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

不同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家与地方两类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就四种知识体系而言,由于“传统人文伦理知识体系”和“乡村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来自传统中国社会和村落的文化延续,因此,它们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是有持续性和相对稳定的。
不同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_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

一、国家与地方两类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

就四种知识体系而言,由于“传统人文伦理知识体系”和“乡村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来自传统中国社会和村落的文化延续,因此,它们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是有持续性和相对稳定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和“政治意识形态知识体系”则属于乡村外部知识的输入,因此,它们对乡村的影响不是具有稳定性的,会因时因势而不同。大体来说,现代科学知识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始于近代(1840年以后)。但是,客观上讲,现代科学知识真正进入乡村并为乡村人熟知应该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因为,五四运动是一个中国文化变迁的一个起点,即从那时候起,中国开始倡导科学、民主,提出了新文化前进的方向。而现代科学知识真正占领乡村文化领域应是在乡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因为现代新式学校教育才真正是现代科学知识在乡村传播和扎根的有效途径。尤其是1977年以后,伴随着中高考制度的恢复,大学开始成为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和理性价值信仰的重要基地,现代科学知识逐渐成为主流文化。

国家意志干预乡村社会的自在状态,在中国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和特定政治制度下的行政框架体系的国家,所以,国家要管理经济、社会,必然要通过政策文件下达、开会下达或以运动、活动形式贯彻落实,从而实现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功能。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国家力量过分干预经济、社会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乡村自主性空间,束缚了乡村的发展。这种国家意志强力渗透到乡村还表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运动事件上。就中国而言,由于我们有着自己的制度框架和文化传统,以政策文件、会议精神等形式传达的国家意志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是经常发生的,可以视为正常的影响因素,但是,如果过分渗透产生不良后果,就可以认为是不正常的了。

正如前文“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所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力量对于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是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手段如政策推行、行政机构设置、驻村工作组、群众动员大会、群众运动、各种各样的政治宣传、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些行政手段向乡村推行的过程,也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及其价值体系向乡村社会输入和教化的过程,尤其是对担任公职的村干部、乡村知识分子等乡村精英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政治觉悟培养的过程,例如通过开会、培训、学习等形式将某一时期的政策主张、会议精神和干部的政治觉悟等传递给他们,然后通过他们传递给普通村民。这一过程可以达到两种效果:一方面,完成了政治知识体系对乡村社会的输入和教育;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乡村精英在乡村社会的权威和地位,因为他们经过会议学习和干部培训拥有了政治知识的权威,而且,他们还是国家及各级政府政策的执行者,这些都使他们能够拥有不同于一般村民的权威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精英地位。

二、传统与现代两类知识体系对乡村精英的影响分析

就知识体系的性质及来源来说,“传统人文伦理知识体系”是属于传统中国社会的本土文化,它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地方习俗、规范等村落文化的因子,在乡村社会自成体系——在村落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被演绎、更新和变迁,对乡村社会的人际互动、社会规范、文明礼仪、生活方式和乡村人的行为习惯、行为逻辑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乡村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的维系者。

如果说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变革始于近代输入的现代性的因子,那么,我国乡村真正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始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乡村九年义务教育逐渐普及,接受正规的学校现代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早期的是小学普及率逐年提高,然后是初中毕业的人数逐渐增多,再到后来是乡村生源的高中毕业生越来越普遍。1998年以后,伴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和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扩招,乡村孩子考入大学或正规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下面是盐官联民村某年的升学情况,虽然人数不像城市那么多,但是,相对于乡村的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增加。

略记今年升学的人数

昨天我去村里在CMF同志那了解到今年升入高校的学生情况:

ZWY:一组ZSL的儿子,宁波大学食品系

XDY:一组XGY的女儿,嘉兴高等专科学校

LH:二组LYM的女儿,宁波卫校

WXM:四组WSX的儿子,绍兴卫校

JHP:七组JHF的女儿,杭州煤炭工业学校长兴分校

XY:七组XDY的女儿,省物资学校

以上六名只一名是大学,其余均是中专。[1]

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科学知识即学校正规教育对乡村社会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实际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即通过新式学校教育对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产生影响,只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能读起书的人少,因而学校教育普及率低而未能产生普遍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乡村的现代基础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曹锦清等在《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资料说明了浙北乡村的现代教育很早就已经起步了:

三四十年代浙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文化比较发达,较早废除了旧式教育,引进了新式学校。当时乡村学校有四类。一是县国民中心小学,陈家场北面的H县第三国民中心小学与陈家场仅一河之隔(校舍1938年被日本兵烧毁)。二是乡国民小学,许多乡小学无正式校舍,移用庙宇或祠堂作教室。三是保国民小学,此类学校通常仅l个教师、1个班级,无正式校舍。四是旧式或新式私塾,新旧之别在于使用教材的不同,1935—1938年,陈家场由陈某出资在陈家祠堂办过四年新式私塾。(曹锦清等,2001:306)

