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柔守雌”的运行规则

“贵柔守雌”的运行规则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贵柔守雌”可以使人们体验到混一物我的同体感而增强其可接受性;“贵柔守雌”也是在教育运行中不执于结果而重过程的一种智慧;“贵柔守雌”也是教育的持续性与后续力的追求。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有两个内涵,即柔弱优于刚强,柔弱能胜刚强,教育的生命力在“柔”。道家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善于后

第四节 “贵柔守雌”的运行规则

儒显而道隐,儒强而道弱,因此道家的思想道德教育极具隐性风格、柔性表现,坚持“进道若退”(41章),教育低调运行,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聃贵柔”,是说道家思想教育的基本风格是“柔”,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不只是作为母性美张扬的,更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倡导的,在道家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中,“柔”是人之美德,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运行法则,“贵柔守雌”是道家法自然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具体转换。

一、“贵柔守雌”是教育取胜之道

道家提倡教的柔性智慧。“弱者道之用”(40章),柔弱是道的本性、道的表现形式,以柔施教是一种教育智慧,是“反者道之用”的运行方略。道家不是作为强势群体存在于社会上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只能以冷静处之,而贵柔守雌是适用的教育策略,其处后、善下、守静是施行思想影响、调节思想矛盾的重要方法。“贵柔守雌”可以使人们体验到混一物我的同体感而增强其可接受性;“贵柔守雌”也是在教育运行中不执于结果而重过程的一种智慧;“贵柔守雌”也是教育的持续性与后续力的追求

道家提倡教的柔性美德。道家认为,不妨以柔弱示人。“柔弱”、“柔慈”、“柔脆”,是生活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生美德,具有韧性美、谦卑美、静态美、母性美。教育者不应有过强的教育者意识,应淡化自我。“委曲求全”、“谦虚善下”,才是教育者可贵的人格美,要以自谦成功,而不以争致强,这不是一种消极态度,而是一种进取精神,可以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与教育的可信度。

道家提倡教的柔性力量。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有两个内涵,即柔弱优于刚强,柔弱能胜刚强,教育的生命力在“柔”。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老子认定,柔可胜刚,以柔克刚是最佳选择,柔弱胜刚强,不仅是天之理,也是人之理。老子竭力提倡以柔胜刚之道,他断言柔能胜刚,弱能胜强,要学会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2章)。教育要有水那样的柔性、韧性与能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耐心说服的柔性比滥发政令的刚性,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道家提倡教的柔性价值。道家清楚地意识到,在思想意识领域,面对思想问题,“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庄子·天下》),“坚”、“锐”会使思想矛盾激化、思想关系断裂。柔性教育具有维护良好教育生态的价值。柔性教育凸现的是教育的人性化,凸现的是教育对人的尊重,即尊重人的本性,注重教的可接受性,面对思想矛盾时坚持以柔性化解之。柔性教育凸现了教育的自信,注重教的耐力与韧性,从显示教的软实力中强化教的作用力。

二、“贵柔守雌”教育的具体运行

道家思想道德教育提倡以拙示巧,以讷示辩,以缺示成,以自己的谦下留下开阔的施教回旋余地。

1.不言之教的原发性

道家提倡尊重直觉体验,与提倡“无为之治”并举。还提出“不言之教”,老子首创,庄子继承了这个思想,且作了很好的发挥。其“不言之教”即无为之教、柔性之教、顺自然之教。老子竭力赞扬“不言之教”,认为“天下希及之”(43章),没有比“不言之教”更好的教育,教以言,则教者未必能尽意,听者未必能概全,“不言之教”是最高的教育境界,是深邃的教育智慧。

不言之教的思想根基是“道不可言”。道家认为天道无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天道无言则人道何必多言,有理何必多说,要让人自己去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要善于运用教育资源的原发性价值,不需要高论,不需要解释。而且“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之理、“道”之境,都是很玄深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因此人要体道就只能靠人自己去悟道,从自己的切身体悟中去把握“道”。正如《庄子·徐无鬼》中所说,“言休乎知之所不知”,“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在不能知之深层,在知与不知之间的微妙状态中,都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再说,从某种意义是说,不言也是言,“故曰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庄子·寓言》)。不言也是言的一种存在方式。庄子还清晰地意识到真理的不确定性与真理的辩证性存在,“其所言者特未定也”(《庄子·齐物论》),“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寓言》)。事物与道理都有可与不可、然与不然之辩证性,都有其不确定性,需要自己去把握,因为言有其非完善性和异己性。

不言之教的真谛是“大辩不言”。只要是真理,不需要多讲;一个真正的辩手,也不需要多言。“释夫尾淡无为而悦夫哼哼之志,哼哼已乱天下矣”(《胠箧》)。即使是真理在手,也不需要喋喋不休、唠叨不已,因为那会乱人心、乱天下。

不言之教即寻求自生成的教育效果。道家关注的不仅是教育过程,更是接受过程;关注的不只是教者之授,更是受者之悟;关注的不是外灌输,而是自生成。庄子说:“可以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言是粗,意是精,听其言,要察其意,“言论”不如“意致”,“言传”更要“意会”。“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哉,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庄子·天道》)唯言是贵,则落于言筌,不能只听言,不解意,这是说接受一种思想主要靠受者对意的直觉感受。所以,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状态是受教者自体悟、自创造主动地产生,没有这种自生成性的出现难以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

