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它们统称为制造企业生产费用的三大要素。因此,对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还必须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指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由于非制造成本与产品的生产无直接关系,而与生产经营期直接有关,因此这些费用又可称为期间成本。

第二节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应对种类繁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它们统称为制造企业生产费用的三大要素。具体可分为以下各项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以及各种燃料,包括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固体燃料。

2.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动力,如供电局提供的电力、热力等。

3.职工薪酬。指企业所有应计入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4.折旧费与摊销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方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费。但不包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5.利息支出。指企业按规定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6.税金。指企业应缴纳并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7.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费、邮电费、租赁费、保险费及诉讼费等。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耗费了哪些经济资源,数额各是多少,有利于分析和考核各个时期生产费用的结构和支出水平,为企业编制材料采购资金计划提供资料,也为企业和国家计算工业净产值及国民收入提供依据。但是,这种分类只能反映各费用要素的支出形态,说明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支付了哪些费用,不能说明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也不能说明费用的发生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对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还必须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二、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期间成本)。

(一)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亦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根据制造成本的具体用途,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用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这些项目,通常称为产品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的划分,要根据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

2.直接人工。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津贴和补贴等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指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机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办公费等。

对于上述成本项目,企业可根据其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增设成本项目。如,在废品较多且废品损失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可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在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中,为了计算和考核半成品的成本,可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等。

(二)非制造成本(期间成本)

非制造成本,亦称非生产成本。它是指产品在销售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与企业的销售、经营和管理活动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1.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推销活动逐渐扩大,销售费用也不断上升,为了降低销售费用,企业应按年、季、月和费用项目编制预算,分析和考核其预算执行情况,力求以最少的销售费用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该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管理费用是企业经营管理所必需的费用,虽然它并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但它是计算营业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降低管理费用,也应按费用项目编制预算并进行控制。

3.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

需要指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构建或者生产时,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为了降低财务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费用应按年、季、月和费用项目编制费用预算来加以控制和考核。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资金筹措和使用的核算与分析,以促使企业花费较少的财务费用来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

由于非制造成本与产品的生产无直接关系,而与生产经营期直接有关,因此这些费用又可称为期间成本。期间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只需按一定的期间进行汇总,然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将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基本上也是按经济用途所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制造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也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关键。它能清楚地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有利于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也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方法

(一)生产费用按其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其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生产费用是指其发生与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直接相关的生产费用,如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等。间接生产费用是指其发生与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没有直接关系的生产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和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

(二)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是指费用发生时,就能明确归属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并能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如某种产品生产中单独领用的材料,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等。

间接计入费用简称间接费用,是指费用发生时无法归属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必须先按地点或用途进行归集,然后通过分配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一般称为分配计入费用)。如制造费用应先按车间归集,然后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各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负担。

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符合费用分配的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具体来讲,就是凡是能够分清是哪种产品所耗用的直接费用,都应直接计入受益产品的成本,不得归入间接费用。只有那些不能分清是哪种产品所耗用的间接费用,才能采用合理的标准通过分配,计入各受益产品的成本,使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因此,这种分类,对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接生产费用大多直接计入费用,例如原材料费用大多能够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间接生产费用大多间接计入费用,例如机物料大多只能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但也不都如此。例如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的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都是直接计入费用;在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几种产品的联产品生产企业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