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教育与浙西南乡村精英的离乡和返乡

学校教育与浙西南乡村精英的离乡和返乡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时间上来看,早期的乡村精英带有更多传统士绅的乡土情感,尤其是清末民初那批投身革命或者改良的留学生、会党首领等,他们的事业基础在本乡本土,他们虽然不断地“离乡”,但也不断地“返乡”开拓各种现代事业,到最后往往终老于家乡。

学校教育与浙西南乡村精英的“离乡”和“返乡”_底层视野_现代

5.1 学校教育与浙西南乡村精英的“离乡”和“返乡”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出生在乡村的人可以“学而优则仕”,流动到社会上层获得财富和地位;也可以“学不优不仕”,凭借所获得的中、低级科举功名在乡村控制基层权力。无论“仕”或“不仕”,他们都与乡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乡村始终是他们的归宿。在科举制度的调控之下,官、绅、民之间有序地流动继替着,从而维持着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乡村社会政治生活大致的稳定。

在政治层面,现代学校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国家民族观念的普通国民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19世纪下半叶以来,乡村中的精英分子开始到大城市乃至国外接受教育。20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而且随着专业培养水平的上升和城乡差距的日益拉大,乡村精英更多地在城市就业定居而很少返回农村,乡村的士绅阶层因后继无人而逐渐式微,乡村的政治生态开始恶化。这个历史图景已经为很多学者所描述和分析了。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从时间上来看,早期的乡村精英带有更多传统士绅的乡土情感,尤其是清末民初那批投身革命或者改良的留学生、会党首领等,他们的事业基础在本乡本土,他们虽然不断地“离乡”,但也不断地“返乡”开拓各种现代事业,到最后往往终老于家乡。民国后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虽然所受专业化教育程度更高,而且确实以在城市现代机构工作居多,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如抗日战争时期)下他们中也有一些人“返乡”从事政治活动,从而对乡村民众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