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势资本投资哪些项目

优势资本投资哪些项目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资本流动起因于国际贸易管制。该理论又称完全竞争理论,是一种用于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及其效果的理论,它实际是一种古典经济学理论。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弗莱明和孟代尔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存在国际资本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就体现为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账户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

(一)现金移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只有当输出黄金偿付进口货物的货款比输出其他货币更便宜时,才会输出黄金。在静态条件下,通过黄金在各国间的移动,使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量维持原有水平,黄金在各国间的分配比例保持不变。在动态条件下,当一国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而使其财富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时,可对商品价格和进出口贸易量发生影响,从而改变贵金属在各国间的分布和移动状况。

(二)费雪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该理论假定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流出国与流入国都是利率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决定利率水平的能力,资本从拥有现时商品生产优势的国家流向拥有未来商品生产优势的国家。费雪认为,一国既定的资本存量既可用来生产现时商品,也可用来生产未来商品。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合理配置资本,以满足消费者当前消费需求和未来消费需求。但由于各国的自然禀赋不同,各国在生产现时商品和未来商品上的资本配置比例不同,因而各国的实际利率不等。高利率国在生产未来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低利率国在生产现时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为了实现福利最大化,低利率国家的资本就向高利率国家流动。

(三)曼德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该理论的要点是,在两国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可以完全替代。国际资本流动起因于国际贸易管制。因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因为没有利益存在,所以不可能发生。

(四)麦克格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该理论又称完全竞争理论,是一种用于解释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及其效果的理论,它实际是一种古典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率存在差异,认为各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充裕国向资本稀缺国流动。例如,在19世纪,英国大量资本输出就是基于这两个原因。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五)弗莱明和孟代尔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弗莱明和孟代尔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存在国际资本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就体现为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账户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假定预期汇率不变,在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利率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本国一次提高利率,可以带来持续的资本流入。

(六)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组合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投资者在追求较高预期投资收益的同时,希望承担尽可能小的风险。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结论有:投资者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会将其财富分配于多种资产;投资者对特定资产的需求与该资产的预期收益正相关,与该资产的风险负相关;投资者对特定资产的需求与投资者的财富总量正相关,当投资者财富总量增加时,对各种资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当某种资产同其他资产的收益反方向变动时,持有各种资产组合的收益就越大,对该资产的需求也就越大。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投资理论

20世纪70年代是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年代。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公布的资料,1973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9481家,拥有子公司30000家以上。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它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体,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仅以美国为例,美国跨国公司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就从510亿美元增至1571亿美元,增长2.08倍。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活动,给国际投资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并向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原因不能从传统的利润差异上得到解答,尤其是在一个有效益的资本市场可以将货币从低利国转移到高利国的情况下,纯粹的利益无法解释海外的直接投资。于是,“产业组织论”便应运而生了。

1.垄断优势论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和海默(S.A.Hymer)等人提出。所谓垄断优势,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包括资本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高强的开拓新产品的能力、完善的销售系统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等。

该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有东道国同类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垄断资本集团对于某些工业部门以及由此形成的垄断优势,包括产品差别优势、知识资产优势、因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因政府对进口或产量限制而产生的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虽然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在运输、通信成本及了解当地的文化、法律、经济环境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但是,跨国公司正是利用自身拥有的垄断优势克服了这些劣势,创造比东道国企业高得多的利润。因此,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通过建立垄断优势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该理论后来被众多学者在不同的角度上加以发展和完善。如赫希(S.Hirseh)从生产和科研开发的模型经济效益上强调了直接投资的成本降低作用;夏派罗(D.M.Shapiro)在研究了外国在加拿大的投资后得出结论,大型的高科技企业,比一般性的企业更具有进入或退出某行业的能力,资本流动性更强更灵活,因此,它们有能力在合适的地方投资,而不受国界限制;克鲁格曼(P.R.Krugman)和凯夫斯(R.E.Caves)观察到直接投资通常分两类,一类是“平行投资”,另一类是“垂直投资”。他们通过产品模型论证了垂直投资则是为了整个生产过程一体化,避免上游产品或原材料价格扭曲和供给波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以保障供给,降低成本,增加垄断实力的结果。

