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市场机会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自此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的层面上。因此,企业短期竞争力来源于现有产品的价格/性能,而长期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能实现低成本、反应迅速、独特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也是联结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根本途径。

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市场机会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但是,这个看似严密的理论却无法回答相同条件下竞争优势的差别,于是有人对上述理论提出了质疑。20世纪80年代早期,鲁梅尔特(R.P. Rumelt)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最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市场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自此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的层面上。在经过大约10年对产业的分析模式的修正之后,深入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特殊源泉的思想已渐趋明朗,并由此产生了众多的理论,其中包括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resource-based view of firm)、企业动态能力观点(dynamic capability)、企业能力(capability)观点、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观点等。这些目前还处于“丛林”之中、概念各不相同的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资源与竞争优势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首创于1984年,以伯格·沃纳菲尔特(B.Wernerfet)的经典性论文《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表为标志,后来一些学者(如蒂斯、皮萨诺、舍恩,1990;潘迪安,1992;彼得夫,1993等)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所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中心论点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资源基础论对资源的定义比较宽泛,它把一个企业所控制的能使其改进效率和效能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都视为资源。资源可分为一般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但只有战略性资源才可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假定为难以模仿的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异质性观点是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将企业视为一系列资源和能力构成的资源束。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有难以模仿、难以交易等特征的特殊资源和战略资产,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有价值、稀缺的、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资源构成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资源学派重新把管理者寻求竞争优势的目光引向企业自身的力量,这是它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但它也存在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资源隔离”问题(忽视资源间的相互作用)、“资源建立”问题(极少注意新资源的建立)等,引起了学术界对其的争论。归根结底是该理论忽视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发展性与动态性,对于如何打破现有的市场位置及进行创新均未涉及,学术界尤其认为资源基础论缺乏一个明确的和一致性的观点,无法在其现有的概念解释下建立一个基于开发新资源为基础的理论体系。资源观简单地将企业的资源简化为异质的,认为资源是与企业的历史路径相分离并且在本质上是能够以市场价格获得的。但是另外一些作者却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指出对竞争起决定作用的资源一般是在企业内部积累和形成的,并且通常是无法交易的,这种组织长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独特、难以模仿的能力是竞争优势源泉的来源,由此产生了“能力基础理论”。

(二)能力与竞争优势

1.能力基础理论的演进

从时间上看,企业能力理论出现得并不比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晚,但早期的企业能力论过于理论化,与工商实践相距较远,因此影响也相对较小。直到1990年克拉克·普拉哈莱德和加利·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企业能力理论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文中,普拉哈莱德和哈默尔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自此能力理论以及核心能力理论不但在企业界受到高度重视,而且核心能力的思想甚至向企业管理以外的其他领域渗透,核心能力也因而成为一个非常大众化的概念。

核心能力观引发了企业能力研究的新高潮。随后“能力论”(兰格路斯,1992)、“核心能力论”(福斯,1993),以及“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哈默、赫尼,1994)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相继发表。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倾向于两种认识,一种是从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来定义核心能力,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另一种则着重从核心能力的知识特性方面来定义它,即从知识能否被外部获得和模仿来定义企业核心能力,认为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能力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对企业来说,某一时点形成的核心能力,不能长期维持。1997年,提斯等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的战略观认为企业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更新自己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是技能的获取、知识和诀窍的管理、学习等。

2.核心能力理论相关观点

普拉哈莱德和哈默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其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延展性,即核心能力为企业进入多产品市场提供支持,保证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二是用户价值,即企业依靠核心能力能为客户提供可识别的根本价值差异,且价值超越;三是独特性,即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与其他企业资源相比,受替代品威胁相对最小。

普拉哈莱德和哈默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发生在多层次上:第一,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能力的技能和技术层面,以形成一定的核心能力;第二,整合核心能力层面,一组分散的技能、专长必然需要有机协调、有效整合;第三,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层面,核心产品环节连接企业核心能力与终端产品环节,是核心能力的物质体现。因此,企业短期竞争力来源于现有产品的价格/性能,而长期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能实现低成本、反应迅速、独特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也是联结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根本途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树的树根(核心能力)、树干和主树枝(核心产品)、树叶、花和果实(最终产品)来形象比喻。

企业核心能力来自于具有企业特性的、异质的、途径依赖的、不易为外界获取和模仿的知识体系。这样,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即如何获取、创造、运用知识成为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关键问题。虽然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目前尚无统一而严密的理论体系,但在一些问题上已达成初步共识,即基于企业内部资源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3.动态能力理论相关观点

由于核心能力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容易表现出某种抗拒变化的惰性也即所谓的“核心刚性”,一些企业在获得核心能力的同时,很可能因为核心刚性而丧失竞争优势。针对核心能力论的这种不足,提斯、皮萨罗和肖恩在1997年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由1990年提斯、匹斯安欧、舒恩在《公司能力、资源和战略概念》中首次提出,并经过了1994年提斯、匹斯安欧的《静态规则与动态能力》,1997年提斯、匹斯安欧、舒恩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虽然许多学者都接受了动态能力这个概念,但是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的解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见表1-1。[7]

表1-1         动态能力的不同定义

img1

在各种定义中,提斯等学者的观点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提斯、匹斯安欧、舒恩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行为和能力模型引入能力理论,建立并发展了动态能力理论。所谓“动态”,即强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具备适时学习、更新知识、发展能力的技巧与意向;而所谓“能力”,即强调在企业整合、重组内外部资源,构建自身竞争力,以满足市场需要时能发挥战略性管理效用,见表1-2。

动态能力框架包括组织和管理流程、企业专属资产地位和发展路径,并且对动态能力框架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一是组织和管理流程,组织和管理流程有三个角色,即内外部协调或整合、学习、企业资产结构再造;二是企业专属资产地位,企业战略情况是由其特定资产决定的,几种直观的资产种类有:技术资产、辅助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等;三是发展路径,包括路径依赖和技术机会。

与核心能力理论比较可以发现,动态能力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区别在于前者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因而,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的特殊能力。这与强调从内部进行积累的核心能力理论有很大的不同。

  表1-2     企业动态能力分析框架(3P)

img2

4.对能力学派的评价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分析逻辑是“开发与利用资源—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能力基础论的分析逻辑是“培育与应用核心能力—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二者关注的焦点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首要意义在于企业拥有的特殊资产(资源或核心能力);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要的不同:一是强调重点不同,能力学派强调无形的知识和能力,资源学派除强调能力外还强调有形资产;二是分析角度不同,能力学派主要从企业的角度和层面研究竞争优势问题,而且以企业内部的能力分析为主,资源学派则承认产业分析的重要性,认为企业资源只有在产业竞争环境中才能体现出重要性。

尽管核心能力理论比资源理论能更好地解释变化环境下竞争优势的形成,但是它对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组织方面的因素没能进行分析。另外,研究者还发现,这种核心能力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容易表现出某种抗拒变化的“核心刚性”。核心能力一旦形成,就无法随着市场环境改变而迅速进化,最终使得企业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则很好地弥补了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存在单一偏向(强调环境或能力的极端偏向)的不足。动态能力理论分析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笼统的“资源”,而是有利于形成和维持动态能力的组织过程、专有资产状况和获得这些资源和能力的路径。组织过程从静态讲是整合和调整,反映一个企业重复某种任务的能力;从动态讲是学习和新资源或能力的开发;从转换的角度讲是重组资源,即根据环境的变化重新在企业内分配和使用内、外部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