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是什么

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是什么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会计信息。主表反映的内容比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全面情况,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而季度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是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通常将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报告期间的财务报告,称为中期报告,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均为中期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

财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它是综合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以及某一特定时期的业务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书面文件。

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运用账户和复式记账,通过会计凭证连续、系统地记入账簿,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但是,这些日常核算资料分散在账簿上,有关指标之间没有互相联系。就某一会计期间经济活动的整体情况而言,凭证、账簿所提供的信息仍然是属于比较分散的、部分的会计信息,因而不能集中地揭示和反映该会计期间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貌。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还必须对日常的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编制成财务报告,向有关方面报告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业务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总括情况。编制财务报告既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

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会计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机构、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和社会公众等。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要求各有侧重。

(一)投资者(股东)

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投资者(股东)包括有国家、法人、职工个人、其他经济单位和外商等。它们既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的提供者,也是其经济利益受益者和经济责任承担者。投资者主要关注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需要获得单位的财务状况信息,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为此,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着重为其提供有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能力、资本结构和收益分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二)债权人

债权人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债券购买者和物资供应商。债权人主要关注的是其所提供给企业的资金是否安全,自己的债权是否能够按期如数收回,债权人需要了解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为此,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着重为他们提供有关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

(三)政府及相关机构

政府及相关机构(如财政、工商、税务、审计机关等行政管理部门)最关注的是国家资源的分配和运用情况,需要了解与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的制定、国民收入的统计等有关方面的信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为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和检查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成本计算情况、利润形成和分配情况、税金计算和解缴情况以及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以便其对各单位实施监督和检查。

(四)内部经营管理者

内部经营管理者最关注的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业绩的大小以及现金的流动情况。为此,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为其提供有关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业务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并为以后考核、分析单位财务、成本状况,评价工作业绩,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并预测经济前景,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五)企业职工

企业职工最关注的是企业为其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及其稳定性、劳动报酬高低和职工福利好坏等方面的资料,而上述情况又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盈利能力等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除了需要提供以上信息外,还需提供与职工福利相关的资料。

二、财务报告的种类

财务报告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照服务对象不同,财务报告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1.内部报表

是指为适应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开的财务报告,如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内部报表一般不需要统一规定的格式,也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其种类、格式、内容及编制方法由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确定。

2.外部报表

是指企业向外提供的,供政府部门、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使用的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有关的附表。外部报表的种类、具体格式和编制方法均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任何单位都不得随意增减。

(二)按照反映经济内容不同,财务报告分为财务状况报表、财务成果报表和费用成本报表

1.财务状况报表

是指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财务报告,包括:①总括反映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等。②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告,如“现金流量表”。

2.财务成果报表

是指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内业务成果实现和分配情况的财务报告,如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实现情况的利润表。

3.费用成本报表

是指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费用支出和成本情况的财务报告,包括:①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费用支出情况的财务报告,如“管理费用明细表”等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②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制造费用支出情况的财务报告,如“制造费用明细表”。③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财务报告,如“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

(三)按提供会计信息重要程度不同,财务报告可分为主要财务报告和附属财务报告

1.主要财务报告

是指全面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增减变化、业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报表,为宏观调控、微观经济管理提供重要的经济信息。主表反映的内容比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了解全面情况,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附属财务报告

附属财务报告,是进一步详细说明主表某项或某几项指标情况的财务报告。如存货明细表、固定资产明细表等。

(四)按照编制时间不同,财务报告分为年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和月份财务报告

在这三类财务报告中,月份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简明扼要,并能及时地反映主要情况与主要问题。年度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完整齐全,能全面反映全年的业务经营活动。而季度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是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通常将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报告期间的财务报告,称为中期报告,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均为中期财务报告。

哪些报表为年度财务报告,哪些报表为季度财务报告,哪些报表为月份财务报告,应根据会计准则统一规定。

(五)按照编制单位不同,财务报告分为单位财务报告和汇总财务报告

1.单位财务报告

是指由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自身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告,反映的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的财务报告。

2.汇总财务报告

是指由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财务报告,连同本单位财务报告汇总编制的综合性财务报告,用以反映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六)按照编报会计主体的编制不同,财务报告分为个别财务报告和合并财务报告

1.个别财务报告

只反映对外投资企业或单位本身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的财务报告,包括对外和对内财务报告。

2.合并财务报告

是指企业或单位对外投资,当其投资总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的50%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企业与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将其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的数字合并而编制的财务报告。

(七)按反映资金运动状态不同,财务报告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1.静态报表

是指综合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一特定日期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资产结构和资金来源渠道,它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处于某一相对静止状态的综合反映。

2.动态报表

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资金收回的报表,如利润表、成本方面的报表等。动态报表信息是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变动状态的综合反映。

为了便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的同时,必须编写财务报表附注,就财务报告的有关内容和重要项目做出说明。

三、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为充分发挥财务报告的作用,达到利用财务报告有效地管理经济的目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财务报告要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一)数字真实

财务报告是评价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情况的依据,报表的数字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切忌匡算估计,伪造会计数据,编报不真实的财务报告。虚假的财务报告资料,不仅不能发挥财务报告的作用,相反,还会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为了财务报告的数字真实准确,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报告期内所有的经济业务必须全部登记入账,应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和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编制财务报告,要按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

(2)在编制财务报告之前,应认真核对账簿记录,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发现有不符之处,应先查明原因,加以改正,再据以编制财务报告。

(3)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要核对财务报告之间的数字。各种财务报告之间,以及同一财务报告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都要核对相符;本期财务报告与上期财务报告之间有关的数字应相互衔接,本年度财务报告与上年度财务报告之间的相关指标数字应衔接一致。

(二)计算准确

财务报告所列数字的钩稽关系要清楚、正确,各项目明细数字与小计、合计、总计数字以及相关数字必须一致相符,防止数字的遗漏和重复计算。

(三)内容完整

会计是对某一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部业务活动为反映对象,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整个业务活动的全貌,全面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业务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完整。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全面完整,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时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财务报告。凡是国家规定要求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编报,不得漏编漏报,在所编报的财务报告中,凡国家要求填报的指标和项目,也应当按照规定填列,不得漏填漏列,更不能任意取舍。

(2)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财务报告应当能够揭示其业务活动的全面情况。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财务报告只有全面反映企业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各方面对会计核算的需要。

(3)对于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四)报送及时

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很强,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对象及时编报,以便有关方面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动态,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财务报告能否做到报送及时,往往取决于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为此,应加强企业日常核算的基础工作。任何单位不得以及时报送财务报告为理由,赶编财务报告而提前结账。编制、报送不及时的财务报告,即使是真实可靠完整的,也没有任何价值。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关信息资料,对市场变化情况做出及时反应,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