现代新式学校的教育即是以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价值理性为宗旨的,在乡村社会,它主要以学校基础教育为主要形式,同时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后来的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传播。它常常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种田”“农业科学实验”“农业技术扶持与培训”“现代科技农业”等名义进行推进。在海宁乡村调查期间,被访者和被调查者,不管是什么身份,也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都一致地有“所谓的知识就是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是知识”“经验不是知识”“习惯不是知识”等判断。可见,在乡村社会,现代科学知识及其价值理念已深入人心,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却未能成为他们价值判断、行为逻辑和生活方式的唯一基础,因为,在乡村社会,对他们价值观、行为逻辑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还有来自于乡村本土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和规范、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以及同一村落共识性的行为规范,这些甚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这在老一代村民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对于乡村精英而言,他们在认知上肯定现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在行为逻辑上却因循着乡村固有的传统。与一般村民相比,由于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且接受外界新事物的机会较多,所以,相对而言,他们更相信科学的价值和逻辑。在一般村民中,年轻一代的较年老一代的更认同现代科学的价值体系,乡村精英中,也是年轻一点的较年老的更常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

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现代价值理性基础上的,其突出的特点是“祛魅”(韦伯语),就是以科学揭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神秘的面纱,以探究事物间的关联性和自身变化的规律为科学活动的神圣使命。它抛弃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传说,强调科学的可反复证实性,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科学论证,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价值取向上,它选择理性思维,不相信看不见或臆想的东西,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神秘的,只要没有经过严密推理且被事实验证的东西,都不能称为科学,是不能轻易作为事实进行盲目相信的。比如,有的传统虽然是被事实证实有效的东西,但是它不一定是科学的,因为它可能没经过严密推理或运用科学方法验证过,因此,它可能仅仅是一种约定俗成,却不符合科学规律。在乡村社会,不论其固有的村落文化、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规范,还是祖辈世代相袭的被认为符合常理的行为规范,不一定都符合科学理性的价值标准,但确是乡村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的维持者,对于乡村的整合与运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一个尚未完全现代化的乡村来说,用一种完全理性的科学知识和价值体系去取代乡村固有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可能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若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乡村社会某些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不利于乡村的发展。

就海宁乡村来说,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现代科学知识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是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而逐步深入的。在此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外部与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信仰体系是此消彼长、相互影响的,中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最终方向是现代知识及其价值信仰处于主体地位,因为乡村发展的方向是走向现代化,自然,文化价值体系也是现代的科学知识、价值体系。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相互冲突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乡村某些原有的机制或功能失衡或失效的问题。二是乡村现代化的模式及其路径选择的问题,正如我们之前提出的乡村现代化的路径与方向问题,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镇化吗?如果是,那将是乡村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历程,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果是把乡村变成城镇;如果不是,那应该是乡村的自我发展之路,即建立在现有乡村社会结构、文化基础上的自我发展之路,那么,乡村自有的社会规范、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就不应该完全被取代,而应该是在其原有结构及功能上的发展。就目前乡村而言,其实,这两个问题可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乡村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及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路径选择不同而导致乡村原有机制的失衡问题,后者模式选择为方向问题,前者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其表现。但是,就问题性质而言,这两个问题却又是乡村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笔者认为,第二个问题是当前乡村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而第一个问题则是过去乡村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即现代科学知识及其价值理性对乡村输入的过程对乡村社会原有的秩序和文化价值体系造成冲击,导致乡村某些机制和功能失衡的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不再赘述。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第一个问题。

就海宁乡村来说,现代科学知识和价值理性输入乡村并对乡村产生影响作用应该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呈现出改革开放后的蓬勃活力。不但乡村基础教育普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也日益发展起来,乡村社会接触现代化知识及其价值体系的渠道和机会有了明显的拓宽和增加。此后,现代科学知识及其价值理性伴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日益成为乡村人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逻辑。从乡村原有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维系的视角来看,现代科学知识对乡村的影响被部分学者视为外来文化的冲击力,打破了乡村社会原有秩序和结构,使乡村社会部分规范和功能失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其主要表现为:(1)乡村社会原有的社会规范被一种现代的价值理性所改变,由原来的情感投入型变成理性互动型;(2)乡村社会原有的独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文明逐渐被一种外来的文明如西方的现代文明和城市文明所取代,渐渐失去村落共同体精神的基础;(3)乡村社会原有的价值信仰渐渐地为世俗化价值取向所取代,人们逐渐选择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的价值取向,变得更加功利;(4)乡村人原创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技艺正在被这种现代的普适性的现代化浪潮及其功利性评价标准所淹没,逐渐失去乡村个性文明所特有的属性;(5)现代化使乡村社会渐渐失去独立的自主性空间,渐渐地成为现代化的附属,有的甚至演变成工业化、城镇化的牺牲品,渐渐失去乡村原有的风貌,变成纯粹的城市附属物;(6)当乡村社会的诸多要素都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乡村总体上还在遵循其固有的运行机制和文化传统运行的时候,现代科学知识及其价值体系以外力强行进入乡村会产生诸多冲突和不适应,因为,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另一种由不同性质的文化所影响的区域时,会有一个接触、不适应、冲突、融合、发展的过程。但是,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乡村来说,它需要有一个逐步生长出内生性现代化因子的过程,才能完成现代性文化扎根、发芽、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乡村主要构成要素首先实现现代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现代化。当乡村人的思想、行为仍然遵循着乡村固有的文化传统和行为逻辑运作的时候,一种外力输入型的现代化可能就会出现先天性不足造成的缺陷,如人的思想、行为缺乏与现代性相匹配的支撑价值信仰的基础,从而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层面——表面化,导致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现象的发生。

【注释】

[1]摘自被访者HSX的个人笔记,1997年10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