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汇率风险规避工具比较

国内汇率风险规避工具比较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盛,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可能的,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渠道不畅。所以仅靠银行提供外汇掉期业务,没有社会化的风险规避机制,是不能真正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的。汇率期货是指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

三、国内汇率风险规避工具比较

当汇率根据市场需求波动时,如果在外贸中不能以本币作为结算货币,外贸企业就面临着汇率风险。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盛,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可能的,但短期内难以实现。为了保证实体经济的正常进行,必须发挥虚拟经济的避险功能,这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渠道不畅。200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扩大办理人民币对外币远期业务银行主体,只要银行具有即期结售汇业务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备案后均可从事远期结售汇业务;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凡获准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6个月以上的银行,向外汇局备案后即可办理掉期业务[14]。虽然国内的银行推出了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掉期业务等衍生产品业务,但这种柜台交易方式存在机制性问题:参与主体较窄,社会资金不能参与,不好寻找交易对手。投机资金的缺乏使保值业务受到影响。首先,没有投机资金的参与,流动性受到影响,风险规避者也难以寻找合适的交易价格,从而影响套保效果。其次,没有投机资金的参与,银行作为避险工具唯一的提供者和风险的承担者,其本身的风险到哪里去规避呢?风险可以转移,但不能消灭,单纯的以银行作为风险的承担者,会把所有的风险集中在银行,银行有不能承受之重。同时,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银行在没有风险转移手段时,其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掉期业务的报价或收费至少不低于其成本与承担的风险之和,实际上最终的风险承担者还是需要转移风险的外贸企业。所以仅靠银行提供外汇掉期业务,没有社会化的风险规避机制,是不能真正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的。实体经济的经营风险应该社会化,通过风险转移和配置机制由社会风险资金来承担。

汇率期货是指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当前,在中国资金相对越来越充裕的情况下,资金的专业分工成为可能,一部分商业资金转变为风险投资资金,承担社会风险的同时,博取风险利润。而期货市场为风险投资资金提供了一个集中交易和结算的场所,极大地提高了套期保值和风险投资的效率,所以汇率期货交易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虚拟经济将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