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虹云播音创作的美学追求

试论虹云播音创作的美学追求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虹云播音创作的美学追求芦 巍前  言虹云是我国播音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优秀的播音工作者。虹云播音创作中的“有我之境”体现在主体意愿的强烈投射。

试论虹云播音创作的美学追求

芦 巍

前  言

虹云是我国播音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优秀的播音工作者。从1960年开始播音创作的她,是一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者,是一个求知求真内省慎独的思考者。回顾其播音创作成长、成熟的过程,不难发现这一过程正是折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前后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从《农民信箱》、《大众经济》到固定听众逾亿、在社会各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名牌节目《午间半小时》;从家喻户晓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到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解说作品,虹云逐渐成为继齐越、夏青、林如等老一代播音艺术家之后为广大听众(观众)所喜爱和认可的播音艺术家。近几年,她还登上了朗诵艺术的舞台,在朗诵天地开辟着自己新的创作领域。虹云在中国播音史上第一、二代老播音员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继承了老一代播音员的优秀传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通过大量创作实践,她成为在广播和电视领域都有所成就的“两栖播音员”,同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和美学特色。综观其四十余年的播音创作,对有声语言艺术化的执着追求是其风格形成的重要动力。笔者试图通过对虹云播音创作美学追求的个案分析,探讨美学追求对播音创作的先在规范意义,希望对创作主体加深语言造诣、强化语言功力、建构美学追求和创造时代精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美在真情——虹云播音创作美学追求概述

播音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是播音员主持人关于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艺术化的审美观念的体现,反映创作主体的审美期待、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是创作主体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上主动探索力求达到的理想境界。它是在长期的播音创作实践中形成的,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美学追求本身不是纯形式的,而是以时代精神、艺术观念、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等内容作基础。它大体上决定了主体创作的艺术倾向和方法,又集中体现在播音作品上。综上可以说,播音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兼有时代性和个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

播音风格的形成是播音创作日趋成熟的标志。而审美多样性的追求是风格发展的重要动力。新中国播音风格两大高峰代表人物的经典之作无不映射出创作主体的美学观照,实践也证明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具体进程离不开创作主体审美期待的导引,更离不开美学追求的规范和制约。

虹云是我国第三代播音员中风格特点非常鲜明的一位。她实践丰富,艺术生命持久,形成了热情真挚、刚柔相济、声情并茂的创作风格。她那些深入人心的作品,充满情感交流的渴念,内在激情的呼告,生命体验的活力。可以说,虹云在播音创作上蕴涵着一种“有我之境”的美学追求。“有我之境”取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之意。这是一种鲜明表现主观情意的艺术境界。虹云播音创作中的“有我之境”体现在主体意愿的强烈投射。她的主体能动性使她对创作客体的认识、体验及创作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和个性特征。她的播音作品体现了创作主体在美学追求的指向下对创作客体进行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审美把握和审美创造。

(一)“以动己之情动人”

“情感”之于播音创作,既为体,又为用。一方面是播音创作表现的对象,是播音作品具有审美感染力的源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1);另一方面,情感又是推动播音创作的主要动因,如《礼记·乐记》中所指:“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两方面密不可分,播音创作要想以情动人,必先自己能够做到为情所动;情之所动,又必然要寄托到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在这一点上,虹云可以说是“悟”得比较深的,“以动己之情动人”——是其“有我之境”的首要表现。

“愿赋心雨化虹云”——虹云总是用感同身受的心力去驱动自己的创作,她说,“每篇稿件我都是用心去说!用心,就是要情动于衷、以诚相见,与听众交心”。一方面她力求使内在的真情实感充盈于字里行间,全力表达真诚和热情;另一方面,她强调创作中表达出的情感并非完全的个人感受,而是自身情感经过理性思考而提炼升华的一种理智情感和交流情感。尤其是作为国家级别电台的播音员,虹云的创作中还蕴涵着高度的政治情感,所以她的作品是情动于衷且情生于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栏目《午间半小时》,话题包罗万象,虹云都能以“情”贯穿其中,宣传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豪情奔放;歌颂先进人物,亲切质朴;揭露不正之风,态度鲜明……虹云的创作总是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从而赢得听众的共鸣和信赖:

