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景观的构成(上)

农业景观的构成(上)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讨论农业的美,自然要将农业景观摆在首要的位置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景观是构成农业景观的主体,从总体上来看,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农作物包括家禽、家畜所构成的景观。农作物是农业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农作物景观如果细分,还可分出生长中的作物景观和收获后成为产品的景观。农业生产景观有两个要素:一是劳动对象,二是正在劳作的农民。这一特点奠定了农业劳动景观最重要的美学品位:鲜明的生命性。
农业景观的构成(上)_环境美学

第二节 农业景观的构成(上)

自有美学以来,在关于审美对象的认识上,似乎没有人明确地提到农业,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人们也曾讴歌农产品的美,但是,在理论上,它没有成为美学的一个研究对象,它的进入美学研究领域不论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还是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作为审美对象,它的美体现在农业景观上,所以,实际上不是农业,而是农业景观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我们讨论农业的美,自然要将农业景观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农业景观顾名思义是农业生产的景观,尽管城市中也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厂,但是农业景观的集中体现还是在农村,在田野,在牧场……

农业景观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景观,二是与农民生活相关的景观。下面,我们分别论之。

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景观是构成农业景观的主体,从总体上来看,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第一,农作物包括家禽、家畜所构成的景观。

农作物是自然与人工共同的结晶,在农作物中既凝聚着自然美,也凝聚着人工美,准确地说,它是由自然美与人工美化合为一的美,一种综合形态的美。那经过人工精心培育的苹果,远比自然生长的苹果硕大、漂亮,且味道佳美。在这美如红玉的苹果身上,我们既发现了大自然的巧慧,更发现了人工的巧慧。我们由衷地倾倒在大自然神力的面前,也倾倒在人工伟力的面前。

农业品比之别的人工美更见出历史感。它是人类几千年劳作的结晶,也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艰苦卓绝本来是极为崇高的,但它们凝聚在农业品身上竟都化成了优美。当我们观看那光洁晶亮的白米,咀嚼由它煮成的米饭,品味那种柔软、那种温馨、那种甘甜,怎么也想象不到它变成这般的美,经历了漫长、艰辛的历程。农业产品中的美,从本质上来说,是崇高与优美的结晶,或者说是优美的现时态中蕴含着崇高的历时态。

农作物是农业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农作物大半是生命形态,它的美均体现出生命的意味。这种生命来自两个方面——显性的方面和隐性的方面。显性的方面是农作物自身的生命,隐性的方面则是农民的生命。前一种生命意味属于自然,后一种生命属于社会。举例来说,这是一头农民豢养的水牛,长得很粗壮,硕大的身躯似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而其向天高举的一对角,似是要向天神挑战。这牛的形象,它的生命当然首先来自于它作为动物的自然的生命,但是,它之所以长得这样威武,与农民的精心喂养分不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牛的形象也是农民生命意志的体现,是饲养它的农民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有对农作物景观的审美欣赏都兼有对两种生命意味的肯定。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写一匹名叫霍斯托密尔的马,这匹马作为牧马人培育的劳动成果,它的身上的美学内涵显然具有两种不同的成分:属于马作为自然物本身的和作为马的主人——牧马人以及农奴主的。小说描写这匹为主人辛勤劳作一辈子的老骟马的外部形象:“这匹骟马身材高大,至少有两俄尺三俄寸,毛色原来是黑花斑的,但如今黑斑已变成深褐色。它全身的花斑有三处,处在头部,从弯典的秃顶,经过鼻子旁边,直到脖子的当中,粘满牛蒡的长鬃毛,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浅棕色……”这形象已分明见出马的自然性的衰老,同时也见出人对它的驱使所留下的痕迹。小说在详尽地描写它的外部形象后说:“是的,在这匹马的形象里,在它惊人的特征综合里——又是令人讨厌的老朽的样子,又是花纹斑驳的皮毛,又是自命不凡的姿态和表情,又是以原有的美和力而自豪的神气——确实有一种庄严的东西。”[3]这段抒情性评论精辟地揭示了这匹老马的审美意蕴。那种自然性衰老里所蕴藏的社会性的峥嵘岁月,那种虽老而不服老的崇高精神,那种老而更感自豪的不凡气概,显现出这种景观的丰富性,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完美统一。

