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元本位制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根源

美元本位制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根源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美元没有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没有中央银行,这使美国的货币权力相当分散,美元的货币势力没有集中起来。1913年美国成立美联储,标志着美元真正步入国际货币体系,替代英镑,开始主导整个20世纪的国际货币秩序。[3]美联储迫于国内通货紧缩带来的负面影响,于1924年宣布把价格稳定作为国内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不再以美元黄金平价为重心。

美元崛起——一个世纪的历程

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直到2010年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治理依然是各国领导人的重要话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次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更深、范围更广,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在东亚地区的局部破裂,而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发源于美国房地产部门的泡沫破裂,进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大量发展中国家都被卷入其中,世界各国之间的权力和财富关系以及各国内部的权力和财富关系都在被迫经历着调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20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浪潮下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持续扩大。

美国国际收支赤字1990年以来不断扩大,大量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中东石油出口国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元储备又流回美国本土,购买美国国债、股票,成为美国持续透支消费、投资、经济繁荣的重要源泉。这种奇怪的不平衡现象其实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就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除了东南亚国家自己没有处理好金融自由化的风险外,很重要的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供给过度,这些过剩的全球流动性沉淀为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内的基础货币和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泡沫,最终在国际资本的投机下演化为金融危机。

但是这种不可持续的全球经济不平衡为什么一直能够持续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呢?这就要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美元本位制”问题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黄金经历了一个去货币化的进程。美元和黄金彻底脱钩,成为一种建立在美国财经纪律基础上可以随意印刷的纸币,而这种财经纪律基础又建立在美国国家利益之上,美元供给根据美联储和财政部对美国国内的就业、产出、国际收支状况的判断来确定。美国利用“美元霸权”不受限制地通过膨胀世界流动性来为美国双赤字融资,另外又通过压低新兴经济体的进口品价格、不断的金融创新拓展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吸收流动性,来降低国内实体部门的通货膨胀率。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等等,都和这个大背景有关。可以说,“美元本位制”才是全球经济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的真正根源。

全球经济失衡不是一种新现象,20世纪以来世界基本上就没有真正平衡过。全球经济失衡是跟美元在20世纪的崛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要“美元本位特权”不被更多国际货币稀释或者为一个世界货币所替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就还会继续存在。

“美元本位”和“美元霸权”问题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才真正受到大家热切关注。其实纵观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美元本位”在20世纪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演进。[1]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镑是领导性的世界货币,伦敦是国际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主导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率。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实际上是“英镑本位”制。1890年左右,大英帝国的经济就开始被腐蚀,美国经济逐渐壮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镑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国际结算计价单位,但1913年美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的总和,美元在美国本土50个州以及国际结算中的流通域已经要超过英镑。

当时美元没有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没有中央银行,这使美国的货币权力相当分散,美元的货币势力没有集中起来。1913年美国成立美联储,标志着美元真正步入国际货币体系,替代英镑,开始主导整个20世纪的国际货币秩序。[2]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英镑真正失去霸权地位,从此,美元走上国际货币舞台。战争爆发后,由于路径依赖,许多国家的热钱纷纷涌入伦敦,以寻求庇护。英国黄金储备却远远不足以支撑纸币的兑换需求,这使英镑对美元在战争期间大大贬值。英国为应付战争大量超发纸币,黄金储备根本就满足不了兑换需求,不久英国就停止了英镑和黄金的兑换。而美国远离欧洲战场,欧洲参战国的大批战备物资都从美国进口,大量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当时在大西洋两岸的国际交易中,美元还和黄金保持着可兑换关系,因此美元逐渐替代英镑,成为国际交易中计价、结算和储备的国际货币。

1915~1924年成为“美元本位制”的第一个阶段,即实验阶段。

1913年刚成立的美联储经验不足。欧洲各国货币都脱离了黄金,但美联储还按照国际金本位的原则行事。欧洲向美国大量进口使世界黄金涌进美国,黄金的货币化使美国国内产出、价格大大膨胀。1925年,美国拥有了世界近一半的黄金储备,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基本上都耗尽了黄金储备,国内通胀率很高,国际收支逆差非常严重。各国货币也基本上都和黄金脱钩,钉住美元、英镑,并上下浮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舆论还主张黄金本位制,各国都坚持回到战前黄金平价,这样各国就得治理国内通货膨胀。

古典金本位的运行建立在黄金价格稳定的基础之上,也就是通过通胀和通缩的自动调整机制来实现黄金购买力的长期稳定。美联储为了压低国内通货膨胀,和欧洲各国一同重建黄金本位制,1920~1921年实行了一次幅度很大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国内商品价格指数从1920年的200点降到了1921年的135点。美国1920~1921年的通货紧缩引发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很大感慨,他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中,提出一国国内商品价格稳定和货币汇率稳定之间存在着矛盾。他极力反对英镑回到战前黄金平价,因为英国如果这样做也会像美国一样经历通货紧缩,从而使生产和就业率下降。如果英国要稳定国内经济就要使英镑贬值,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通货膨胀都很高,国内价格稳定比汇率稳定更重要,各国应该摆脱金本位的束缚。

