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浅谈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沉淀和创新的过程当今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它的学校组织文化始终凝聚着一种强烈的求实崇真、革故鼎新的精神,实行开放式办学的方针。哈佛大学的例子已足以证明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对学校管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浅谈学校组织文化建设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浅谈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周 震1 徐 骏1 董华青2

(1.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杭州 310024;2. 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 杭州 310032)

摘 要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经过其内在系统的维持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假设、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的有机统整。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是学校管理者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慎重的步骤和方法积累和扎根的过程,而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则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校长则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塑造者、管理者、倡导者和变革者。

关键词 学校组织文化 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校长

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特定的具有专业、教育功能的特殊组织文化;是一种次级的、综合性的文化;是对立于统整互见的、兼具积极和消极功能的文化;是一种可予有意安排或引导发展的组织文化。华勒(w’waller 1932)是以系统方式,讨论学校组织文化的第一位学者。他指出:“学校中形成特别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借不同年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为简单形态,或借儿童游戏团体保留旧成人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则由教师设计,以引导某些年龄学生的文化所形成。学校中的各种仪式,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所认为学校中最重要的活动则属文化模式。年轻一代的特别文化非常真实,而且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种特殊文化的存在可能是结合各种成员形成学校的最有效因素”。华勒的这一定义体现了学习组织文化是一种特别的文化,其形成来自于学生和教师,同时是文化冲突的存在,但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这一定义只描述了学校组织文化中教育的一方面,而对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并未考虑,因而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因此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经过其内在系统(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生活)的维持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假设、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的有机统整。

1.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积累和扎根的过程

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积累和扎根过程,更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学校成员各异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尽量统整到一致认同的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念上来,可通过经验、象征意义和引导行为来掌握组织接受的行为和活动。这一扎根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管理者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慎重的步骤和方法扎根之。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来实现,下面几种是最重要的:

1.1 正式声明

正式阐明组织的使命、组织的信条、组织对待家长及其他来访者和师生关系的准则等。如新来的教师来到一所新学校,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新生报到,首先必须学习学校的《学生手册》。

1.2 工作空间的安排

校长及其他学校行政人员占据某一独立楼房、豪华的办公室等,这一切给人的印象就与普通教师的办公室与教室截然不同,给人一种权威感。

1.3 示范作用

一所学校,领导若没有反映时代特色和学校实际的鲜明文化意识,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组织文化是绝难建构的,所以领导必须身体力行,做信守学校精神和价值规范的模范,使自己成为部属心目中的“魅力领袖”。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魅力领袖”才能受爱戴、认同和模仿,才能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和方法,敢于超常规行事。

1.4 明确的表示

指的是奖励和物质鼓励制度,名誉的授予及晋升标准,如不同级别的教师每月领取不同金额的工资。

1.5 故事、传说和传闻

这些都是与学校创立情况有关的故事,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构的。它们都是有助于文化的扎根,如北京大学未名湖的故事尽人皆知;哈佛大学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广为流传。

1.6 组织结构

它包括强调集权还是分权,指挥系统的严格程度,单向或双向的联络,谁向谁汇报等。

1.7 教职员工与学生政策

这可能是学校组织文化最明确的表达,至少从教师和学生来看,如教职员工的雇佣、选拔、安置、晋升、退休等方针政策;学生的奖学金发放、毕业分配等方针政策。

1.8 组织系统

这一条包括的因素有:谁来安排课时、谁来上课、谁来进行教学成绩的评定等。

学校组织文化形成的方法很多,这里只列举了几种,但也足以说明文化是怎样潜移默化在学校内形成的,其中示范作用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影响感染较为显著。