2.市场内部化理论

在产业组织论基础上作出的另一种投资理论即巴克利(P.J.Buekley)和卡森(M.C.Casson)的市场内部化理论或市场不完善论。市场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交易的过程。利用技术专利进行直接投资和生产活动,在较大范围内建立生产经营实体,形成内部交换体系,从而创造出企业内部市场,通过企业内部的技术转让实现横向一体化。这种规模的内部经济只是将同样的国内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外地区,由于技术没有代价,因此跨国公司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该理论认为,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果将企业拥有的半成品、工艺技术、营销诀窍、管理经验和人员培训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交易,就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只有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较大的范围内建立生产经营实体,形成自己的一体化空间和内部交换体系,把公开的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内部市场交易,才能解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与外部市场的矛盾。这是因为内部化交易会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化,在内部市场里,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与定价都有准确的认识,信息、知识和技术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贸易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该理论认为,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1)垄断购买者的存在,使议价交易难以进行;(2)缺乏远期的套期市场,以避免企业发展的风险;(3)不存在按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而实行差别定价的中间产品市场;(4)信息不灵;(5)政府的干预等。为了减少这些市场不完善所带来的影响,使企业拥有的优势和生产的中间产品有理想的收益,企业一般都会投资于海外。

该理论进一步指出,市场最终能否内部化,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产业特定因素(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等)、地区特定因素(地理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国家特定因素(国家的政治制度、财政制度等)和公司特定因素(不同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管理能力等)。其中最关键的是产业特定因素。

这种理论,是对付市场不完全性的一种有力措施。它解释了通过直接投资所建立的跨国公司,可以取得内部化的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并减少风险。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围内解释了二战后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跨国经营的服务性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如跨国银行等。但这种理论仅是一种微观的分析,没有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与分工,并且也忽视了工业组织与投资场所等问题。

3.产品周期论

与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的另一个国际投资理论是维农(R.Vernon)的“产品周期论”。维农认为,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需要占领海外市场并到国外投资。他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有特点。首先是产品的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国生产出新产品并垄断了生产技术,在国内生产并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国外消费者受认识时滞影响需求较少。其次是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趋于标准化,生产厂商增多,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消费的价格弹性增大。同时,随着产品的出口,技术也会逐渐外泄,国外也出现了同类竞争者。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开始通过直接投资在外国建立分支机构,以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抑制国外的竞争对手。直接投资的地区一般是那些收入水平和技术水平差异不大的国家和地区。最后是产品标准化阶段。激烈的竞争导致产品和技术完全标准化。这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加快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其他分支机构,把标准化的工艺技术转移到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同时,部分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4.技术周期论

另一位学者玛基(S.P.Masee)从技术、信息寻租的角度提出了与维农理论相似的“技术周期论”。它强调了跨国公司创造新技术的寻租动机对海外投资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企业花费巨资创造出技术和“信息”,是企图通过这些技术和信息来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以获得垄断性的租金。在研制开发阶段,跨国公司倾向于在本国严格控制这些技术,不会转移它们。在实用阶段,跨国公司在寻求最大租金目的的驱动下,会将资本输出到海外以设立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转移技术。随着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技术周期就达到了成熟阶段,这时,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规模又会随着其技术的过时而逐渐缩小。

玛基认为,在研制开发阶段,跨国公司倾向于在本国严格控制这些技术,不会转移它们。在实用阶段,跨国公司在寻求最大租金目的的驱动下,会将资本输出到海外以设立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转移技术。随着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技术周期就达到了成熟阶段,这时,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规模又会随着其技术的过时而逐渐缩小。

上述种种与产业组织理论有关的国际投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产业组织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垄断优势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影响。垄断优势论侧重于跨国公司总的垄断优势的制约性影响,并且强调这种优势是产业组织角度上的优势而非国别优势,这就正确地指出了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内部化理论或市场不完善论强调的重点在于跨国公司寻求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动机,这也是正确的,因为成本最小化即意味着利润最大化。产品周期论侧重于分析跨国公司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跨国公司是如何争取最有利的生产条件,保持其垄断优势及它对国际投资的影响。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正确的。

