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_学校文化建设的理

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_学校文化建设的理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古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谈到中华民族历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似乎难以绕过科举制度。(二)现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始终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大学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大学精神及理念得以延续与传承,体现出近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立足本土、吸收先进文化的返本开新的文化生命特征。

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_学校文化建设的理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

一所学校是一部历史,沉积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

(一)古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今天“以人为本”的观念,即源于中国古人广义的“天人合一”意识。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意识中,蕴含着生命本体的律动,显示出绵延不尽的生命理性。

谈到中华民族历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似乎难以绕过科举制度。一般认为科举制产生于隋朝,繁荣发展于唐朝宋朝,历经元朝、明朝清朝三代的兴衰演化。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是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官方的正统观念。科举制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科举制度文化激发了人们求学求仕的热情,促进了以儒家经学为核心体系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也使科举考试网罗、选拔官吏的制度成为制定高等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培养目标等的重要依据,“学而优则仕”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封建国家通过科举制操纵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等教育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集权统治的实施机构,起到统一思想认识的作用。萌发于儒家思想,又被科举考试进一步制度化了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大官场,官本位思想在封建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中根深蒂固。(www.guayunfan.com)

(二)现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始终与中国社会及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植根于每个人平等的自由意志和对这种意志的尊重,因而“个性解放”成为五四时期所大力倡导的内容。

在大学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大学精神及理念得以延续与传承,体现出近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立足本土、吸收先进文化的返本开新的文化生命特征。著名的大学往往都有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国学”受到高度的重视,其重要表现就是大学都注重通过源自经典的校训来凝练大学文化,陶冶学生精神境界,普遍体现出源自经典、继承传统,紧追潮流、顺应时代,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的特征,如清华大学取自《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洋大学取自《汉书》的“实事求是”,复旦大学取自《论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暨南大学取自《论语?卫灵公》的“忠信笃敬”等不一而足,体现传统大学文化的根本要旨。同时,中国学校文化在现代大学文化的长期浸润下,一直处于时代先进文化的核心领地,并且不断朝向世界化方向迈进,在百年大学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大学文化“东学西渐”的暗流,中国大学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大学文化的发展相伴相随。

在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范式转型的过程中,中西方大学文化的交流始终以一种平等与互动的方式进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政治与国际环境,中国的大学文化受苏联模式影响颇大,并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相互隔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随着中国文化日益受到国际关注,中国大学与世界大学建立了多种相互沟通与融合的关系,在传播中国文化,创新中国当代文明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向世界化。

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彰显出大学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转化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融合中西方大学文化并不断缔造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过程。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建设需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基与精髓,充分地吸纳西方大学文化中优良品质,在中西贯通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屹立于世界大学文化之林的中国现代大学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