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书语篇连贯对比研究的目标

本书语篇连贯对比研究的目标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 本书语篇连贯对比研究的目标尽管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对英汉语篇连贯几乎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对比研究。目前大多数英汉对比的文章、论著主要集中在衔接手段方面的对比研究方面。4)提出英汉语篇连贯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连贯研究的内容,扩大连贯研究的范围。5)引入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的理论来阐释英汉语篇连贯的异同。

1.2 本书语篇连贯对比研究的目标

尽管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对英汉语篇连贯几乎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对比研究。大部分论著视野狭小,对比偏重语言自身研究的较多,忽视了语篇与文化社会、思维、认知、心理等多方面的相关因素对语篇的影响,这方面的论述极不深入且数量极少。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语篇的形式层面,我们认为这还是不够的,尽管语篇连贯也包含形式部分的研究。韩礼德没有给我们一个明晰的连贯概念,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很不够,没有对连贯的理论作一明确的界定,连贯的概念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整体理论框架还远没有形成,大多数的连贯研究主要局限在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的范围之内,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方面研究语篇连贯的论文还不是太多。

本书的主要目标如下。

1)找出英汉语篇连贯机制在有形网络中的具体表现方式,发现其背后语言哲学层面的缘由。目前大多数的语篇连贯的研究都局限在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的范围之内。多视角、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尚未形成气候,这方面的研究很不够、很薄弱。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篇连贯的很少。从近年来新出现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如复合空间理论、语篇象似性理论等来研究语篇连贯的还比较少见。

2)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地考察英汉语篇连贯机制,发掘其认知理据。目前大多数英汉对比的文章、论著主要集中在衔接手段方面的对比研究方面。也许很多人认为连贯对比更难把握、更难研究。诚然,连贯比起衔接来说更为复杂,但我们认为这还是完全可以进行对比的。我们知道,中西方的思维认知方式不同,必然在语篇连贯层面有所表现,本书就试着在这方面作一尝试。

3)对连贯进行重新定义,提出一个工作假设:语篇连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统一体。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连贯进行重新定义,提出我们对连贯的新认识,力争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4)提出英汉语篇连贯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连贯研究的内容,扩大连贯研究的范围。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提出连贯的一些新模式,这一问题将在后面几章进行详细讨论。

5)引入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的理论来阐释英汉语篇连贯的异同。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语篇连贯不仅包括形式层面的因素,也包括语言外的语用、认知、心理等因素,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化,也不够深入、浅尝辄止。具体化程度就更不够了,如认知心理因素到底是以什么方式制约语篇的生成与理解的。

6)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阅读、写作、翻译之中,为它们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韩礼德说,一个理论的价值在于其用途,我一直认为有关语言的理论必须是面向语言使用者的(1985/2005)。潘文国先生也说,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是为了用来指导实践,这是符合辩证法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实践又反过来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