技术周期论强调了跨国公司创造新技术的寻租动机对海外投资的影响,它的论点与产品周期论相似。就跨国公司多数是有技术开发优势的大公司而言,这个理论也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所有上述理论都有一个缺陷,就是将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动因与外在客观条件混为一谈,混淆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垄断高额利润的性质及与其所具有的全球生产、销售能力和其他客观条件的区别。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一些未拥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以及一些国家在国外直接开发新产品的投资行为等问题。

(二)侧重于国际投资条件的理论

1.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以市场不完全为前提条件,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综合决定的。所有权优势是指与东道国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必须具备某些独特的生产要素禀赋、专门技术、管理和推销技巧、专利、研究开发能力、产品差别等。内部化优势说明企业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特殊的地区禀赋提供了更有利的投资条件,包括东道国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制度条件。区位优势说明了跨国企业为什么要到特定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跨国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具备企业专有优势和生产国际化优势,同时东道国还须具备区位优势。

2.分散风险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的有关投资条件的另一种理论是“分散风险论”。其前期代表人物是凯夫斯(R.E.Caves)和斯蒂文斯(G.V.Stevens)。他们从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出发,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多样化是分散风险的结果。直接投资中“水平投资”的目的在于降低市场的非确定性;减少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而“垂直投资”是为了避免上游产品和原材料供应的非确定性风险。厂商分散风险的原则是,在一定的预期报酬下,把风险降至最低。因此,厂商会选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代表其股东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不同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收益的不相关性为分散风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分散风险的金融中介作用。

该理论的后期代表人物阿格蒙(T.Agmon)和李沙德(D.Lessard)还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代表其股东作为分散风险的投资,不同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收益的不相关性为个人分散风险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甚至是证券投资无法提供的途径,因为证券市场,资本移动成本较高且制度不完善。另一学者阿德勒(M.Adler)认为,既然跨国公司是直接代表股东作出投资决策的,个入证券投资上的限制不一定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国证券市场不完善,不能满足个人投资需要时,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才会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起到了分散风险的金融中介作用。

分散风险论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联系起来考察,把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不完善看成是直接投资的一个因素,应该说是有它正确的一面的,它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以前投资理论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证券投资逐渐成了最主要的投资形式。这证明,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具有互补作用。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争取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但我们不应忽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作用,因为根据分散风险理论,证券投资是外国企业首先考虑的投资形式。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通过这一途径吸收的外资一定会大大增加。

(三)从金融角度出发的投资理论

跨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投资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从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地位上逐渐衰败下来,日本、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急剧上升。美国成了它们竞相投资的对象,到1985年,美国竟成了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开始大举向海外投资。与国际投资格局变迁相应的变化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越来越大,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个出现并借助于科技革命的成果联为一体,新创的融资手段和融资方式也层出不穷。国际银团和金融寡头已取代产业性的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的主宰。所有这些都对以往的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从金融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国际投资的理论便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投资理论的共同特点。

1.货币汇率论

阿里伯(R.Aliber)的“货币汇率论”是较早从金融角度提出来的一种投资理论。他认为,以往所有理论既未能回答为什么这些企业具有获得外国资产的优势,也未提供任何投资格局上的意见,即为什么某些国家输出资本,另一些国家输入资本,更不能解释投资格局为什么会变化。