农作物所构成的景观既可能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它与季节有着密切关系,同一片田畴,春天来了,先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以其极为鲜丽的色彩让人无比惊喜,油菜收割后种上水稻,田野则变成了绿茵茵的海洋,而到盛夏,水稻成熟了,这片绿色大海的颜色则变成略带棕色的金黄。农作物的景观极为丰富,与纯粹的自然景观相比,由于它经过人工的栽培管理,要显得更为整齐,更有韵律,更有气势。

农作物景观如果细分,还可分出生长中的作物景观和收获后成为产品的景观。生长中的作物景观,那是有着鲜活的生命的,无疑,这个时候的作物具有最为动人的美;不过,即使收获后变成了产品,它仍然具有巨大的魅力,当我们看到成串的玉米棒子给扎起来挂在屋前的横梁上时,那闪亮的、成排的金黄,构成何等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当然,农作物景观的美重要的在于其功利性,但是,它的形式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那长在树上的红艳艳的番茄,即使完全忽略它的功利性,只是将它当作一幅画来欣赏也足以迷人,正是因为农作物本身的形式美也值得重视,所以有些地区反过来将农作物的功利性撂在一边,从事起观赏农业来了。

第二,农业劳作所构成的景观。

农业生产景观有两个要素:一是劳动对象,二是正在劳作的农民。由于农业劳动主要是野外的活动,因此,农业劳动景观主要是一种野外景观。农业劳动是直接与自然的对话,有人曾戏称农民的工作是“修理地球”。这种劳动更多地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天然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劳动更多地具有原始性。当人脱离动物成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以后,他所从事的第一项劳动不是工业劳动,而是农业劳动。这种劳动最初形态是采集野生作物的果实,将从自然界捉来的动物圈养起来,然后,又学会将野生的作物移栽到经过整治过的土地里,并学会驯化圈养的动物,让其繁殖。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与自然打交道,而且是与活生生的植物、动物打交道,是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的交往。这种基本特点到今天也没有改变。这一特点奠定了农业劳动景观最重要的美学品位:鲜明的生命性。如果不是比较劳动创造的价值,而只是比较劳动过程中的美学意味,具有原始性的农业劳动远在工业劳动之上。这一点似乎不需要加以过多的论证,只要将农业劳动(不管是哪种劳动,比如插秧、饲养小鸡)略作想象,那种充满生命意味的、活泼生动的画面就会让你满心欢喜。工业劳动就没有这种生命性,工业劳动基本上是机械的、枯燥的。工业劳动的对象不是活泼的生命,而是没有生命的物。

正是因为农业劳动的对象是活泼的生命,它就必然与对象有着情感性的交往,尽管农业劳动的对象不是人,不会说话,但只要有生命,就有情感的存在、就有对话的可能,因此这种劳动充满着生命的乐趣,也充满着创造性,而绝不会是程式的简单重复。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的技术性要求被降低到最低点,而人文性的因素则突出到最高点。在工业劳动中,所有的劳动操作都是程式化的、机械化的、量化的,不允许有任何创造性,更不允许有任何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符合人性的劳动。

农业劳动即使在今天更多的还是手工劳动,手工劳动最大的好处是直接与自然界接触,农业劳动是直接与自然接触的活动,大自然的一切举凡气象、土壤、水、树林几乎都与农业劳动息息相关。从事农业劳动,是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人类的所有活动没有哪种活动比得上农业劳动与大自然的亲和关系。同时,农业劳动各种各样,任何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劳动的节奏是可以由自己调整的。这种劳动更切合人性,更能让人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农业劳动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分,这与原始农业劳动的形态有关。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逐渐地了解自然的规律,为了减轻劳动的强度,尽量将自己的劳动韵律化、节奏化,使之类似艺术表演。普列汉诺夫说:“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每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4]农业劳动本身的节奏也具有审美的性质,例如播种,男人在前面挖坑,女人在后面撒种,那动作好像有节奏的舞蹈。劳动的艺术化,具有双重效益,首先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审美愉悦。只要比较地了解农业劳动,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农业劳动都带有艺术的成分,都有比较明显的节奏感、韵律感。

