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试图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05方案”,从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统一的角度,来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可见,价值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的方法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受大学生欢迎的主要理由。显然,其核心宗旨及精神实质与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目标的统一

杜仕菊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05方案”,从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统一的角度,来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可见,价值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从目前情况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许多问题。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也使我们的价值观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一方面使各个国家、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文化交流更为广泛。各民族文化在这种交流、碰撞中吸收异质文化之长,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全球化之际,凭借着他们在经济、军事、科学发展方面的优势,把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看作普世价值和全球伦理,通过各种形式向其他国家渗透,以达到其控制的目的。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一种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全球想象来重新构建世界。”[1]

在这种情形下,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势必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使我国的本土文化受到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有被逐渐削弱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从国内的情况看,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一直处于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我国的经济主体由过去的单一化发展为多元化。多元利益主体之间不断产生冲突、竞争和合作,既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其一般本质是人通过物的表现和实现来确证,而人的关系也是通过物的交换来实现的;它体现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关系的物化性质。在这种关系下,人们的价值追求难免受到利益的影响,由此,利益和效益成为人们价值评判的标准。

可见,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同时还面临来自内部、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不同而引起冲突成为不可避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趋向中,既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又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既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又有导向个人主义的可能;既有效率与创新的观念,又有实用主义的影响。由此,在实际中难免表现出迷茫与困惑。所以,加强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就成了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人文精神培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题中之意

现代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2]在中国古代,“人文”主要是指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在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中,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的内容,也成了我们人文教育的宝贵财富;而《礼记·大学》中所强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则更是说明了人文精神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题中之意。

而从西方文化的发展看,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那里,“人文”的概念表达了一种教育理想,即通过教育或教化使人获得完整、圆满的人性。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产生了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人文科学,“人文学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知识。”[3]因此,人文知识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切优秀文化和知识成果的集合,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涵于人的内心世界,并见之于人的行为之中。可见,人文精神的培育不在于一时之效,而是长期习得所致。对大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全面提升素质,实现人文精神的培育。

从现实的情况看,因为人文精神体现着对人自身的尊重,体现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它也成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要求出发,引导大学生构建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境界,以适应社会基本精神和价值要求,并以社会发展的基本人文精神作底蕴。

近年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发挥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但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包含了很多的重复,包括与中学政治课内容的重复、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重复;二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脱节,致使理论对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等。在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的方法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受大学生欢迎的主要理由。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严重脱离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实际需求,即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一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突出了“三贴近”的特点,即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当前的热点问题,将政治与人性、人生、生活和社会密切关联。显然,其核心宗旨及精神实质与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可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这应该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对策,由此也说明了人文精神培育应该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题中之意。因为“人文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成为人的需要……人文就是为了人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一个真正的人的标准与内涵”。[4]

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统一

“人文精神不论把它看作一种信念还是看作一种理想,都是人生的路标,行为的准则,因而都与指导和贯彻联系在一起。”[5]可见,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因其与价值观教育的一致性,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两者统一的原则。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精神培育的核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将一定社会的价值目标、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意识,形成个体的价值体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就是说,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承认学生的发展变化,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因为面临文化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现实,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引导学生选择科学、正确的理论,无疑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并不单纯靠理性因素的支配,还受到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也离不开情感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师生双方建立了感情,就可以使学生的接受率趋向高值。双方的感情越深,接受率越高;反之,如果感情对抗,就会使教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教育产生负效果。长期以来,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教育缺乏情感这一桥梁。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把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是蕴涵着丰富人文精神的人文知识。马克思一生都在思考人类的命运,阐述人的尊严、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寻求每个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道路。恩格斯曾经把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历史的科学”,[6]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把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而是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而人的现实的存在方式就是社会实践,因此,他又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这里,人作为有理性、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主体,是把握、改革、创造世界的真正主宰;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并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着人本身的社会主体。通过对人的本质和社会本质的科学界定,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且强调:“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9]这个问题在《资本论》中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即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态”。[10]显然,对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以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从中也体现了其博大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个内容凸显出来。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和关切个人、人类命运的优秀传统,渗透着寻求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蕴涵着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内容,其中,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厚胸怀等,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将起到十分重要且长期的影响作用。

其三,西方的思想中贯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和精神。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的哲学家们思考万物的本原,沉思个体和人类的命运,追问人生的意义,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把西方文化客观地、全面地介绍给大学生,让他们在比较中充分吸取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时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的指导意义。

再次,在形式上,要采取各种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收到实效,以真正达到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两者的统一。这个问题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相信:任何真正的理论,都不是枯燥的条文和空洞的说教。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已经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将大量古今中外的相关材料贯穿其中,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也使理论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头脑;此外,课堂上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网络手段的运用,则使师生间的交流渠道更通畅,并且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也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了方法和手段上的“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好实践教育这个环节。实践教育法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磨炼意志、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它是在继承中国儒家倡导的“躬行”、“践履”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教育思想,要求大学生投身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责的道德情操;在实践活动中,增进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的和谐与统一,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社会实践环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全国各高校都利用地区资源,充实社会实践的内容;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如学生的自主实践形式与专项集体实践形式相结合,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员性。[11]并且完善了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只有坚持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的统一,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而其内在的一致性,又使这种统一有了可能。因此,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实现这种统一,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1]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2]马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3]Encyclopaedia Britannic,vol.8.1982,p.1180,转引自刘德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4]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5]鲁鹏:《人文精神:外化与失落及其启示》,《理论学刊》,2002年第5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11]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