他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上有一种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有以美元计算债务的偏好,这反映了以美元计算的利率在用预期汇率波动调整后比其他货币的利率低。由此可以得出同一个结论,即投资者将要以较高的代价去获得1美元的股息收入,反过来这就意味着美国公司在购买外国股权时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公司付更高的价格。他认为,整个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外投资的高涨是美元高估的结果。随着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的实行,美元大幅度下跌,美国股市价格就下降,外国股市价格上涨。此时,总部在欧洲、日本的企业就愿付较高的价格购买美国的企业了。阿里伯指出,国际投资的格局可以从总部设在不同国家的企业市价涨落中得到衡量。总部所在地公司的市价下跌,资本就流入,市价上升,资本就输出。总部所在地不同的企业市场价格上的变化是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反映。因此,他认为硬货币国家会向软货币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阿里伯的这个理论比较正确地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他试图用汇率来解释他所观察到的国际投资格局的变化和美国对外投资的相对萎缩。但是,汇率是货币实际价格变化的反映,是国际经济实力变化的反映,而不是这种变化的原因。因此,汇率对直接投资的影响只是现象,真正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变化并制约国际投资行为的力量,是各国垄断资本相对优势和相对发展速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2.国际金融中心论

另一从金融角度分析国际投资理论的是里德(H.C.Reed)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国际金融中心化”。里德认为,所有以前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忽视了国际金融中心在决定国际投资区域、规模和格局中的作用,而国际金融中心对国际投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国际清算中心、全球证券投资管理中心、通信交流中心、跨国银行中心,而且还是国际直接投资中心。里德指出,国际化公司追求的不是一般观点所认为的收入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营运效益最优化,即其发行的股票价格和其债券利息最大化,这可以使企业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的经营效益是由国际金融中心来评估的,而评估的结果是通过跨国公司发行的股票债券的价格升降来反映的。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跨国公司资本比例、经营政策的评估,对国际直接投资发生作用。例如,当国际金融中心认为某个公司的借贷比例过高,海外资产发展过快时,就会降低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该公司经营效益就下降,公司股东和债权者收益也就下降,这实际上意味着公司整个资本分布的效益可能很低。于是,这就会迫使该公司调整投资战略和经营方针,收缩其在海外的投资。如果该公司对金融中心的评估不予理睬,那么金融中心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证券的价格,迫使该公司作出反应。这样一来,国际金融中心及在金融中心的融资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大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垄断资本就控制了国际直接投资活动。

里德的国际金融中心说,正确地指出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寡头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和影响。正是这些国际垄断财团在操纵着国际证券市场价格与国际资本的流向和流量,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额垄断利润。但是,里德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却并未把握住它的本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并不是截然可分的,它们是溶在一起的。而且这个理论分析上的错误也是明显的。它将企业证券价格的涨跌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关系颠倒了,好像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是由企业证券价格下跌所致,其实证券价格下跌只是企业经营不佳的反映。虽然金融中心的垄断资本可以操纵影响企业证券的价格,但是这个关系不会颠倒,因为垄断资本不会也无法将一个经营不良、赢利不佳的企业的证券维持在一个高价位上。

3.投资发展阶段论

唐宁在1982年对折中主义理论作了动态化的发展,提出了投资发展阶段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提出了对外投资周期的概念。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进行阶段性划分为利用外资很少,没有对外投资;利用外资增多,少量对外投资;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增长速度都很快以及对外投资大致等于或超过利用外资四个阶段。唐宁据此认为,发达国家一般都已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已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群正在迅速从第二阶段转入第三阶段或已进入第三阶段。利用动态化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或折中主义论来解释投资的发展阶段,并由此证明一国的国际投资流量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

这一理论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本国几乎没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有的话也是极其脆弱,外国的区位优势本国也不能予以利用,而本国的区位优势对外国投资者又欠吸引力。因此,没有资本输出,只有少量的资本流入。在第二阶段,国内市场得到了扩大,购买力也相应有所提高,市场交易成本也下降,资本流入开始增加,这时资本流入(即利用外资)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进口替代型和带动出口型。在这一阶段引进外资是关键一招,为此,该国就要创造区位的优势,如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以及疏通专业渠道等。第三阶段,国内经济水平这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外投资又有可能,因为前阶段引进技术对本国资源的开发,使所有权特定优势不断增强,原来外国投资者的优势相对消失,而外国市场区位也有较大的吸引力。第四阶段,经济已相当发展或高度发达,一般都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并且能利用其他国家的区位特定优势,这时该国就积极向外进行直接投资了。