当然,劳动总是具有两面性。作为人,它需要劳动,劳动是人的本性,合乎人的本性的劳动,这种劳动是愉快的,它不仅创造财富,也创造美。但是,也有一种违背人性的劳动,那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异化的劳动,这种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完全是外在的东西,劳动给他带来的痛苦,是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异化劳动背景下的劳动是否也还创造美,是一个学术上有所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尽管异化劳动是一种违背劳动者自由意志的劳动,但是它仍然是劳动者本身力量的对象化,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活动,否则它就无从创造价值。因此,这种劳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因为劳动者不能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对劳动者来说,是种痛苦;另一方面,由于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实现了劳动者的某种本质力量,因而劳动者仍然能在劳动中获得某种美感。

任何劳动都有艰苦的一面,哪怕只是按按电表这样的工作,因为它仍然需要劳动者的认真负责。与工业劳动相比,一般来说,农业劳动是要辛苦一些的,一是因为农业劳动更多的是体力劳动,二是因为农业劳动更多的是露天的劳动,日晒雨淋是免不了的。因此,农业劳动较之工业劳动更为突出地体现出对自然的抗争,而且这种抗争不只体现在精神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肉体上,这样,农业劳动更多地具有一种崇高的意味。

当然,农业劳动有很多的类型,占主流的农活虽然比较艰苦,但辅助性农活则比较轻松。这些农活多为采集、养殖,主要由妇女承担。在人类的劳动史上,是农业劳动最早实现了男女分工。这种分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美学上讲,这就构成了两种不同审美品位的景观:由男子承担的农业劳动其美学品位一般为崇高的,而由妇女承担的农业劳动其美学品位一般则为优美的。《诗经》中的《苤苢》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采苤苢的劳动情景:

采采苤苢,薄言采之;

采采苤苢,薄言有之;

采采苤苢,薄言掇之;

采采苤苢,薄言捋之;

采采苤苢,薄言袺之;

采采苤苢,薄言img13之;

这是一幅何等优美的画面!

谈到农业劳动所构成的景观,不能不谈到劳动工具,劳动是不能离开工具的,工具本身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农业劳动的工具中最重要的是畜力,用得最多的畜力,一是牛,二是马。这两种畜力工具直到今天,还在使用。自古以来,对牛、马的赞美可谓汗牛充栋,事实上,它们是农业劳动景观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工业社会以来,机器工具进入农业,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也创造了新的农业劳动的景观。

农业劳动景观是与农村的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农村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里,自然物不是点缀,不是孤立的几处存在物,不是像城市中所拥有的自然物那样,而是连成无垠的大片。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它就像摇篮,生活并耕作于其间的农民就像是摇篮中的婴儿。农村中的自然环境当然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大不一样,它与人血肉相连,或者说它就是人的另一个身体,这里土地上的每一条溪流、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与农民的生活、情感息息相关,更不要说天象景观如太阳、月亮、云彩、雨露了。要知道,农业劳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迁就、依赖自然状态的生产,俗话说,农民是靠天吃饭,所以,农村的自然环境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联系着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中国南方的农业劳动对水的依赖性最大,所以优秀的农村环境都有青山环裹,有碧水绕村。所以,农村的自然环境最富有人性,最富有人情味。

农村的自然环境首先是与农业生产联成有机的整体。农业劳动因为是与自然的直接“对话”,是以自然界本身为对象的活动,因此,它的背景就是大自然,或是山岭,或是田野,或是牧场,或是湖泊……农民就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工作着,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因为农民的活动与大自然界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农业劳动的画面总是极为壮美,极具感染力。中国南北朝时的民歌《敕勒歌》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可视为农业生产的典型画面。

为了创造更好的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农民总是努力地将纯自然的环境改造成人化的环境,而且是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中国江南山区多梯田,梯田是人向自然索取农业资源的典型性表现,无疑这是极为艰苦的开拓,然而又是极富艺术性的开拓,它值得任何人为之顶礼膜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