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化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化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其语言是否规范尤为值得重视。一是,主流电视媒体的主持人,人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官方语言。播音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电台、电视台这一传媒机构的“官方”代言人,是富于政治性的、较为郑重的传媒角色。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化

潘 健

一、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语言的规范性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统一,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关系到民众语言素质的水准。由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其语言是否规范尤为值得重视。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中就提到:“广播电视播音员所从事的事业,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责任。”

一是,主流电视媒体的主持人,人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官方语言。

播音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电台、电视台这一传媒机构的“官方”代言人,是富于政治性的、较为郑重的传媒角色。或者说,播音员、主持人更多的具有传播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二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起着传达思想的作用。

另外,主持人的语言对于观众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今天,广播电视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语言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当中,具有一个标杆、旗帜、示范作用。节目主持人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语言品位,注重语言规范,锤炼自己的语言功力,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不懈的责任。

二、目前需要关注的主持人用语不规范现象

应该说,大部分主流电视媒体的大多数主持人用语基本是符合国家规范的。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规定:节目主持人必须达到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上(省级及省级以上媒体必须达到一甲水平),并实行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广播电视语言规范性传播的落实,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日益繁荣,也出现了的一些特殊现象。

1.记者型主持人出现

一段时间以来,以央视为首的很多媒体推出了诸如《新闻调查》《社会经纬》等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些高水平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也充实到主持人队伍中来。他们当中有的人普通话不标准,但由于思想内涵深刻,富有个人魅力,以出色的表现吸引了观众,而观众对他们在语音方面的缺憾往往能给予宽容。

2.无原则媚俗的“港台腔”

现有一种怪现象:部分节目主持人、乃至个别播音员用一口“港台腔”做节目,让人百思不解。此腔源自有的港台人士努力学习普通话而尚未熟练的话语调腔。由于前后鼻音不分、轻重格式颠倒、主次关系错位、高低长短无度、僵直生硬的无奈,不得已而加强起伏跌宕的变化所综合起来造成的“嗲声嗲气”。

3.方言节目出现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新闻媒体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媒体竞争也日益激烈和残酷,各家媒体的战略规划和改革举措纷纷出台,其中新闻节目的本土化发展成为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一项基本策略。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他们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目前,广东、福建、四川、湖南、浙江等省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中就存在着不少方言土语类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较高,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在内容上,方言新闻节目和“民生新闻”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以播报所在地区范围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观众沉浸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中,窥视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生群像,在别人的悲欢离合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得到启发和引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承载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和原住民的情感,很容易被这个环境中的人群接受并产生共鸣。方言虽具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却只是边缘文化的一隅,不能作为语言的主流形态。

三、严格规范的基础上要坚持大众化原则和灵活、生动的主持风格

语言是人类交际思维、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语言的功能是交际,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其动态性和人文性。语言学家许嘉璐认为;“现代化需要规范的语言文字生活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因而广播电视的语言应该规范而多样,高雅而活泼。”所以说,语言大众化是节目主持人语言强调规范化的更高层次。

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是广大的老百姓,他们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所以,主持人的语言必须简明易懂,有很强的可听性、可接受性。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简单朴实的话有时更能快捷而有效地把某种思想传达给受众。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语言上向他们接近的人”,因为“降低参与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交谈,并可获得听者的社会认可”。主持人节目既然是面向大众的传播,那么,为社会最大多数人理解和喜爱,应该作为主持人语言运用最根本的要求。

第一,主持人用语要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语言的通俗易懂,并不是在内容上简单化,“简练”并不是“简单”。简练是以内容充实为前提,然后抓住要点,多为大部分观众考虑,做到简洁明晰。“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观众对节目文化含量的广度和深度有越来越高的需求,用通俗的口语表达深刻的内容并不容易,如果语言过于华丽,或者都是专业术语,就让观众感觉很造作,难以沟通”。

深入浅出,就是要从观众熟悉的事物或直观的形象入手,尽可能地把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形象化、简单化,使之易于理解。

第二,生动的讲述是主持人语言在规范标准之外的另一基本要求。

规范,不应肤浅地认为“同一”,不应武断地指斥为“刻板”。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具有十分明显的审美作用,这一点不容置疑。规范,是语言文化和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有些主持人往往只注重稿件的播读,没有注重语言的表达,没有跟观众交流,使整个节目显得很呆板。作为媒介向大众进行传播的中介人物,主持人应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最具亲和力的传播者,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大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的视角和个性化的叙述方式进行传播,使传播具有人情味和吸引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节目使媒介由工具客体转化为一个可交流的对象主体。主持人把节目“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色引入了大众传媒,在主持人节目中,传授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接交流、即时反馈韵交互传播模式的特点。

优秀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者实践,“展现了语言的音美、意美、情美,使语言进入民族化、风格化、意境美、韵律美的境地,发挥出语言的言事省人、言情感人的精妙作用,语言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都可以获得审美愉悦。”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优美语言对于净化和美化社会语言,对于提高广大受众的语言文明和语言素养及语言审美鉴赏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从根本属性上说,主持人是党的宣传工作者、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广播电视媒体中以有声语言、体态语言进行传播的人;另一方面,主持人以观众信赖和喜爱的朋友身份、以与观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人格化”及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是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但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主持人的语言都要规范,这样,我们的电视事业才会更加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