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语境在语篇连贯理解中的作用机制

认知语境在语篇连贯理解中的作用机制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语言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认知语境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认知中的各种信息。此外,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信息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Sperber & Wilson认为会话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在互为显映基础上的共有认知环境。认知语境是语用因素在大脑中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

5.3 认知语境在语篇连贯理解中的作用机制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包括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说话人与听话人、交际的时间、地点等情景因素;而且很多学者坚持语境是已知的或给定的(given),即语境是在交际行为进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它所承载的意义,不论是词义、句义还是语篇意义,一般都取决于语言所处的具体环境即语境,语境是理解和解释话语的必要前提,语境对话语意义,话语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一种游戏”。语言使用者只有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才能玩好这种游戏。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便表达了人们会话交际中的一般规则。“合作原则”有四大准则,即质准则、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也都基本遵循这些准则。

可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这也是常见的事情,这当然就有说话人的“特殊含意”了。怎样理解这些“特殊含意”呢?我们只能靠语境了。

众所周知,话语的字面意义在许多情况下与话语的含意有很大差别。通俗地说,使话语产生含意的情况就是语境,语境就是交际过程中双方都相互明白的“认知环境”(Sperber & Wilson,1986: 136)。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语境里产生的含意也不同,如“Boys are boys”,字面意义为“男孩子是男孩子”,此话若是在男孩子做了一些女孩子不能做的事时,就是对男孩子的表扬,“男孩子就是和女孩子不一样”,但此话如果是针对男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时,它的含意就是对男孩子的批评“男孩子就是捣蛋鬼”,可见,话语的含意的产生离不开语境,语境是千变万化的,而且语境因素十分复杂。语境是话语活动发出和进行的信息环境,对话语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

熊学亮在《认知语用学概论》(1999:113-157)一书中的第八章论述了认知语境。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P.113-157,共45页)来论述这一问题。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social representation)的方式,储存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使个人的语言行为适合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接着作者论述了知识草案、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等几个认知概念,用了许多图表、例子对语篇的认知语境、语篇的客观结构作了充分的论述,论证了宏观结构理论在信息处理、阅读和写作教学、语用推理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Sperber & Wilson,1986:15),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所以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其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语言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语境不仅仅限于客观环境等非语言语境、话语本身等语言语境。认知语境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认知中的各种信息。它具有动态的特征,也就是说,认知语境不是听话人在话语理解之前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从本质上讲,话语理解涉及听话人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语境还应该包括认知语境。此外,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信息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许多学者在认知科学的影响下,除了研究“说话人意义”(speaker meaning)之外,更转向“话语的理解”(utterance interpretation)问题,这些学者热衷于从认知的角度看待自然语言交际(Thomas,1995)。Sperber & Wilson是两个代表人物,她们批评和发展了Grice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语境概念,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她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者将新信息(话语,包括伴随话语的其他信息)放置于语境之中(人的知识的某种组合)中组合处理,从而得出结论(意义)。由于人们的阅历知识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认知能力也就不可能一样,各自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也就有所差异,因此而产生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也就有所不同。

一个认知语境模式图见Fig.12

img24

Fig.12 海滩的认知模型

从这个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认知语境是动态的、多样的和变化的。在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许多的范畴如PEOPLE、SEA、SAND和别的范畴不断地在各种语境中发生关联,从而组成了这样一个模型ON THE BEACH。关于人、海和沙子的认知模型与在海滩上的模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Sperber & Wilson认为会话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在互为显映基础上的共有认知环境。认知环境中包含着各种信息:从外部世界中可以感知的信息;从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中可提取的信息。所有这些信息或假设都可以构成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语用因素在大脑中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在示意—推理交际中,说话人示意的目的,就是通过使听话者明确说话者某些假设显映的意图,以改变听话者的认知环境。在交际中说话者可以使许多假设显映,但听话者要对哪一个假设进行处理取决于这些假设对听话者认知环境的影响。

传统语境与认知语境概念的根本区别:传统语境概念认为,理解话语的语境,一般说来是事前固定的,理解话语靠的是语言解码。而认知语境概念认为理解话语要看语境,而语境同样要在语用的一般原则下形成假设,通过心理认知的过程,形成新的语境,从而揭示话语明说的内容和暗含的意义。Fig.13主要描写了语篇连贯的认知模式(陈海庆,2005)。

img25

Fig.13 Relations of coherence in discourse in respect to cognitive operations

这个模式包括语篇连贯的三个方面,即显形的、隐性的和无形的与语言语境的对应关系,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认为,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预先确定的。如果把语境看作是事先确定的,那么就会给话语相关性的解释带来很大的局限性。话语理解是一个通过处理话语所提供的假设找出话语最佳关联的解释推理过程,因此语境的生成是个动态过程。在实际交际中,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用简明无误的明示方式表达信息,听话人为了解说话人言语中的主要施为用意,必须将信息纳入明白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演绎推理。听话者在推理中会考虑最佳关联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