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3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文献中,竞争力与竞争优势这两个概念被普遍地认为是同义的,经常交替使用以表达同一内涵。因此,衡量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指标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利润率两个指标。

3.3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关文献中,竞争力与竞争优势这两个概念被普遍地认为是同义的,经常交替使用以表达同一内涵。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对此,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3.3.1 竞争优势

最先给竞争优势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是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他看来,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24]显然,波特的上述定义实质上只是给出了竞争优势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或最终表现形式之一——超额利润,而并未指出竞争优势的本质内涵。我认为,竞争优势本质上是指企业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而拥有的优越条件或位势。

为了准确地理解什么是竞争优势,我们有必要借助物理中“势”的概念来理解。物理中的“势”是一种相对位置,处于较高地位的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因此,竞争优势可以这样理解,是企业在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强势,是比竞争对手处于更有利的位势。这种优越的位势既可来源于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与行业市场位势等;也可以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条件因素,如丰富的内部资源以及较强的资源配置使用能力等,甚至是上述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3.3.2 竞争力

“力”是某一物体与另一物体相作用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外部力量或作用力。因此,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市场力量,是在与竞争对手相较量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实际力量。企业这种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市场力量的直接结果或表现便是企业不断扩张的市场份额或超额利润。因此,衡量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指标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利润率两个指标。

3.3.3 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关系

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关系同理于物理中的“势”与“力”的关系。势是一种潜在的能量,而力是一种现实的力量,这种潜在的“能量”要变为现实的“力量”还需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力是势的外部表现,而势是力的内在原因,势能越大,其产生的力量就越大;势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而力是绝对的,是某一物体实际表现出来的一种冲击力。因此,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关系也互为因果的关系,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因,竞争优势的大小决定于竞争力的大小,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果,竞争优势的强弱最终是要通过它的市场表现体现出来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而竞争力则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任何企业在市场中都有自己的竞争力。竞争优势是一种潜在的,而竞争力则是现实的,潜在的竞争优势要变为现实的竞争力还有一个转化过程。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与竞争力是内涵不同且具有明确内在逻辑关系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所拥有的某种优越条件或位势。它来源于企业内外环境中有利的具体因素与条件;而后者则是指企业在市场中表现出的超过对手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或获利能力,它来源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交替使用。它们的逻辑关系用图表示如下:

img4

图3-2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关系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

[2]R.H.Coase(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In Coase 1998,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Chicag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pp.33-55.

[3]S.N.S.Cheung,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26(1),(April 1983):1-21.

[4]S.Grossman,O.Hart.,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Agent problem,Econometri-ca,1983,(4).

[5]O.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 York:Free Press,1985.

[6]Alchian.A.&Demsetz.H.(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E.R.,Vol.62:777-795.

[7]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8]焦斌龙:《市场中的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契约》,《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

[9]丁栋虹:《论企业性质的异质型人力资本模式》,《财经研究》2000年第5期。

[10]陈宗胜、杨晓康:《市场里的企业:一个非合作讨价还价重复博弈》,《管理世界》第1997年第6期。

[11]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12]福斯等:《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C.K.Prahalad and G.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66:79-91.

[14]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A.Michael Spence and Heather A.Hazard,edit(1988),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U.S.

[16]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Global Competition:the New’s Reality 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5,p.26.

[17]包昌火等:《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18][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36页。

[19]王陈叶等:《区域竞争力五星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71页。

[20]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0期。

[21]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管理现代化》1999年第1期。

[22]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38页。

[23]同img5,第67页。

[2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