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开支进入高速增长

资本开支进入高速增长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消除所得税制对资本形成造成的扭曲?通过对促进资本形成的所得税影响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税收与资本形成的关系。考察税收与资本形成的关系是税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得税在各国又是非常重要的税种,所得税在资本形成中的效应如何,直接影响到税收政策的选择。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做为理论依据,从资本形成视角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认为我国的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对各国来说,最为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急欲摆脱落后局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实现赶超。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①在一国技术知识既定的情况下,现有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②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本和其他形式的无形资本)的积累;③技术进步,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主要取决于吸收外国技术的能力。由此可见,资本形成是一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战略因素之一。资本形成的前提是有投资活动,而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是储蓄,意愿储蓄等于意愿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资本存量的进一步增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以及在这些国家内部的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会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尽管资本积累不再视为贫困国家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但必须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保持一个相当规模的投资比例,才能在长时期内维持适当却是强劲的收入增长率。吉利斯·波金斯(1999)认为,对于那些增量资本—产出比[1]为3.0的国家要维持每年5.0%产出的持续增长,其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是要保证资本来源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5%;那些增量资本—产出比为4.5的国家,则需要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2.5%转化为投资,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产出增长。

吉利斯·波金斯的研究(1999)显示,1960~1975年,仅实物资本投入的增加就占了9个发达国家总收入增长的一半左右。同样,东亚增长的经济奇迹也应归于对实物和人力资本相当高水平的储蓄和投资。对韩国、菲律宾和墨西哥等中等收入国家的研究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撇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不谈,实物资本存量的增长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在1/4~1/3。如果估计得高一点,在那些比较贫困的国家则可能达到1/2。假如考虑人力资本,那么资本形成在收入增长中的作用则更大。麦迪逊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1950~1965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他得出: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0%[2]

(二)税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之一,会影响资本的形成,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工具,不仅能为国家筹措必要的资金,而且能影响资本的成本,从而改变资本的报酬率,进而影响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一般经过三个阶段:①储蓄的增加;②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③利用储蓄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税收在这三个阶段都会产生影响,通常会给社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征税的目标之一就是使这些成本最小化以鼓励储蓄或投资,从而促进资本的形成。所以,制定良好的税收政策和完善的税收制度有助于资本的形成。

速水佑次郎(2003)用东亚的经验说明,只要政策适宜,低收入国家就能动员足够的国内储蓄和国外资本而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收入和投资增长的相互促进。用拉丁美洲的教训说明,一个国家即使达到高水平收入,如果政策选择不当,它仍会处在停滞或延迟的危险中。

(三)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化以及提高资本形成质量的要求对税收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许多国家正在着手对本国经济结构进行前所未有的战略性调整。在这一形势下,我国政府做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化解经济领域潜在风险,谋求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相互关系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资本形成质量的提高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然而,一方面,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反映资本形成状况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却非常不理想。据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研究,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3]在1992年以后出现了持续下降。1992年,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使GDP增加45.5元,但2003年,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只能使GDP增加24.2元。20世纪80年代,30%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可以实现10%以上的经济增长,1993年37.6%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使GDP增长13.5%,2003~2004年实现9.5%的经济增长,需要固定资产投资比率提高到42.1%和43.6%[4]。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单位GDP固定资产投资量是七八十年代的3~4倍,2003~2005年GDP每增加1元,需追加投资5倍,资本边际效率加速递减。2004年,GDP占全球的4.4%,消耗世界石油的7.4%,原煤的31%,铁矿石的30%,钢材的27%,水泥的40%,相当于发达国家3~11倍的单位GDP能耗水平[5]

高储蓄率与低投资效益的鲜明对比,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所得税税收政策发挥了什么作用?对储蓄与投资的所得税刺激是否合适?如何消除所得税制对资本形成造成的扭曲?税收刺激应着力放在储蓄上面还是应极力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在投资方面应如何刺激效益的提高?所得税应如何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税收如何通过促进资本的形成来优化产业结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而这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所在。

(四)选题意义

通过对促进资本形成的所得税影响进行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税收与资本形成的关系。考察税收与资本形成的关系是税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得税在各国又是非常重要的税种,所得税在资本形成中的效应如何,直接影响到税收政策的选择。本书将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相结合做为立论依据,按照资本形成的三个关节点——储蓄、投资和储蓄转化为投资,从理论上进一步梳理所得税与资本形成的关系,有助于完善税收理论建设。

在实践上,对资本形成中的所得税效应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我国今后所得税制改革的方向,为现行的税收政策提供建议。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目前储蓄率居高不下,储蓄倾向过高,所以现阶段不是简单地刺激储蓄的增加,而是着力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节俭悖论”。因此,实证分析时着重对我国投资课税的影响进行测算,同时对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税收因素进行了论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做为理论依据,从资本形成视角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认为我国的所得税政策应在提高物质资本质量的基础上,鼓励人力资本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