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减税可以刺激消费

减税可以刺激消费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以及全球经济远忧表现在两个方面。所以,全球经济都会出现目前看来是周期性下降,实际上背后是结构性的拐点。这些因素也是阻挠了消费增长。这些税收如果能降下来的话,会刺激消费,不仅是短期刺激消费,而且可以长期鼓励消费,从而解决中国消费增速相对投资增速过慢的问题。最终结果一看,税收降低了,消费增长了,外汇储备有所下降。

减税可以刺激消费

哈继铭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刚才两位发言人谈了很多国际全球经济的情况,我想更多地谈一下国内的宏观经济情况。我的发言总结起来也就是两句话,“刺激政策排近忧、深化改革解远虑”。

img125

哈继铭演讲

中国经济、全球经济都有近忧,更有远虑。近忧,无非是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是不是需要用非常强烈的政策来刺激呢?我相信这肯定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刺激。问题是经济刺激,一是应该有多大力度,二是在什么方向刺激,这些问题可能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太多想过。大家想把经济拉起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定水平,社会保持稳定,但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免费午餐的,我们之前全球经济严重失衡,大家都疯狂了一把,一定要为之付出成本的。

经济有两种轨迹,衰退与复苏。一种就是你不刺激,或者很少刺激,肯定是降幅很大,之后可能出现一个微型的反弹。但是全球经济、全球政府似乎都没有选这条路线,而是选择了大量的政策刺激。比如说美国用财政赤字刺激,不久前在3%都不到,现在已经到14%左右,债务由过去60%左右的水平,占GDP60%左右,上升到100%以上。中国也是,银行贷款,这是一个准财政政策,其实中国的负债已经在扩大,到了3%,前一段时间是百分之零点几,除此之外,还有财政政策,加起来一共4万亿。最终可能经济下降的幅度可以小一些,但是最终调整的过程,所谓复苏的过程将是漫长的,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使得原来导致这个危机的因素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比如说投资过剩进一步过剩等。这两种轨迹,一个是犞型的,另外一个可能是长长的U型,而且可能是非对称的。这两种形势是政策当局要做的挑选,第二个模式是用时间换空间,两个模式最后算一下都在零以下,但是从零线往下算,面积是一模一样。很陡峭的下降,然后上升;另外一种是下降比较浅,但是很长时间的恢复,面积是一样的,也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种调控,或者说刺激做完了之后还应该做什么?经济增长将来到底应当依靠什么样的动力来推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些远虑。中国以及全球经济远忧表现在两个方面。刚才说了比较昨天和明天,我这里也比较一下明天和昨天。如果说昨天全球经济已经充分享受了高增长、低通胀的优良宏观环境的话,可能明天、未来全球经济必须处在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环境当中,未必是绝对意义上面的滞涨,但是和前十年相比,我相信未来十年通胀比较高,经济增速比较慢。

第一,这些发达国家很快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整个社会潜在GDP的增速会下一个台阶。在这个当口,实际上这些国家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大量发债,但他们已经大量发债,这些需要由未来纳税人偿还,但是未来纳税人数量在社会当中占比是下降的。老龄之后,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一样,都需要父债子还,但这些国家,尤其发达国家很快会看到社会当中的儿子越来越少,父亲和祖父越来越多。父债子还,子难还,怎么办呢?必须要用一定的税收杠杆来偿还这种债务,但是仅依靠税收杠杆,依靠未来纳税人的税负偿还这一代人欠下的孽债,那是不够的,必须要搞一点通胀。所以,未来未必会把通胀控制在2%以下作为一个很强的目标,可能3%、4%认为更好。

在这么一种宏观环境下面,作为中国经济怎么做?中国出口占GDP比例是很高的,出口对GDP贡献不仅来自于直接贡献,有许多是间接贡献,我们很多项目的投资都跟出口有关,出口下降之后本身减缓GDP增速,同时相应的投资增速也会下降。我们将来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像过去十年那么快,保持在平均每年10%,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国家要想保持2%、3%水平也是不可能的,可能有1%已经不错了。所以,全球经济都会出现目前看来是周期性下降,实际上背后是结构性的拐点。这么一种情形下,我们必须要推动内需来使得出口增速的下降得以一定程度的弥补。推动内需,内需有两块,一块是投资,还有消费,我觉得更多是推动消费,推动投资可能会使得我们投资与消费的矛盾更进一步地激化。如何推动消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相信根本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你说的,大家没有钱,有钱就可能会消费。还有一个因素,大家对于消费之后未来是否可以有足够的社会保障表示担忧。退休怎么办?生病怎么办?子女教育怎么办?这些因素也是阻挠了消费增长。