凯恩斯认为黄金本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实际上由一些大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决定,这时候各国应该脱离黄金这个“野蛮的历史陈迹”,而追求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3]

美联储迫于国内通货紧缩带来的负面影响,于1924年宣布把价格稳定作为国内货币政策的目标,而不再以美元黄金平价为重心。这个政策目标实际上和金本位制相背离,但却符合美国这个战后货币强国的利益和能力。

1924~1933年,“美元本位制”实验阶段中断,世界经历了短暂的金汇兑本位制实验,英、德、法、美都强行回到战前黄金平价,使美元又重新被束缚在金本位框架下,这个阶段出现了一次世界性通货紧缩,引起“大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通胀世界价格差不多比1913年高出30%,黄金价格贬值1/3反映出世界各国黄金极其紧缺,1919年凡尔赛会议签订的战争赔款协议更使欧洲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德国欠法国、英国、美国,法国欠英国、美国,英国欠美国,德国无力偿还赔款的预期更加剧了整个欧洲黄金短缺状况。为了解决黄金短缺情况,1922年各国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会议,在英国领导下各国主张放松金本位的严格条件,用美元和英镑来替代一部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缓解黄金紧缺状况,开始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各国虽采用金汇兑本位制,但意图还是要回到金本位的运行框架。德国1924年终止大通胀,使马克和黄金挂钩,英镑1925年从4.86美元/英镑的较高水平回到一个错误的战前黄金平价,法郎1926年以1/5的战前黄金平价水平和黄金挂钩,同时中国、墨西哥等一些实行银本位的国家也开始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的行列。1928年世界各国似乎又回到古典金本位的“黄金时代”。

但是金汇兑本位运动很快就失败了,除美国和法国以外,其他回到黄金平价的国家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紧缩。1927年之后各国开始抢夺黄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战争赔款形势恶化,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溃,1931年爆发了“大萧条”后,各国基本和黄金脱钩,直到1933年“大萧条”才基本结束。

1934~1971年是“美元本位制”的第二个阶段。

1931年“大萧条”发生后,英镑、马克等货币和黄金脱钩,美元也开始对黄金浮动。1933年世界货币大会上,英国和法国敦促美国以老的黄金平价水平恢复金本位制。但1933年世界危机结束时美国国内美元也供给很多,如果美元以老的黄金平价水平恢复金本位,就意味着美国要再经历一次通货紧缩,毫无疑问这会带来就业、产出下降。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拒绝了英、法的要求,他决定不再回到1盎司黄金兑20.67美元的老水平,而以35美元/盎司黄金的水平使美元重新钉住黄金。这实际让黄金升了值,扩大了美元供给量,提高了价格水平。于是国际货币体系就以35美元/盎司黄金的水平步入了“美元本位制”第二个阶段。

1934~1958年是“美元本位制”第二个阶段中的第一个小阶段,可以称为“美元短缺阶段”。

1934年后欧洲大陆发生了一系列银行危机,欧洲经济秩序动荡不安,各国汇率波动起伏,虽然也零零散散形成了“英镑区”、“法郎区”,但随金融秩序动荡这两个货币区也很快瓦解。1939年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纷纷实行外汇管制,贸易和投资几近停止,欧洲各国都纷纷从美国进口物资,欧洲极度紧缺美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正式把美元推上了国际货币体系舞台,美元继续以35美元/盎司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成为地地道道的国际货币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日各国经历了战后重建,大量从美国进口货物,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1948年美国已经拥有了世界70%的黄金储备量,总量达到7亿盎司。美元短缺状况一直持续到1958年,在这个阶段美国还通过“马歇尔援助计划”大量向欧、日输送美元。随着战后重建阶段的结束欧、日经济逐渐恢复,欧、日手里积聚的美元储备也越来越多,美国贸易顺差也越来越小,1958年欧洲各国货币基本都恢复了可兑换性,这样它们也就开始拿着美元在美国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量开始减少。

1958~1971年是“美元本位制”第二个阶段中的第二个小阶段,可以称为“美元过剩阶段”。

1958年美国贸易赤字达到35亿美元,1960年10月伦敦私人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升到40美元/盎司,这意味着美元危机开始形成。特里芬1960年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认为,美元固定汇率制度下,美国贸易逆差成为世界流动性的来源,长此以往,各国手里结存的美元储备越来越多,最终会超过美国黄金存储量,如果各国都来挤兑黄金,美元就会陷入危机,但如果美国停止贸易逆差,各国储备资产又会降低,从而降低整个世界经济活动水平,美元就处在这样一个两难困境中。

20世纪60年代后对于美元危机的应对大体上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1934年以来世界价格水平实际上膨胀了一倍多,但黄金价格却不曾有太大上涨,这意味着世界流动性很大程度上一方面依靠世界黄金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依靠美元纸币的供给。各国可以通过一致提高货币—黄金平价来吸收美元的过剩流动性,同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还可以保持不变,也就是美国提高每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让美元贬值就可以解决美国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这一派观点认为这个方法至少还可以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维持20~30年。这一派的建议遭到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强烈反对,很大程度上他们是碍于美元声誉,另外也怕美元贬值后会连续遭到投机。

