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进步与装备

技术进步与装备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已有1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获得国家3600万元支持。至此,湖北省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达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7家。待2008年国家新所得税法出台后,湖北省发改委将与税务部门进一步修订有关内容,联合出台湖北省的具体实施细则,把技术开发费抵扣税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今年湖北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6个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并参加了国家组织的项目答辩工作。

9 技术进步与装备

9.1 2007年技术进步与装备工作

(一)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认真做好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申报及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组织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一流水平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认真策划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007年,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沙隆达集团公司、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批复,项目总投资918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900万元。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已有1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获得国家3600万元支持。

2.积极策划组织湖北省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6家企业申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国家组织的两轮专家评审,武重、长飞、461、兴发、航宇等5家企业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确认为国家技术中心。2007年,湖北省发改委联合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武汉海关,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评,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至此,湖北省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达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7家。这些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3.认真组织实施省重大新产品开发专项,提升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认真制订了2007年省重大新产品开发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对各市州上报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实地考察,并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专项计划共安排项目33项,其中:安排武汉华中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激光显微精密激光修调机”、湖北鄂重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分驱动大型卷板机”等重大装备研发项目11项,安排湖北祥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湿法磷酸精制工艺技术开发”、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新经济型非调质钢工艺研发”等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发项目15项。

4.认真做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年度评价工作。为了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提高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水平,今年6月份举办了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评价要求和程序,使企业报送的材料较客观的反映了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的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整体综合评价,分析全省企业技术中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对8家被评为优秀企业技术中心给予鼓励,126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为合格,对9家创新能力差的企业技术中心提出警告,取消了20家评价在60分以下的技术中心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5.积极为企业服务,争创中国名牌及申报特级资质。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和特级建筑资质的重要条件之一,占有很大的分值,上报时间是在每年的上半年。为了配合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和特级资质,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组织有关专家和省直有关部门对稻花香、京山桥米、一冶建设集团等4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进行评审并认定,为稻花香和京山桥米成功申报中国名牌、一冶建筑集团申报特级资质创造了条件。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拓展工作职能

1.积极争取省政府设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为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湖北省发改委专题报告湖北省政府建议设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湖北省政府领导及湖北省财政厅等部门对此项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决定从2008年起设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包括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以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项目。

2.借鉴外省市经验,积极探索我省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湖北省发改委在调查研究、借鉴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湖北省的具体实施办法,并与湖北省国税局、湖北省地税局反复协商沟通,得到了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待2008年国家新所得税法出台后,湖北省发改委将与税务部门进一步修订有关内容,联合出台湖北省的具体实施细则,把技术开发费抵扣税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3.认真做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申报及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今年湖北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6个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并参加了国家组织的项目答辩工作。2007年在有关市州发改委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组织对武汉爱帝、武汉航空仪表公司、襄樊际华、三环锻造等企业提交的新产品进行了省级鉴定,为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方便。

(三)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推进产学研联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1.完成了加强产学研联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2008年,先后赴荆州、宜昌等地,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实地考察、部门座谈等形式了解当地产学研联合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措施建议。此外,还分别与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科技大学等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座谈了解了对开展产学研联合工作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广泛调查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课题研究报告。

2.与湖北省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技术创新院士随州行”活动。2007年6月26日至28日,我委与省委组织部在随州市联合举办了院士专家科技创新行活动,共有14名知名院士、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院士专家在随州期间举行了三场学术报告会,同时还深入基层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共与7家企业签订了8项正式合作协议。这是湖北省发改委自2004年以来与湖北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第五次“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这项活动较好地发挥了院士专家的群体优势和技术优势,架设了产学研沟通的桥梁,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咨询和帮助,得到了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巩固车用乙醇汽油推广成果

1.2007年上半年,针对部分社会加油站销售非乙醇汽油问题,乙醇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乙醇汽油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了乙醇汽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根据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课题计划,乙醇办主持编写了《湖北省车用乙醇汽油试点评估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研究》,并于2007年6月份成册报送国家发改委。

3.参与组织编制、修订了《湖北省燃料乙醇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对该规划组织召开了专家评估论证会。

9.2 2008年技术进步与装备工作思路和重点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精神的一年,技术进步与装备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的更高要求。2008年技术创新工作要突出自主创新这一重点,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工作上新的台阶。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要求,健全和完善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鼓励和支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支持省级精品名牌产品的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健全和完善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根据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精神,以及国家发改委有关文件要求,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国家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实与跟踪工作。2008年,结合新税法,会同湖北省国税局、湖北省地税局制定出台全省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跟踪落实100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费认定及所得税抵扣减免工作。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加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一是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要求,围绕信息、装备制造以及节能减排、环保、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认真组织策划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专项项目。二是在2007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基础上,选择4~5家优秀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诊断,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规划,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之达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标准,争取1~2家企业获得国家认定;三是按照新的《湖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会同科技、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继续做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经验交流活动,推进技术中心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努力促进技术中心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使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的发展中真正起到推动作用。

3.积极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一是制订《湖北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目录》。组织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围绕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等行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艺和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提出省内需重点研发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二是根据省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选择若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择优对研发能力强、有一定基础的企业给予支持;三是围绕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大容量高水头水电机组研制”等八大装备及“节能关键技术开发”等四大技术开发专项,结合湖北省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以及科研优势,认真策划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四是支持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湖北省重点工程项目中引进重大技术装备情况,选择2~3个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技术装备,支持采取“产学研用”结合方式,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五是支持省级名牌产品的升级换代,使之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将省级精品名牌培育成为国家名牌。六是规范和完善省新产品的鉴定程序、要求,继续做好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条件。配合湖北省科技部门做好省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工作。

4.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联合。开展产学研联合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学研联合工作的规划和引导,研究制订相关激励政策,积极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牵线搭桥,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会同湖北省委组织部继续组织“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发挥院士专家的自身优势和群体优势,在高层次上为企业尤其为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5.抓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发挥技术创新促进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培训、评估服务。二是抓好技术创新网站建设,及时发布科技成果、难题招标等,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专家库。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专家库,通过网络形式,实现全省专家信息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