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的教会学校_中国教育史

早期的教会学校_中国教育史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教会学校大都把传播宗教教义、培养宗教感情放在首位,与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熏陶的办学宗旨大相径庭。早期教会学校中还涌现出一批女子学堂,女子走出家门去学校求学读书,在传统封建教育形态下是不可思议的。

早期的教会学校_中国教育史

一、早期的教会学校

近代西方传教士把创办学校作为传播福音的辅助手段,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传教士就来到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传教活动,并且开始设立学校,其中以英华书院和马礼逊学堂影响最大。

图7-3 马礼逊在办公

181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和米怜(William Milne)在马六甲创办了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教会学校,取名英华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这所学校“以交互教育中西文学,及传播基督教理为宗旨”[4],聘请的中西教师均以基督教徒为限。书院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分为小学和中学程度,所设课程包括宗教、英文、中文、数学、天文、地理、伦理、哲学等。米怜为首任院长,马礼逊任校监。书院在马六甲历时25年,1843年迁至香港。在校就读的华人学生最多时达200余人,日后较为知名的有中国第一个华人传教士梁发,林则徐对外交涉和研究外国国情的助手袁德辉,第一位华人牧师何进善。(www.guayunfan.com)

最早在中国本土开办的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成立的马礼逊学堂,由马礼逊教育协会主办,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布朗(Samuel Robbins Brown)主持并担任教师。学生分为中小学程度,课程有中文和英文两科。中文科儒家典籍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等科目,由华人任教。英文科有天文学、历史、地理、算术、代数、几何、初等机械学、生理学、化学、音乐、作文等,由英美人任教。1842年学校迁往香港,1850年停办。马礼逊学生中,以容闳、黄宽、黄胜等人比较知名,其中又以容闳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最大。

图7-4 澳门马礼逊学堂遗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局面大变,不仅英华学堂、马礼逊学堂迅速迁至香港,新的教会学校也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纷纷设立。据统计,至1860年以前,各国教会在上述六个地区(包括香港)开设的教会学校有50所左右,学生1000余人。这些学校大多属于小学程度,规模也很小,目的主要是“传教”,在中国人中培植一些传教助手以扩展传教范围,招生对象也以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主。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这一阶段教会创办的学校较为出名的有1843年迁移至香港的英华书院,1844年英国伦敦会女传教士爱尔德赛(Aldersey)创办的宁波女塾。宁波书塾也是外国人在我国设立女子学校的开始。

早期教会学校大都把传播宗教教义、培养宗教感情放在首位,与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熏陶的办学宗旨大相径庭。办学虽然程度较浅,但一般都设有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儒家的典籍和经史之学受到冲击。办学的传教士们,又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近代教育的一些先进理念、教育制度、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早期教会学校中还涌现出一批女子学堂,女子走出家门去学校求学读书,在传统封建教育形态下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教会机构游离于传统封建教育体系之外,但它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和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