“听你主持节目,总觉得是大地母亲的声音,有一种渗透人生玄机的超然感觉,但是它又是那么的亲切,像母亲一样充满爱心。您的声音带给我知识,给我力量,催我思考,使我振作,勇敢地去迎接每一天的新生活给我的考验”。“您用如歌的声音,把我们带进音乐般的殿堂”。“您的声音一直在涤荡着我们的魂灵”……

听众的感受证明,有了深挚的情感依托,听众的“感知、理解与情感等审美心理活动都毫无阻滞,他们只觉得语流及负载的内容都是美的,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作品所描绘的大千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2)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听众的这种情感回馈,也使话筒前见不到受众的虹云产生情感交流的愉悦,这种愉悦美感激励着虹云每一次“全身心投入”。从《午间半小时》、《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大量堪称经典的节目和作品中,都能感受到这种积极主动营造的“传受交流的情感场”,所以说话筒前的虹云总是丰富而单纯,丰富的是她内心的情感,单纯的是她为听众服务的心境。虹云也因此种心理特质而成为“虹云”。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虹云“有我之境”的另一大表现。具体来讲,这是从有声语言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出发,一要发扬汉民族语言音乐美的特质,二要找到体现内容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音乐美是汉民族语言审美价值极为突出的方面。王力先生曾说过:“语言的形式美,就是整体的美,抑扬的美和迥环美。语言的形式美是声音的美,即音乐性的美。”虹云在处理稿件时,非常注重挖掘语言形式本身的美感因素,通过自己的声音充分体现汉语的音韵美,传达出语言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多年来大量专题片纪录片的解说配音都能充分体现虹云的这一创作追求。

虹云认为,作为播音员要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的美学特征,要讲究音节的调配求整齐匀称之美,声调的平衡交替求抑扬起伏之美,另外双声词、叠韵词、象声词等修辞手段,也都应该抓住用来增加有声语言的美感。但是汉语语音上的这种形式美,还要注意服从内容的需要,要做到表情达意和和谐悦耳的统一,对稿件或节目一定要深入挖掘,找到最好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午间半小时》作为中国广播发展史上“主持人节目”进行探索进而成为名牌的一个栏目,“谈话式”播音的成熟运用,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午间半小时》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地探讨改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不唱高调也不回避矛盾,所以主持人要坦率自然,介绍不同的观点供大家思考。因此在听众面前不能虚声虚气、细声细气,而应以“真诚朴实的表达方式”体现敞开襟怀、豁达磊落的气质,但这并不是“把调子降下来、声音轻柔些、口语化一点”就能达到的。要让表达产生“让听众信得过”的效应,必须潜心研究、揣摸体会。通过在节目中反复实践,虹云认为“谈话式”播音对语言基本功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来播报新闻时多用中偏高的音高、中偏大的音量;而主持《午间半小时》节目,因为是“面对面”的交流,需要多用中偏小的音量、中偏低的音高,声音还不能塌,这种播讲样式,从气息、用声,到吐字,都处于弱处理状态,但却是一种对发声器官控制力量更加精细灵活的状态。为了适应主持节目时的播音用声,虹云在自己四十多岁的时候重新调整基本功训练。比如,声母用本音训练发音动作的精准,训练声音远近的控制技巧,娓娓交谈的音色控制;在对比研究了新闻播报和主持人谈话不同的语流特征之后,总结出了处理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的不同方法,使自己的语言收放自如,适应范围更广。正是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让虹云找到了播音创作的真谛,成了“亿万听众餐桌上的朋友”。