可见,这个理论与折中主义论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把后者予以动态化而已,用动态化的四个阶段阐明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阐明一国之所以能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具有了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等三个方面的相对优势并予以配合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理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外资创造区位条件,也有助手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对外进行适当的投资,并向国际市场挺进。

4.产业内双向投资论

产业内双向投资论是根据近20年国际资本流向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资本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并集中利用相同产业内部的现象提出来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试图解释这一现象。E.M.格雷汉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双向投资,是在于“跨国公司产业分布的相似性”,相似的东西容易接近。

唐宁则指出,双向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部门,传统部门则投资比例不高。原因如下:首先,发达国家间水平相近,但没有一个企业拥有独占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而若干个公司才能拥有几乎相近的所有权优势。其次,各公司为了获得联合优势,以及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同时为得到东道国较低成本的好处,就进行双向投资。最后,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结构也基本相似,这样对异质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就会产生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倾向,一旦产业内贸易受到阻碍,则市场内部化的要求就会导致产业内双向投资的出现。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也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寡占反应行为”说。他们认为各国寡头垄断组织为获取或保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会通过在竞争对手的领土上占领地盘即“寡占”这个形式来进行,而产业内直接投资只是这种“寡占”竞争的重要手段。

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安全港理论,也能解释双向投资的行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收益虽较发达国家高,但安全性弱,法律保障程度小,即要承担极大的政治经济风险。因此,宁愿把资本投往发达国家,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而产业内部条件相近,投资见效也较快,亦可更迅速地获得利润。可见,该理论的运用很容易导致双向投资的增长。

三、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该理论也称国际证券投资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确定与不确定结果的条件下,理性投资者该如何作出最佳投资选择,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标。该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二是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一)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之前。它认为,国际证券投资的起因是国际间存在的利率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低于另一国利率,则金融资本就会从利率低的国家向利率高的国家流动,直至两国的利率没有差别为止。进一步说,在国际资本能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如果两国的利率存在差异,则两国能够带来同等收益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也会产生差别,即高利率国家有价证券的价格低,低利率国家有价证券的价格高,这样,低利率国家就会向高利率国家投资购买有价证券。

该理论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它仅说明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的流动,而未能说明资本为何存在大量的双向流动。其次,它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这与现实不符,在现实中各国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处处可见。再次,即使国家间存在利率差异,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国际证券投资。最后该理论仅以利率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点,有失准确性。

(二)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该理论亦称资产组合理论,是美国学者马科维茨(H.M.Markovitz)于20世纪50年代在其《有价证券选择》一书中首先提出,后来托宾(J.Tobin)又发展了该理论。该理论采用“风险—收益考察法”来说明投资者如何在各种资产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最佳组合,使投资收益一定时,风险最小,或投资风险一定时,收益最大。

该理论认为,所有资产都具有风险与收益两重性,在证券投资中一般投资者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收益最高伴随着的风险也是最大,可能本金也会损失掉。风险由收益率的变动性来衡量,采用统计上的标准差来显示,投资者根据他们在一段时期内的预期收益率及其标准差来进行证券组合,即投资者把资金投在几种证券上,建立一个“证券组合”,通过证券的分散而减少风险。但是在一段时间内投在证券上的收益率高低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的收益率,在统计学上称为随机变量,马科维茨借用它的两种动差,即集中趋势和分散趋势来说明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及其标准差。预期收益用平均收益来代表,它可以看作是衡量与任何组合证券投资相联系的潜在报酬。标准差则说明各个变量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以表示预期收益的变动性大小,来衡量与任何组合的证券投资的风险大小。因此投资者不能只把预期收益作为选择投资证券的惟一标准,还应该重视证券投资收入的稳定性。多种证券组合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同时也降低了投资风险,因为在多种证券组合中不同证券的收益与损失可以相互抵补,起着分散风险的作用。作为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国家的证券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引起资本在各国之间的双向流动。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指出了任何资产都有收益和风险的两重性,并提出以资产组合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的思路,揭示了国际间资本互为流动的原因,因此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但该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国际证券资本流动,而对国际直接投资却未作任何解释。此外,该理论假设市场是充分有效的,参与者都同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投资信息,这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该理论也有它的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