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观主因论”主要由陈平提出,认为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关键是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状态后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不得不进入重大调整阶段。余永定通过一个模型,证明中国的通货紧缩和企业的持续亏损相关。中国的通货紧缩趋势,既有总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总需求方面的原因,需要作出分析。

第四章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1998年我国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轻度通货紧缩现象,连续三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出现负值(见表4-1),这就是发生了为期不短的通货紧缩,各类价格持续全面下跌。至2000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连续下跌22个月,至2000年3月社会零售商品价格已连续下跌30个月,且仍未停止下跌,至2000年2月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下跌47个月。2002年全年的GDP增长率为8%,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6 000亿美元,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也达到500亿美元,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难题之一就是通货紧缩问题。

表4-1 1998—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率

img7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属于货币现象,因此人们往往强调其货币方面的成因。有人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在于货币供应过多,通货紧缩的主要成因在于货币供应不足。21世纪头两年,尽管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物价指数之和,但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实际的货币供应量难以支撑我国现有经济资源所能容纳的、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因而难以稳定物价总水平稳定不降。也有人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在货币方面,而在实体经济方面,实体经济由于种种原因对货币资金的需求不旺,尽管金融当局主观上要放松一些货币信贷供应,但由于借款者意愿不足,也难以实现。

截至2003年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同意“中国已经发生了通货紧缩”的观点。但在通货紧缩的成因上则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观点不尽一致,主要出现了“宏观主因论”、“中观主因论”、“中微主因论”以及“复杂成因论”等几种看法。

1.宏观主因论

胡鞍钢赞同“宏观主因论”。他认为通货紧缩与宏观政策的失误有关,中国经济软着陆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方向没有作及时的调整,即反通货膨胀的代价、反应迟缓。

王燕所持另外一种观点提醒人们应注意中国国内资本大量外逃对物价的影响。据估计,中国每年流出的资金非常巨大,资本外逃程度甚至比俄罗斯还要严重。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从企业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货紧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家不想承担计划经济的错误和改革的错误所必须承担的成本,不断将改革成本向居民转移,从而打击了消费信心所致。

2.中观主因论

“中观主因论”主要由陈平提出,认为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关键是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状态后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不得不进入重大调整阶段。

北京证券董事长卢克群认为,表面上看,通货紧缩归因于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不足,实质上,金融市场体系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能是更深层的原因,表现为资金的供给结构与资金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3.微观主因论

相比之下,更多的人倾向于“微观主因论”,但强调的角度有所不同。

余永定通过一个模型,证明中国的通货紧缩和企业的持续亏损相关(但不排除许多其他因素)。易纲指出中国通货紧缩的根源是“赢了归自己,输了归银行(财政)”的投融资制度以及国有企业等微观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立群认为,通货紧缩和物价的持续下跌是由于我国在生产高速增长基础上生产和消费关系的重新调整。

4.复杂成因论

其他一些观点很难简单地归结于以上三种,因此归为“复杂成因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米建国认为,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内生性的,真正的原因是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消费结构、供给结构、技术结构、二元结构、投资结构等不合理。

事实上,通过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不同观点所强调的诸因素在我国通货紧缩形成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1世纪初的通货紧缩趋势既是货币现象,也是经济现象,既有货币方面的原因,也有实体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是多个方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单方面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三个层次来综合分析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除了技术进步导致成本下降的情况之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成因在于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持续地超过了总需求,或是供给过剩,或是需求不足,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中国的通货紧缩趋势,既有总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总需求方面的原因,需要作出分析。

从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就会严重影响货币政策效能的发挥,主要是中间环节发生了问题。

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看,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离我们原先预计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