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相关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笔者认为,基于本书对我国2001~2003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效率进行考察的特定目的,已有文献尚不足以对我国审计市场是否存在“优质有加”现象提供足够的证据。但这一研究仅局限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的一个特例,不能简单地据此对一般性的问题做出推论。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2001~2003年的需求特征作进一步的实证考察,从而为评判我国审计市场效率状况提供必要的证据。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前面第二章中曾经提到,一些研究者对我国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了考察(包括李树华,2000;吴溪,2001;刘峰等,2002;朱红军等,2004),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缺乏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从而审计质量高的事务所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但笔者认为,基于本书对我国2001~2003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效率进行考察的特定目的,已有文献尚不足以对我国审计市场是否存在“优质有加”现象提供足够的证据。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李树华(2000)、吴溪(2001)都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对高审计质量的“背离”现象,但其研究样本仅局限于我国早期的审计市场。而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以及审计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有关部门对事务所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了大规模的联合兼并、证券市场的一系列规则进行了不断修改、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也更加完善,等等。在经历了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上市公司对审计服务的需求特征是否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问题亟待得到明确的回答。

(2)刘峰等(2002)通过分析中天勤事务所原来客户的走向,发现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本地事务所,而且与长期合作的签字注册会计师选择同一家事务所的比例相对较高。他们认为从这两条特征来看,很难说上市公司选择了高审计质量。但这一研究仅局限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的一个特例,不能简单地据此对一般性的问题做出推论。

(3)朱红军等(2004)则考察了我国2001年和2002年的IPO审计市场,发现提供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不具有竞争优势,没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但作者的研究对象仅仅是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的一个特定子市场——IPO审计市场,而这一子市场的需求特征可能并不能反映证券审计市场需求特征的全貌。

(4)已有文献(包括李树华,2000;吴溪,2001;朱红军等,2004)大多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比例来衡量事务所执业质量的高低,但这一衡量标准的可靠性目前受到了不少的质疑。例如,易琮(2002)指出,决定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与决定审计意见类型的因素并不相同,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比例越来越大,有可能是在审计质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发生,也可能是在审计质量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有必要采用更为公认的审计质量衡量标准对“审计质量高的事务所是否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2001~2003年的需求特征作进一步的实证考察,从而为评判我国审计市场效率状况提供必要的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