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另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理念,应是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必须将学生的成长需求置于重要位置,必须关注并切合学生的思想状况、接受意趣和成长需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虽然还可列出若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应当确立的两个最根本的教学理念。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应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作为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逄锦聚教授间接谈论过这一问题。逄锦聚教授在接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采访时,阐述了本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把它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准确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力求站在21世纪历史的高度,反映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即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它们之间显然具有内在联系,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向大学生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理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教学理念的确立、课程内容的梳理、价值导向的确定等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依据。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包括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凝结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和创新,凝结着半个多世纪来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取得的新认识、形成的新思想,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课堂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时,应注意吸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站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思考和阐述问题。这就是逄锦聚教授所说的“站在21世纪历史的高度”来深入理解和全面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另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理念,应是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学过程直接面对学生,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的成长、成熟时期,难免产生许多“成长的烦恼”;他们涉世不深,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会有困惑和迷惘。大学生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急切希望能解决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一系列疑难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向学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他们理解并认同这一思想体系,就不能漠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思想认识问题,必须注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他们去分析或解答心中的疑问,为学生解疑释惑。这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能否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能否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的课程教育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能否帮助他们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必须将学生的成长需求置于重要位置,必须关注并切合学生的思想状况、接受意趣和成长需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

虽然还可列出若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应当确立的两个最根本的教学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乎整个课程教学和建设的基本方向,不可有丝毫含糊和动摇;而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则关乎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一代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以这两个教学理念指导和统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建设,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将能开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