不言之教即充分发挥直觉的作用。道只能从直觉中感知,难以在理性中推究,人的道德境界不是靠理性认知中形成,而是靠直觉体验中实现。所以庄子说:“无知无虑始知道。”(《庄子·知北游》)人的直觉能力是与生俱成的,人的直觉思维权是不可被剥夺的。教与受都应是一个“忘言之人”,教者言应“在意”,而受者则“得意”可忘言(《庄子·外物》)。教与受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不需要语言即可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道德是在对生活的感悟中生成的。

2.不为天下先的后发性

“不敢为天下先”(67章)是道家谦卑的道德品性,也是道家的教育准则。道家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善于后发,虚静以待。为人、处事、施教,都适宜于后发制人,这是一种教育者应有的谦虚品质与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选择。《庄子·刻意》中说:“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他还公开申明,“人皆取先,我独取后”(《庄子·天下》)。因为后发有利于准确把握客体而赢得教育的科学性

老子不提倡教育主动,他认为“以身后之”则民易接受。他还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他所寻求的是后发中的主动,外在中的参与,这是一种谦让、虚心与成熟。老子认为,“身后”才能“身先”,反对先入为主,“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66章)。圣人即使拥有“处上”、“处前”的地位,也要具有“下之”、“后之”的谦让品格,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信赖。所以老、庄都没有像儒家、墨家那样,走遍天下,到处游说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更没有去强说人。

3.虚己顺物的自然性

道家提倡虚己顺物,以无厚入有间,忌逆人意,忌逆物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游刃有余”的教育自由度,也即才能拥有教育运行与回旋的宽绰余地,其所倡的是一种自然教育法。庄子有篇《养生主》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其理之深远非仅喻养生之道,其中也揭示了“解”思想矛盾的至理:虚己顺物,以无厚入有间。这是一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规律。文中说,有一个厨夫给文惠君解牛,刀子一动,牛的骨肉呼啦一下就分解了,文惠君对此赞叹不已。厨夫则说,这不是因为他技高,而是他分解得道,解牛刀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而刀刃如初,因为他已达到“以无厚入有间”的“神遇”“神行”的程度。厨夫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道家正视社会思想矛盾的复杂性与深刻性,不赞成采取硬碰硬的直接冲撞的强制性行为,反对以暴力手段去解决思想矛盾,而是注重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缘督为经,切中肯綮,以己之“无厚”,入人之“有间”,即弱化自己的思想成见,低调施教,充分尊重客体的思想空间,就能游刃有余,使思想矛盾迎刃而解,既化解矛盾又保全自我,达到两全境界。庄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在回避思想矛盾中,即努力避免逆向反应、避免硬性损伤中,寻找化解矛盾的通道,寻求教育的双向满足。

4.“坐忘”、“心斋”的自成性

道家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力点放在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上,让人在自我修养、自我净化的努力中实现思想道德境界的自我提升。道家倡导“坐忘”、“心斋”,即内心修炼,心志专一,摒弃情欲,虚静其心,直接与道契合,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忘掉自己,忘掉世界,空明心境,虚待万物,才能自我完善、自我生成,用郭象的话即虚心则道集于怀。所谓“坐忘”,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乎大通,是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忘掉自我,忘掉世俗偏见,才能与道同一。所谓“心斋”,即“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心斋即虚心、静心、清心,对现实世界要以心听,以气听,“道之真以洁身”(《庄子·让王》),这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真理的主要通道,这样才能宠辱不惊、人格独立,“天下之非誉而无益损焉”(《庄子·天地》)。

5.由细而大的渐进性

道家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宜于以简驭繁,以一统万,于细微处入手。老子说:“为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章)他还说,“为之于未有,始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老子在这里提示了三点: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宜从细微处入手,要注重从小到大、从卑到高、由近而远的渐进性,坚持程序链的科学性,注重教育的起点选择;二是注意思想征兆,对思想问题要有预见与敏锐,抓住“未有”、“未乱”的最佳时机施行教育。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64章),其意思是说,安而未躁时易于维持,变兆未明时易于谋划,尚处脆弱时易于消解,尚处微小时易于散去,要采取对待思想征兆的主动;三是注重效果的累积性,不应该急功近利,不要求一蹴而就。

6.以变为常的灵活性

道家认为,物无定极,我无常适,万物万化,教者应游于变化之涂,随物而化,随时调整自我以适应客体,用以变为常的灵活性养成以己适人的主动性。

道家主张“舍诸人而求诸己”(《庄子·庚桑楚》),“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庄子·人间世》),要善于以己适人。思想道德教育要从自己开始,反己以教,教育的柔性美是由教育者的谦下品格创造的。思想道德教育者要以真诚对人。“真者,真诚之至也,不真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只有真诚才能感动他人。老子设计的为教之道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56章)。要隐去锋芒,消解纷争,收敛光耀,融入世俗,尽量缩小教与受的思想矛盾与差距。

思想道德教育要创设自由的思想氛围,“德者,成和之修也”(《庄子·德充符》),要以和,与天和,与人和,以“各便其性”作为教育的目的,让人在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中接受教育。要注意不同层次的接受需要与接受能力,“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41章)。坚持施以道的教育才能成全各种人。《庄子·骈拇》中说:“天下有常然。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圆者自圆,方者自方,皆其本然,都应尊重,不要轻易伤其自然本性。《庄子·在宥》中说:“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颂论行躯,合乎大同。”一个高明的教育者向受教者展现的应该是“尽其所怀”的教受宽松自由的环境,思想教育不是以一种标准去束缚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