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之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成为哲学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出现了不少分歧和争论。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把作为“政治理论”的以人为本与作为“学术”的以人为本进行区分,前者就是以人民为本,后者则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这些讨论包括争论,对于合理地、科学地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以人为本与民主制度建设又是什么关系?

六、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之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成为哲学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出现了不少分歧和争论。有的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作比较,有的同中国古代的民本观作对照,有的结合现代管理学中的以人为本观念进行阐释,更多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今条件下提出以人为本,尽管也是吸取以往的思想资源和合理因素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它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形式下的发展和崭新表述,所以只能是以人民为本而不是以作为个体的人为本。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把作为“政治理论”的以人为本与作为“学术”的以人为本进行区分,前者就是以人民为本,后者则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这些讨论包括争论,对于合理地、科学地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着“抽象的人”与“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观点的对立,在对“人民”的理解上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古代社会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意义的“民主”概念是什么关系?以人为本与民主制度建设又是什么关系?以人为本的主体是谁?当坚执人民与个人的区分的时候,我们是否感受到在这里规定着思维运作的仍然是过去流行的把作为个体的人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的那种逻辑,还是那种抽象地肯定人民群众而具体地否定个人的观念?在“资本”和“权本”逻辑还在相当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时候,“人本”的理念在何种范围何种程度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等等。离开或有意遮蔽这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也是很尖锐的问题,流连于思想王国中的字义的分疏和概念的梳理,满足于逻辑上的合理推论和形式上的学术性,恐怕就既不合乎哲学自身的批判本性,更不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本文不可能对上述这些问题予以全面的考察和解答,只是择其紧要者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