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通货紧缩对中国的启示

日通货紧缩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大多是由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制度的痼疾以及技术进步等引起的,实体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在这方面日本式的通货紧缩更能说明问题。美国和日本通货紧缩的历史表明,通货紧缩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的持续衰退,就美国而言,十年的经济衰退,社会信用供给极度萎缩,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各国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不同,治理通货紧缩的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第三节 美、日通货紧缩对中国的启示

从前面的理论分析中可知,通货紧缩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的运行结果。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通货紧缩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很大差异,但实体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有相似之处,这为本书进一步研究通货紧缩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通货紧缩的同质性

日本在长达近二十年的经济萧条中,通货紧缩是逐渐显现出来的。与传统定义不同的是,日本经济增长率基本上为正,并未出现产出水平持续地绝对下降,货币供应也只是短期出现过绝对减少。这一点和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完全不同。但无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是日本式的通货紧缩,从成因方面来看均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大多是由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制度的痼疾以及技术进步等引起的,实体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在这方面日本式的通货紧缩更能说明问题。

从短期来看,通货紧缩之前大多有一个经济繁荣、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时期。如美国20世纪20年代汽车业、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造就了当时的“七年繁荣”,30年代由于投资机会的减少和投资需求的下降而引起大萧条和通货紧缩。同样,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也经历了6年左右的泡沫经济时期。在实体经济收缩时,不健全的、脆弱的金融体系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日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就说明了这一点。

2.高度重视通货紧缩的危害性

首先,通货紧缩具有极强的持续破坏力。美国和日本通货紧缩的历史表明,通货紧缩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的持续衰退,就美国而言,十年(1929—1938年的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社会信用供给极度萎缩,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而日本的情况则更糟,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后十多年,通货紧缩仍然没有结束,经济持续衰退。其间,日本首次出现连续两年(1997年、1998年)的经济负增长,银行不良资产剧增,导致部分金融机构破产。

其次,通货紧缩具有间歇式的特点。不论是从美、日的通货紧缩历史来考察,还是从我国1998年至2003年的物价指数来看,在通货紧缩时期内都出现过因物价持续上升而通货紧缩消失的情况。应该说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它会使决策者产生过于乐观的预期而贻误治理通货紧缩的时机。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过低的经济增长水平或长时期的通货紧缩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防治通货紧缩不可懈怠。

3.治理通货紧缩应有的放矢

各国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不同,治理通货紧缩的策略也应有所区别。通过介绍以上美、日通货紧缩的形成、发展及其治理过程,我们发现日本式的通货紧缩与美国式的通货紧缩有所不同:

首先,从成因上看,如果说泡沫经济是日美两国通货紧缩的共同原因,那么人口老龄化而引致的消费需求不足则是日美两国的不同之处。

其次,美日两国的经济结构不一样,美国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其国有性质的经济成分很少;而日本则不同,日本“二战”后几十年来形成的“官民协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成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为政府干预经济创造了条件。对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甚至认为这是日本通货紧缩的根源(魏加宁,2001)。

正因为两国通货紧缩的情况不一样。日本采取了与美国截然相反的策略,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是美联储未能坚持扩张的货币政策,以至于延长了通货紧缩的持续时间;而日本在治理通货紧缩时选择了“双松”政策,但为什么这种“经验教训”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呢?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因为日本的经济结构是其通货紧缩的主要根源,因此,用总量政策去解决结构问题,虽然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鉴于我国通货紧缩原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借鉴西方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既面临体制转轨,又面临经济转型,因此在治理通货紧缩时应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

4.治理通货紧缩应从长计议,标本兼治

首先,通货紧缩持续的时间较长。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来看,美国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日本则持续了十多年。其次,从通货紧缩的成因来看,实体经济是主要因素,而实体经济的收缩又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日本通货紧缩的历史表明,经济结构的调整并非朝夕之事,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最后,经济体制变迁——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既需要政府有勇气,还要给予其一定的时间,在这方面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的政策与效果就是最好的佐证。因此,治理通货紧缩不能短期化,要标本兼治,还需从长计议。

5.对于宏观经济,一国政府不能流于自由放任,也不能陷入“父爱主义”

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暴露出日本政府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即日本政府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采取“父爱主义”,贻误改革时机,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最终累及实体经济。但也要防止矫枉过正,对宏观经济也不能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例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就与当时美国政府对宏观经济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密不可分。自由放任或者“父爱主义”,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两个极端。合理的选择,应当是必要的宏观调控与健全的市场机制的结合,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走向“混合经济”的根本原因。当然在具体的情况下,应当抓住主要矛盾。对日本而言,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是问题的关键。对我国而言,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放松管制,促进竞争,显然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方向。

6.注重供给面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的经济停滞和通货紧缩,直接原因是银行不良债权恶化所致,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但其实体经济根源则在于日本企业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和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的受阻。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成功抵抗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三次冲击,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不断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占领产业制高点。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以电视机为代表的家电产业凭借优越的质量畅销全球,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节能型小汽车风靡欧美,1986年日元升值冲击后发展起来的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全球霸主地位。

但是,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一直未能推出具有全球争霸意义的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导致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受阻,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品如微处理器、计算机网络、软件等方面完全丧失主导权。产业结构升级的受阻使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根据瑞士洛桑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日本的国际竞争力1989—1993年连续为第一,1995—1996年下降为第四,1999年猛降为第16位,2000年再降为第26位。

因此,在我国对通货紧缩的治理过程中,不能仅仅从需求面着手,更应当注重供给面的调整,通过推动产业结构的适时升级以及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对通货紧缩的根本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