2.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沉淀和创新的过程

当今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它的学校组织文化始终凝聚着一种强烈的求实崇真、革故鼎新的精神,实行开放式办学的方针。曾任该校校长的洛厄尔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学校在其富有活力的时候是很少会毁灭的,而缺乏活力的学校则是在自寻灭亡,这时魔鬼就会乘虚而入,从而将其置于死地。”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革故鼎新精神和忧患意识,哈佛大学才能历百年而不衰,依然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强不息的学校文化氛围,是哈佛成为名人辈出的沃土与摇篮。据统计,截至1987年为止哈佛大学共为美国培养6位总统、3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0多位普利兹奖得主。20世纪以来负笈去哈佛的中华学子,无论去世的还是健在的,绝大多数都成为各自所在领域里的佼佼者和声名远播的知名人士。如今的哈佛大学不仅是政治家的摇篮,而且已成为科学家、艺术家和经济学家成长的沃土,成为世界各国学子仰慕和向往的科学殿堂。当然哈佛除了具备浓厚的自强不息和充满竞争意识的精神氛围以外,还拥有世界一流的雄厚的物质生活环境,其中包括先进的科学实验设备,而且哈佛大学还具备一系列法令,使学校运行得井然有序。

哈佛大学的例子已足以证明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对学校管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建设学校组织文化呢?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做的工作很多。在此,只择其要点来进行阐述。

2.1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中心

人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客体。坚持以人为中心,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发挥人的中心功能。

2.1.1 人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主体

这就是说,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依靠人,不仅要依靠校领导,更要依靠广大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我们要看领导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也要注意教职员工和学生并非被动的接受者。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作为学校组织文化的灵魂的学校精神、校风校貌主要是教职员工和学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磨合而形成的,校领导只是对其进行总结加工。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者、发展者。学校组织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广大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离开这一环节就不可能实现,同时校领导的身体力行、示范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2.1.2 人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客体

这就是说,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为了人、塑造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这又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为了培养“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这也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现,它不像企业生产的产品,可用物质品来体现,学校所生产的产品是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承担者也是人,难以用任何东西来衡量。

2.2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特色是指一所学校独具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同时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最为突出、最具典型意义,显示巨大社会效益的校园魅力。回顾学校发展史,不少优秀学校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校园精神特质、学校性质和任务、学校办学实际三者的结合中寻找和捕捉最佳结合点作为办学特色加以培养并发扬光大。

具体而言,有从办学任务着眼的,如师范院校注重培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奉献精神;医学院注重培养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有从学术氛围着眼的,如北大的“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有从教学传统着眼的,如麻省理工学院坚持在教学中体现“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哥廷根大学长期把“应该怎样思考”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还有从历史风格着眼的,如剑桥大学的宁静安详、古朴自然、深邃从容;香港大学的雅典庄重、崇尚科学等等。

2.3  校长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3.1 校长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塑造者

一方面要对学校已有的文化进行总结和提炼,保留其积极成分,去除其消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对提炼后的文化进行加工,加入自己的信念和主张,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其内化为学校中每个人的价值观,外化为他们的行动。这就对校长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长的品格、智慧、胆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水准,但要注意也不能无限制地夸大校长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因为创造学校组织文化并非校长,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3.2 校长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管理者

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先进的学校管理理论,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管理是校长的主要职责。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甚至说:“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校长塑造或设计的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的目标文化,它源于现实的学校组织文化,又高于学校组织文化。这一管理过程其实是微观文化的净化和更新过程,也是把学校组织文化的管理工作同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结合的过程。校长所做的就是要在学校中形成预期的文化。

2.3.3 校长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倡导者

这就是说,校长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中要起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长的一言一行都将为学校成员有意或无意地效仿。这时,其言行就不再只是个人的言行,而具有了示范性、引导性。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是强调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些需要校长具备优秀的个人素质,包括过硬的专业素质、完善而先进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管理才能、决策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等,这也俗称“校长的个人魅力”。

2.3.4 校长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者

由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并非静止、永恒不变的,在必要时,需要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这种变革必须依靠校长自上而下地进行,离开了其领导,学校组织文化的发展就势必陷入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新的良性文化就不可能形成。学校组织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什么时候要变革?这就要求校长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如:浙江师范大学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正是在校长敏锐的感知力下所做的正确决策。

参 考 文 献

[1] 徐国华,张德,赵平. 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美]西拉伊,华莱士. 组织行为学[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3]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郭跃进. 管理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 王新如,郑文. 谈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效能[J]. 教育科学,1997(3)

[6] 乐传永. 学校组织文化功能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