虹云在广播电视播音创作实践的拓展中,感到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播音员主持人已经自然而然被受众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媒介代言人的职业角色使“我”的内涵有了质的规定性,它是“在节目中显露出来的、根据节目需要强化和美化了的那部分‘自我’”。(3)于是在创作上她始终坚持个性并坦诚地向受众敞开自己,使自我情感和个性体验升华,为党的播音事业服务;自我塑造也从追求声音形象美拓展到追求包括气质形象、人格形象在内的整体形象美。可以说,虹云所追求的是一个向着“真善美”境界不断自我超越的“我”。因而其播音创作中的“有我之境”以其独特的活力“召唤”听众(观众),并创造出与受众达到心灵契合和情感共鸣的审美价值。

二、美在和谐——虹云播音创作的风格特色

张颂教授在《朗读美学》中说,“美学追求的执着和炽热,就把朗读主体的审美意识、美的尺度,投向了‘这一篇’文字作品,从而使‘这一篇’文字作品的风格,染上了朗读主体美学理想的色彩,打上了朗读主体风格化审美观照的印记。”虹云追求主体情感的强烈投射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表达,显现出“有我”的境界,在这种美学追求的引领下,其作品呈现出以主体情感色彩为主基调、表现手段丰富细腻的“虹云风格”。

(一)刚柔并济,声情并茂

追求“字字入心,句句生情”的虹云在创作中总是大胆体现主体情感的丰富层次,或大笔落墨或精勾细描,其语流的松紧变化,节奏的张弛有度,语气的色彩鲜明,使作品激情与温婉并存,刚劲与柔和互托。

《话说长江》可以说是虹云这一创作个性的代表作。这部被人们誉为“激动人心的爱国画卷”的作品,基调大气磅礴、深沉厚重而又热情洋溢。虹云在解说时,依文字内蕴而情发,既充分体现了女性特有的阴柔之美,又表现出了女性少有的阳刚之美。

《话说长江》的创作目的是唱响长江美的颂歌,里面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有很多地方是以画面为背景,重在抒发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挚爱和赞美。画面上只有长江的壮美,而虹云却饱满有力地传达出长江撼人的气度和中华儿女的自豪。她坦然地“进”,以解说为主,偏重“诵”的语气,气息深沉,语势舒展,层层递进,充分传达出气魄宏大、情意酣畅的画外之意。

在处理抒情性深浓的解说词时,虹云又突显其婉约柔美的一面。她特别注重解说语言的音乐美,字音完满,有时甚或稍有夸张或延长,展现音韵美,与背景音乐共同形成婉转的旋律,产生意境曼妙的美感。在画面秀丽柔和的地方,她用声细腻,适当使用虚声、气声,竭力营造画中诗、诗中画、声随画面走、声止意犹存的意境。而在画面多、解说分散时,虹云以情带声,情气相谐,把跳跃性的解说处理得有如行云流水,连贯自然。

《话说长江》内容丰富,景别变化幅度大,还要与观众交流,因而在表达上需要讲解、朗诵、朗读和交谈等多种方式。虹云对其做了完整的艺术处理,依据解说内容层次上的发展变化,时而昂扬奔放、刚劲有力,时而心通声入、娓娓动人,使人感到“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4)

不光电视片解说,在节目主持时,虹云也表现出亦刚亦柔的风格特点。《午间半小时》是一个综合性栏目,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讴歌改革开放,介绍凡人小事,还注意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社会上违法乱纪、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虹云在节目中的整体特点是亲切自然、深情大度,但针对不同节目内容,尖锐的批评,深刻的哲理,抒情的赞赏,她都表现出了刚柔得体的分寸,而且这种分寸不光是字面的倾向特点,还带着对社会和时代的感触思考,显示了一个成熟的主持人的语言资质和心理蕴涵。

(二)自出机杼,平中见奇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使虹云在表达上极为用心。她常说,“没有细微的区别就没有艺术”,于是她作品中的“细微”往往产生平中见奇的效果。艺术的重要法则之一是“对比规律”,有比较才能鲜明。虹云在处理稿件时,总是强调深入感受和捕捉事物的细节差异,用最生动的细节调动听众的审美想象,使其有如身临其境。

《话说长江》的《大足石刻》一回里,在介绍四川省大足县北山佛湾石刻中风格各异的造像时,解说词是这样的:

面目清秀、气质文雅的普贤趺坐在温顺的象背上。她温柔娴静而又典雅大方,体现了东方女性的妩媚。

文殊,手握经卷高坐于凶猛的青狮背上。她凝神沉思略带自负神情,俨然一副博学多闻、能言善辩的学者风度,显得法力无边,能为世人救苦救难。

在第125号石窟内,有一尊观音的雕像,她身材苗条,面带微笑,双手拿着一串佛珠,好像是在数着珠的多少,又好像是在遐想着自己的未来,人称“媚态观音”。

如果对雕塑缺乏审美修养,单从画面上看,观众很难领略这三尊造像的风采,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她们本来迥异的神情变得比较模糊。虹云却用自己的声音勾勒出三尊造像不同的情韵。“普贤菩萨”一段节奏舒缓,吐字柔长,显出了“普贤”的“雅”;“文殊菩萨”一段音色加亮加实,节奏慢中有快,显出了“文殊菩萨”的“外柔内刚”;描摹“媚态观音”则又用声轻美,虚实相间,突显出她的“活”。这三段的处理是“静中求动”,通过对比拓展出画外之生气,营造出细腻而丰富的意境美。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艺术需要真诚和执着,也需要自视和他视。任何艺术创作都不免有其遗憾之处。由于是做广播节目出身,虹云对有声语言主体性在电视节目中的分寸把握,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有时感情表达,显得“入乎其内”而未“出乎其外”,导致主观意味强;还有时因刻意求工而略显雕琢痕迹。但我们相信,富于自省精神的虹云,随着艺术造诣的不断提高,会更加接近有声语言艺术的理想境界。

三、美的启示

语言传播有三重空间: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审美空间。语言的生存空间出于人类生存的本能和人际交流的需要,无可避免其复杂散漫;语言的规范空间是人类渴望资源共享、沟通对话以便求得更大发展的需要,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在规范空间的主导作用便成为不争的事实和历史的责任;而进入审美空间的有声语言,则寄托着人们对美学理想的追求,“包含着历史的厚度、时代的高度、哲理的深度,言简意赅、辞约义丰,使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5)以上三重空间是相通相容、递进上升的,然而“鱼龙混杂”的现实表明了创作主体在语言传播三重空间内不同的个体选择。

创作主体美学追求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期、努力实践的过程。美学追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它包含创作主体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是创作主体在特定时代语境下立足播音创作力求达到的审美境界。创作主体总是面临着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动态的审美接受心理。通过探讨虹云播音创作的美学追求,我们尝试如何建构当代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的美学追求。

(一)时代精神与流行时尚

时代精神是我们进行创作不可回避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想前提。播音作为时代的艺术,需要时代精神的注入和个体创造的迸发。回顾虹云的播音创作,其作品中表现的自在的“有我之境”的美学追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虹云播音创作的深入探索是伴随广播事业的改革进程实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改革,逐渐冲破僵化的旧体制的束缚,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人们的心态、观念和精神面貌都迸发出新时期的活力。创新节目不断涌现,其中“主持人节目”从国外引进并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播音创作,在反映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上,开始呼唤形成一种既有时代气息又符合广播规律和特点的播音风格。虹云以自己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时代节奏的艺术领悟,把握住“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创作出了符合时代旋律的精品节目。这是她在创作过程中主动自觉的审美选择,也体现了其在播音创作上的执着探索和勇于创新。

着眼于当代,“创新”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有着“话语权力”的语言传播工作者,要深省创新就是更加务实,更加实事求是,不单是形式上花样翻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要继承播音事业“为受众服务”的传统,把握时代精神的精髓,超越流行时尚的泡沫,从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我们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就是要“为受众服务,以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明、文化的需要,以提高国民智力和民族素质”。(6)而为受众服务,首先就是要对受众理解、尊重和关心,不要居高临下地说教,拒绝曲意逢迎的献媚,传受之间是朋友式的真诚和平等。人文关怀是一种氛围,一种贯彻于节目内外的始终如一的“情感场”,应该是对人的精神、道德、水准的不断提升,更应是传者实践的执着追求。针对当下,最基本的体现就在于传者树立语言规范的意识,加强语言基本功,做到吐字清晰、字音准确。“对自己讲话的语音、语调,该体现出的语意、语情,都要负责”。(7)

