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且须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他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任务四 存款保险制度

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

知识目标 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重点难点 探讨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

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资料卡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特征

第一,关系的有偿性和互助性。存款保险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有偿的,即只有在投保银行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后,才能得到保险人的资金援助,或倒闭时存款人才能得到赔偿;另一方面又是互助的,即存款保险是众多的投保银行互助共济实现的,如只有少数银行投保,则保险基金规模小,难以承担银行破产时对存款人给予赔偿的责任;

第二,时期的有限性。存款保险只对在保险有效期间倒闭银行存款给予赔偿,而未参加存款保险或已终止保险关系的银行的存款一般不受保护;

第三,结果的损益性。存款保险是保险机构向存款人提供的一种经济保障,一旦投保银行倒闭,存款人要向保险人索赔,其结果可能与向该投保银行收取的保险费差距很大。因此,存款保险公司必须通过科学的精算法则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合理的保障率,使存款保险公司有能力担负存款赔付的责任;

第四,机构的垄断性。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还是合办的存款保险都不同于商业保障公司的服务,其经营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在于通过存款保护建立一种保障机制,提高存款人对银行业的信心。因此,存款保险机构一般具有垄断性。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一)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其作用却在事前即有体现。因为公众知道,实行了该制度的银行即使真的出现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帮助,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有效降低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二)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因此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这一制度对公众心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可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大银行因其规模和实力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这种垄断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

(四)存款保险机构职责明确

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想一想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哪些?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还处在建设之中。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立这一制度的成本和风险。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创造了前提条件。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取得显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的大规模政策性集中处置工作告一段落,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需要的主要条件都已具备。

因此,适时地出台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

第一,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1996年的日本阪和银行倒闭事件、1997年席卷东南亚和日韩的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发自美国遍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等,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还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发生危机与受其波及的国家为解决这些金融问题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性的金融风波,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反而作出较大贡献,但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纷纷成立,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要防范风险,稳定金融,必须“防患于未然”。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

第二,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增强银行信用。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极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

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第三,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我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因此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

第四,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存款保险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必要情况下执行赔偿的职责,另一方面是保障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且须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他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会导致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后,他们有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存款利息更高的银行;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三是,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特殊问题是,四大国有银行有政府作后盾,无偿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为节省运行成本,它们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如果它们不加入,那么保险基金数额小、范围狭窄,就很难保证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对储户进行赔付。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银行铤而走险。存款保险制度会刺激银行承受更多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因为银行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特别是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又没被关闭时,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险机构的钱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风险由承保人承担。如此会使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金融机构得到实际的好处,而经营稳健的银行则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不稳定因素进而增大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该现象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

知识拓展

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存款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挽救经济危机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一家为银行存款保险的政府机构于1934年成立并开始实行存款保险,以避免挤兑,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

多年来,随着经济形势和金融制度、金融创新等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在金融监管检查和金融风险控制和预警方面,FDIC进行了大量成效显著的探索,成为美国金融监管中的“三巨头”之一。

随着金融业日益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分为隐性(Implicit)存款保险和显性(Explicit)存款保险两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做出制度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政府会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置以及有问题机构的处置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优势在于: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定存款人的信心;建立专业化机构,以明确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有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行;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责任。

近年来,全球共有78个经济体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显性的存款保险体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金融结构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且国家层面上的强制性保险已成为一种主流。

从目前已实行该制度的国家看,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3种:由政府出面建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如日本、比利时、荷兰;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如德国。

思考与训练

一、选择填空

1.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   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

2.商业银行的负债形式有         

3.商业银行的借款业务分为      两类。

4.成本控制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筹资活动中,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   ,为取得合理的利差创造条件,努力提高   水平。

5.   是一种面额较大,可以流通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由美国花旗银行初创于1961年,是对传统定期存款的创新。

二、正误判断

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2.通知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存款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提前通知经办银行,约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分为1天通知和3天通知两种形式。()

3.回购协议是一种短期抵押融资方式,那笔被借款方先售出后又购回的金融资产即是融资抵押品或担保品。()

4.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5.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还处在建设之中。()

三、单项选择

1.()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基础。

A.负债    B.资产   C.信托与租赁   D.资本

2.单位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额为人民币()。

A.20万元   B.50万元  C.30万元     D.25万元

3.个人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额为人民币()。

A.5万元   B.3万元   C.10万元     D.1万元

4.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被动负债业务的是()。

A.存款    B.贷款   C.向中央银行借款 D.同业拆借

5.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国际标准,商业银行的负债提供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A.92%    B.90%    C.85%      D.60%

四、多项选择

1.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形式有()。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同业借款

C.回购协议        D.大额存单和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原则包括()。

A.依法筹资原则      B.成本控制原则

C.量力而行原则      D.结构合理原则

3.传统存款包括()。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4.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创新形式包括()。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新型期日指定定期存款

C.个人退休金账户     D.股金提款单账户

5.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主要特征是()。

A.主动性         B.集中性

C.利率风险较高      D.用于弥补头寸短缺

五、问题简答

1.我国商业银行对存款业务有哪些创新?

2.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因素有哪些?

六、实战训练

1.假如你是一家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可以采取哪些策略经营商业银行的短期借款?

2.有人说:“我国还不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这种说法对吗?你对此怎么看?

七、案例分析

自2009年底开始,各家银行大量吸收存款,一方面借以改善濒临监管红线的贷存比,另一方面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为回归传统业务积蓄资金。从数字来看,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表现不俗,存款大量增加。以个人储蓄存款为例,2009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北京分行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4 888亿元、1 191亿元、1 227亿元、2 071亿元,较2008年分别增加713亿元、269亿元、176亿元及424亿元。此外,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也在2009年年底大量吸收存款。中信证券一份报告称,股份制银行2009年12月存款余额增加4 025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当月也新增存款2 417亿元。中央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人士指出:“存款的增加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方面为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则为银行抵御风险提供充分的流动性。”

存款是银行负债业务的重要形式,请结合案例分析说明,大量吸收存款、增加负债对银行有哪些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