这些是需要做的,只不过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我认为有一些办法可以刺激消费。一个要减税,大幅减税。减什么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税负完全由消费者承担,而且收入越低者受到增值税的负面影响越大。我们知道低收入者消费支出在整个收入当中占比是比较高的,所以高增值税是一种劫贫济富的做法。看一下中国增值税,现在是17%,周边国家没有高于15%的,平均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就在5%到10%左右。所以,我们应该把增值税降下来。个人所得税也是,我们最高税率是45%,与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相比,这个税率是不相符合,是过高的。这些税收如果能降下来的话,会刺激消费,不仅是短期刺激消费,而且可以长期鼓励消费,从而解决中国消费增速相对投资增速过慢的问题。这个做法最终可能会使得财政赤字加大。有人问,你现在财政收入在下降,你还减税,那用什么填补财政的窟窿?发债,我觉得就是要发债,调控的成本显性化。不要什么事情政府要钱,就让银行贷款,好像我们国家,你看债务占GDP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不高。其实后面隐性债务并不低的,要把政府的政策成本,或者调控成本,或者刺激成本统一化、显性化,告诉老百姓,我现在需要提振经济,确实花了那么多钱。

发债发给谁呢?如果说发给老百姓的话,买债这个当口是不是把一部分购买力吸引走了,再减税这两个不就是抵消了吗?我觉得不一定发给老百姓,发给两个主体。一个是发给境外人士,中国需要有一些外债,需要发债,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人民币债券市场需要有很大的发债,也是与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相一致的。另外,也可以考虑让货币当局买一点国债,像美国也是照样买它的国债,但是不是买了这个债将来有通胀风险?等于说货币当局来为财政印钱买账。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你买了债之后,手上有很多外汇储备,把这个卖了,把市场上面一部分人民币中和掉,不就是最后升一点值吗,这也是有利于鼓励消费的,老百姓进口成本更低。最终结果一看,税收降低了,消费增长了,外汇储备有所下降。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更好使用外汇储备来为国内经济服务,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方法,去买鼓励消费的债券,这种债券我起一个名字叫做经济转型债。

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是可以使得经济更长期地保持,那是来自于私营部门的增长动力。现在投资增长速度确实超过30%以上,但仔细从结构来看,来自私营部门投资增速基本上还是停滞的,有一些是负的,主要是政府项目投资在推动。这种推动肯定是不能持续的,未来如何给私人经济开辟更多投资空间是一个关键问题。中国亟需打破垄断,理顺资源价格,使得某些行业有更多的私人资金介入。像1998年的时候,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除了这些经济政策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政策就是房地产改革。从1949年到1998年中国城镇老百姓是不能拥有房子的,这个观念在1998年打破了,吸引了大量资金介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应该沿着这个思路探讨,除了刺激和振兴计划之外,接下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有很多服务领域是需要改革的,比如说医疗领域,可以让更多的私人资金进入医疗领域,我说的更多是综合性医院,教育领域也是,这些就不多展开讲了。另外一个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长期、未来能够从中获得很大收益的一项政策,这些好处就不一一列举了。另外大家都谈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我觉得中国急需改善投资条件。什么投资条件?中国对外投资都是很短的,收益率从0到2%。但是美国人拿了你的钱,到你这里投,就是FDI,通过这种PE,回报率都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投资条件远远优于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投资都是买他最安全、流动性强的债券,为什么我们不把自己的债券市场扩大之后,让他们来买。我刚刚说经济转型债一大部分可以让外国人买,让他们买短期的债,我们走出去,我们投出去,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投资条件。这个我就不再展开说了。

最后想说的,我们现在的政策,需要实现政策成本的透明化,就是少搞隐性的财政负担,即使要搞的话,到底政府花了多少钱,财政上面要有更多的显现、更多的透明。另外,从货币政策来看,现在M2与名义GDP的增速相差22%,我们知道M2增长25.5%,名义GDP只有3.6%,22%什么概念?我们过去1997、1998年的时候货币政策也比较宽松,那个时候才11%,现在22%,说明货币供给已经超过实体经济需要,你说有没有钱流入股市?肯定有的,但不需要那么多,而且导致对未来通胀预期大幅上扬。人们为了避险、增值,也需要资产作为一个载体来进行投资。所以我觉得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微调也是必要的,以免从适度宽松变成过度宽松。我们政策短期化往往导致投资行为短期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股市在涨。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