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制度

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制度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宁夏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税收制定权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税收优惠权。三是稳步推进“营改增”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规范征收管理,将铁路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纳入改革试点。五是加大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力度,进一步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特别是将“三公”经费公开作为重点。三是非税收入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是实施《公务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1.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99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税费改革等,基本实现了公共财政的核心理念——公共资金资源的配置。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一公共财政框架在运行中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宁夏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税收制定权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税收优惠权。二是根据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合理调整自治区与市县的税种划分和分成比例,完善省以下财税体制。三是稳步推进“营改增”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规范征收管理,将铁路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纳入改革试点。四是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对执行到期的要停止执行,对未明确期限的要规定政策终结的时间节点,做到公平税负。五是加大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力度,进一步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特别是将“三公”经费公开作为重点。

2.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2000年以来,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完善专项设立、退出的顺畅机制;规范预算追加和财政资金审批程序,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初步建立了完备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和指标体系;完善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区本级91家一级预算单位公开了部门预算,27个市县(区)公开了总预算和民生预算。2014年,区级部门二级以上预算单位全部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所有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

3.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

对政府债务实行分类管理和规模控制,将市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纳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和日常监测预警范围。完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统收制度,2014年,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属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将所有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国有资本管理,启动实施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核查登记工作,摸清单位经营性资产实际家底。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清理存量资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了财政存量资金专项检查,盘活资金约10亿元。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整合归并力度,对资金使用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进行了归并整合,同时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和资金规模,将市县专项转移支付数量由245项减少到161项,压减了34%。

4.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一是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首先在中卫、彭阳两地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全面推行。2002年,减轻农民负担24227万元,与改革前同比减少64%;2004年,全区农业税税率平均降低了1.2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2100万元;2005年,全面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减少农民负担10500万元。在此基础上,农村税费制度得以规范,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也得到了规范化管理。

二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新一轮税制改革,有力地支持了产业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2014年,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为全区1.3万户纳税人累计减税3.8亿元;与全国同步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配合完成了《自治区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

三是非税收入改革。2000年10月,自治区本级非税收入推行“收(罚)缴分离”改革以来,区本级非税收入持续增长,连创新高,2008年达38.6亿元。2009年,在国家实行燃油消费税改革、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取消工商部门“两费”、在全国范围内取消100个收费项目以及自治区取消138个收费项目等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下,完成区本级非税收入33.8亿元,平均每年以24%的幅度递增。

5.深化公务员工资改革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是实施《公务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宁夏于2006年开始对各部门、单位的津贴项目进行了清理,清理中坚持公开透明、有效激励、统筹兼顾和严格监督的原则,将工资改革落到了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