生活垃圾、粪便等都可以直接作为肥料进入农田,农作物的秸秆可以用来制作沼气。在城市,人们常常不加分类地把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造成废弃物“资源化”的困难。如果能够较好地坚持垃圾的分类回收,就是在为废弃物的资源化做贡献。总之,“节约性消费”的重要性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8]

其四,针对中国存在的“野蛮性消费”现象,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相对于传统的“高生产—高消费—重污染”的消费模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和实践,鼓励人们崇尚自然,购买绿色产品;这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即在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观提倡人们消费未被污染、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绿色消费观要求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绿色消费观实质上开拓了一条通过百姓的绿色消费意愿来引导企业生产的通途。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是需要企业花费大量资金的。为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企业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废物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市场是企业的指挥棒,如果消费者都树立了绿色消费观念,那些违背百姓购买意愿的非绿色消费品的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自然会转向绿色生产。在这个意义上,绿色消费观的普及会推进企业向生态文明方向转型升级,进而催生一个新的产业部门——生态产业,而产业的生态化构成生态文明的基础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