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保险业自主创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保险业自主创新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险业具有重要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保险业加强自主创新,以充分发挥各项重要功能,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是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保险业自主创新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从生活水平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险业具有重要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保险业加强自主创新,以充分发挥各项重要功能,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是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性机构,保险业通过收取保费聚集起庞大的保险基金来实现其保险功能,并通过对保险基金的运用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在社会再生产因遭受各种灾害事故而被迫中断或失衡时,保险业可以及时、迅速地发挥修补作用,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保险业通过对其庞大的保险基金的有效运作,加快社会可投资资金的积累速度,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长期资本来源,提高保险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推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已成趋势,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实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低下,因此,作为服务和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行业,为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性,保险业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探索农村保险新模式,引进保险机制,使农村经济风险以较小的代价转移到保险机构,增强农村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国际经验看,基本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是组成一个国家养老与医疗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对养老和医疗保障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通过商业保险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开始把商业保险作为解决养老和健康保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保险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截至2008年底,保险业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医疗积累准备金约2.2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社保基金的4.3倍和全国各级社会保险资金积累总额的1.45倍。2008年,保险业共为10.7亿人次提供了商业健康保险保障,承担保险金额46.7万亿元,支付医疗费用175.28亿元。[2]但总地来看,保险业的作用发挥得还很有限,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农业保险等,还处于探索和试点的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步伐,使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