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批轮番生产的作业进度安排

成批轮番生产的作业进度安排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使换产成本与存货成本降到最低的生产批量是一般来说,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经济批量,还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以利于简化作业管理,协调生产运作各个环节的活动,降低其他费用的开支。装配型的成批轮番生产系统可以用MRP的方法确定构成产品的不同层次的零部件及材料的数量和作业时间选择。假设某成批轮番生产者按月进行批量生产,利用“平准物料使用”进行排序,用周循环、日循环、小时循环代替原来的月循环,缩短了生产周期。

成批轮番生产的产出水平处于标准化的大量生产系统产出量与单件小批生产系统产出量之间。和大量生产系统一样,成批轮番生产系统生产的也是标准化的产品。由于产出量没有大到需要连续生产的地步,成批轮番生产采用的是间歇性生产模式,生产系统的各个工作地定期地从一项作业(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转换到另一项作业(另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用这种系统生产的产品有罐头食品、报纸和杂志的印刷、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成批轮番生产系统的作业进度安排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批量大小、作业时间选择、作业排序。

批量是指同一种产品(或零部件)一次出产或投入的数量,或花费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生产的同种产品数量。批量大小涉及存货成本和换产成本,经济运作批量就是使存货成本与换产成本之和最低的批量。有时,利用独立需求库存管理中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就能解决生产批量问题。能使换产成本与存货成本降到最低的生产批量是

一般来说,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经济批量,还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以利于简化作业管理,协调生产运作各个环节的活动,降低其他费用的开支。这些因素主要有:批量大小应与各个主要工序的一个轮班或半个轮班的产量相等;各个生产车间(或工艺阶段)的生产批量应相等或成倍数关系;同时,批量大小还应尽可能与工具使用寿命期间内的产量相等,或是它的简单倍数。

在确定运作批量的基础上,可以对运作间隔期做出选择。在计划期生产任务一定的情况下,运作批量越大,运作次数就少,而运作间隔期就越长;相反,运作批量越小,计划期内的运作次数就越多,运作间隔期也越短。

以上模型只是孤立地就某种产品的最优批量所进行的分析,并不涉及不同产品相互之间的作业顺序对换产成本的影响。如果换产成本依赖于加工顺序,不同的作业排序可能会导致差异极大的换产总成本。如果有些产品的准备工作差不多,那么顺序排列它们就可使成本较低。另外,由于使用量(指销售量、消耗量等)并不总是如模型中假设的那么均衡(平滑),有的产品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消耗,因此必须提前补充;还由于这种生产系统需要加工多种产品,作业进度安排并不总能使根据经济运作批量确定的最佳运作间隔得以实现。

我们在第7章和第8章分别讨论了综合计划及主生产进度计划和非独立需求物料需求计划——MRP。装配型的成批轮番生产系统可以用MRP的方法确定构成产品的不同层次的零部件及材料的数量和作业时间选择。然后,管理者对计划需求与计划能力进行比较,并从中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作业进度安排。

成批轮番生产系统还可以通过采用“平准物料使用”进行排序,以便达到降低存货投资、减少进货批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改进操作,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的目标。“平准物料使用”要求采用连续的、高质量的、有助于满足准时制生产需要的小进货(或小生产)批量。

假设某成批轮番生产者按月进行批量生产,利用“平准物料使用”进行排序,用周循环、日循环、小时循环代替原来的月循环,缩短了生产周期。

制定“平准物料使用”排序的一种方法是首先确定保持生产过程正常运转的最小进货批量。理想的情形是,每次只有一个单位的产品从一个工作中心流到下一个工作中心;较为现实的做法是,在决定进货批量大小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运输时间、过程分析及运输用的容器等因素。这种分析将会产生最小批量且一定大于1。一旦最小批量确定后,就可以利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期望准备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