“识别时尚是与非,筛选潮流对与错。”(张颂语)时下日益丰富的节目形态,给了创作主体多元的审美选择,因而创作主体在敏锐把握受众审美心理的同时,要防止在某些流行时尚中迷失。有声语言艺术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传者在艺术观念上应该有一个自觉而明确的追求。在对有声语言的传播规律,尤其在“艺术化”与“生活化”、“自然化”之关系的审美认识上,进行深刻地反思,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力,坚持提高有声语言和节目的文化品位、文化含量,惟有如此,有声语言才有可能实现艺术表现与欣赏接受的审美对接,也才有可能实现对时代精神的准确、鲜明、生动地阐释。

(二)形象意识与语言功力

现代美学认为,艺术的感染力就是形象的感染力,节目所设定的对受众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感染力来实现的。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意义,他(她)能在最大程度上为不同层次的受众所接受,引起情感共鸣、思维认同和形象认可。虹云在《午间半小时》里端庄文雅、坦诚宽厚的形象,就实现了创作主体的这种形象意义。主持《午间半小时》近十年的虹云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印象非常深刻,以至她调离中央人民广播台五六年之后,仍然有听众在写给《午间一小时》节目(《午间半小时》于2001年起改为《午间一小时》)的信上署着她的名字,“虹云”这个名字似乎意味着一种无法取代的信任和期待。虹云在播音创作美学追求的形成过程中渗透了强烈的“形象意识”,她一直追求生活中的“虹云”和节目中的“虹云”的统一,追求达到听众对“虹云”的角色期待。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发展,需要创作主体树立这种“形象意识”,完善个人形象。针对现状笔者认为要重点从完善人格和强化语言功力入手。节目主持人浸润在节目中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会给节目增添光彩,成为节目的标志,观众会因为喜欢主持人从而更喜欢其主持的节目。但人格魅力,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节目。不能离开语言功力和节目要求空谈“人格魅力”,强化语言功力还应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当务之急和始终追求。“语言功力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思辩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鉴赏力。语言主体的创作觉悟、语言主体的创作态度、科学的创作观念、正确的创作道路、用气发声、吐字归音、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艺术个性的风格特点……都汇聚其中,概莫能外。”(8)语言功力包蕴的丰富内涵才是创作主体彰显个性的弹性空间,先天的资质,后天的习得,能力的精进,因各有不同而产生不同个性。虹云播音创作中的美学特色恰恰来源于她对有声语言艺术化的执着追求,扎实的语言功底使虹云适应不断变化的创作语境,形成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并保持了常青的艺术生命。笔者以为当下对语言功力的轻视、忽视或逃避,恰恰是对“个性”的误识,误把“复制西方”当“个性”,误把“克隆港台”当“创新”,背离“个性”的本质——“创造性”。作为一个媒介主体形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成功的艺术不是消极适应而是积极突破,构建新的和谐的美。虹云“有我之境”的美学追求,本质是出于对主体创造性的最大化追求,这使得她始终致力于不断自我超越,把握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心理,执着而有分寸地强化主体情感和个性体验于作品之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9)在虹云的代表作品中,主体的“真感情”完全灌注到创作客体的整体形象之中,创作主体与节目已形成“熔化效应”,受众感受到的是突显节目整体风格特色的“无我之境”。从“有我”到“无我”,虹云追求着美学理想在播音创作上的最大实现。而中国播音史上的无数经典也证明,语言功力创造真正的个性,语言功力创造真正的审美境界。正视语言功力,就是把握住了播音创作的根本。建构当代播音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美学理想,当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白居易:《与元九书》。

(2)姚喜双:《播音风格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6月版。

(3)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2月版,第93页。

(4)赫拉克利特语,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83—184页。

(6)张颂:《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9页。

(7)采访虹云记录。

(8)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6页。

(9)王国维:《人间词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