第二种意见主张建立一个世界中央银行,创建一个新的世界储备资产来替代美元和黄金。在196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Rio De Janeiro领头达成了协议,主张创建“特别提款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完全是一个人为创设的货币符号,各成员国可以以此作为国际清算手段。这就意味着各国国际储备可以在美元、黄金、特别提款权三者之间选择。虽然特别提款权也规定了一个黄金与美元的比价,但它根本就没法和黄金、美元相比,其流动性要差多了。1970~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发了总量为95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之后就停止了。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和黄金停止兑换。除此之外,他还宣布实行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包括冻结工资、价格,增加进口关税,限制外来投资等。这样“美元本位制”第二阶段告一段落。

1971~1973年可以看做“美元本位制”的第三个阶段。

1971年11月“10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会议”上达成了一个“史密森协议”。协议决定美元贬值8%,英镑、马克、日元、里拉、瑞典克朗都对美元不同幅度升值,各国货币还是钉住美元浮动,上下浮动范围从原来的1%扩大为2.25%。“史密森协议”实际上承认了美元和黄金脱钩的合法性,国际货币体系从此建立在一种没有任何金属货币支撑的纸币基础上,虽然各国还公布黄金官方价格,但这个黄金价格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私人市场上的黄金价格要远高于官方价格。黄金真正实现了“去货币化”,不再成为世界流动性的发行基础,而纯粹成为私人市场上的投资物品。“史密森协议”宣布了一个“纯粹美元本位”体系的真正建立。

“史密森协议”创建的新汇率水平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以及当时美国贸易赤字拉大,许多资本开始从美国外逃,并且开始投机各国货币,美元经过“史密森协议”贬值的新汇率越来越守不住。

1973年2月12日,美国新财长舒尔茨(一个芝加哥学派的“自由浮动汇率”信徒)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美元官方黄金价格从38美元/盎司升到42.22美元/盎司。美元贬值再次加剧了私人市场上的投机风潮。欧、日各国货币开始遭到投机,欧洲各国纷纷决定关闭外汇市场,1973年3月欧洲重新开启外汇市场时,大部分货币开始对美元自由浮动。“史密森协议”确定的宽带汇率体系解体了。从此“纯粹美元本位制”不再受任何货币框架约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建立起来。

1973年至今,是“纯粹美元本位制”的第四个阶段。

1973年国际货币体系步入自由浮动汇率阶段,1980~1985年美元经历了一次大升值,1985年“广场协议”使美元从汇率最高点开始逐渐贬值,之后经过1987年“罗浮宫协议”等措施,美元1985~1990年又经历了一次大贬值。[4]

这个阶段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进程也在同步推进,欧洲从20世纪60~80年代的“煤钢协定”、“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货币体系”开始真正步入一体化货币建设。1989年“德洛尔报告”、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出笼,1992~1993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更强化了欧洲单一货币建设的紧迫性。1999年欧元最终诞生。欧元诞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件大事,欧元对“美元本位制”提出了挑战,但由于欧洲内部经济问题,欧元仍没有对美元构成直接威胁。今天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中。[5]

纵观“美元本位制”在整个20世纪的崛起史,我们可发现从1914年起,美元就逐渐成为没有任何货币能够相比的交易、计价、结算、储备国际货币。这个过程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强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巩固了美元地位。1945~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为实际上的“固定汇率的美元本位制”,1971年8月美元和黄金脱钩,1971年12月“史密森协议”正式承认“美元本位制”,1973年“史密森协议”瓦解,国际货币体系从此真正步入自由浮动汇率时代,“纯粹美元本位制”真正建立起来。

1973年到今天,美元并没有因为和黄金脱钩而衰落,反而因此成为一种不受金属制约的纯粹法定纸币,大大扩张起来。美元世界流动域范围大大拓展,世界上大宗交易的粮食、能源、金融产品都以美元计价、结算,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大都以美元构成。1973~2010年30多年间,“美元本位制”才因为1971~1973年美元和黄金脱钩,步入自由浮动汇率体系,而真正壮大起来。

“纯粹美元本位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由于不受金属货币以及财经纪律的牵制,美元作为世界基础货币大大膨胀,使世界流动性大大膨胀。从而造成了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信贷泡沫,也纵容了美国自身经济体的金融泡沫,最终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90年代日本、拉美各国、东亚各国的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头10年中美国的“新经济泡沫”、“次贷危机”,进而扩大为一场范围更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1915年之前美国还是一个国际债务国,1915~1958年美国成为国际债权国,1958~1989年美国债权国地位逐渐衰落,1989~2010年美国基本就逐渐变为一个国际债务国。美国贸易收支在1914~1960年还保持盈余,1960年之后就基本上呈现为赤字。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直到2010年,美国贸易赤字已经达到无法持续的地步。

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80年代后维持起“双赤字”局面,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本位制”性质。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美元本位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却越来越壮大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