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片机构的逐利与谋利

制片机构的逐利与谋利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制片机构的逐利与谋利10余年的成长,制片机构迈出了一大步,已经成为国内电视剧制作的最主要力量,在制作数量、制作水准、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多方面都已基本成型。根据《中国电视剧市场调查》统计,目前制片机构的毛利润率普遍在10%~30%之间对比电视台3~5倍的投入,买方市场的格局使得目前的市场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异,整个市场利益分配的天平向电视台倾斜。

二、制片机构的逐利与谋利

10余年的成长,制片机构迈出了一大步,已经成为国内电视剧制作的最主要力量,在制作数量、制作水准、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多方面都已基本成型。同样是10余年的时间,对于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长远发展才只是一小步,目前的制作行业还远未成熟。

1.逐利时代的终结

目前我国的影视剧制作机构大约有700多家,全年的电视剧制作量在9000集左右,也就是说每一家制片机构每年拍摄的电视剧只有十几集。国内产量比较大的制片机构年制作量差不多也就10部左右,而大部分制片机构一般一年只拍一部电视剧,另有一些制片机构可能一年也没有一部作品问世。根据《中国电视剧市场调查》的数据,2002年,电视剧制作数量在20集左右的制作公司占总体的75%,制作数量在40~80集的公司占19%,而制作规模超过80集的制作公司只占总体的6%。

大量存在的这些小型制片机构虽然经营操作方式灵活,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它们也面临着人才、资金等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从而给电视剧制作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制片机构普遍性的小规模,加之整个行业受前几年繁荣的影响,投机心理仍然弥漫在整个电视剧市场,几年来市场逐利的格局还在延续。目前的电视剧制作行业仍然处于产品阶段,各个制片机构专注于单部电视剧的成功,而非立足市场经营。

电视剧的市场化运作起步于1993年,不可否认,制片机构经过几年的快速积累与发展,制作水准已大幅提高,国产电视剧已能够吸引大量观众了。从1997年开始,各地有线台与无线台之争、甚至台内各频道之争便相当激烈,为了一部热门电视剧而“头破血流”的事件时有发生。之后,海外引进电视剧又被逐出黄金档,使得国产电视剧的交易在2000年达到了一个高潮。在不断被炒高的天价中,制片方赚得盆满钵满,甚至片子未见雏形就已然火爆出手,整个市场充斥着亢奋的气息。

电视剧市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但还处于发育中的市场实质是相当无序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比较突出的是,电视剧价格与价值发生背离。一方面,面对电视台的争抢,制片方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炒作上,以一则投拍消息、一段片花做起了期货生意,导致电视剧质量失控;另一方面,市场表面的繁荣吸引了过多的投资人,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路英雄踊跃入市。然而,制片机构来源的广泛性并不意味着群众基础与市场的多元化,反倒出现了电视剧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滥竽充数的情况。由于缺乏市场经验,为了短期获利,减少创新风险,一些制片机构不做新题材和新类型的开拓与创新,干脆玩起了“明星脸”:古装戏说剧热,就跟着戏说;青春偶像剧火爆,就装一把青春。跟风盛行,连原有题材、类型的深加工也谈不上。市场秩序进一步被扰乱。

对于各电视台,在产出未见太多增长的情况下,购片投入却水涨船高,而观众对几部市场热门电视剧的冷淡反映以及盲目购片导致的库存积压却让电视台越来越吃不消。两台合并以及广电媒介集团化的出台显然给原本竞争残酷的电视台提供了重整山河的大好时机,统一购片于是成了各电视台以及广电集团整治市场的主要手段。2001年,上海振臂一呼,率先打出了限价的大旗,一时间,各地纷纷响应,限价奏响了市场的主旋律。不管上海为何报出一集五六万,北京喊出一集四五万,各地市场垄断格局已然如此,各路制片机构只有叫苦不迭,曾经存在暴利的电视剧制作受到严重打击。

今天的制片行业早已非昔日可比。电视剧的市场价格水平降低,制作成本却日见高涨,即使是一些优秀的电视剧,其毛利润率一般也只能达到40%左右的水平,暴利早已成了过眼烟云。根据《中国电视剧市场调查》统计,目前制片机构的毛利润率普遍在10%~30%之间对比电视台3~5倍的投入,买方市场的格局使得目前的市场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异,整个市场利益分配的天平向电视台倾斜。随着有线、无线的合并、广电媒体集团化以及限价占据市场主流,电视剧市场的逐利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2.谋利时代的开启

目前的电视剧市场,制片机构老注重单片的产品经营则需要面临诸多风险。首先,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电视剧的创作与制作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其次,电视剧产品一般投资回收期较长,注重一部片子的产品经营,一方面不容易舒缓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此期间,社会状况、供求关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变化都难以预料,这些都给电视剧的制作带来极大的风险。另外,从宏观角度上讲,整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增加了电视剧经营的风险。

在风险增加的同时,电视台却压低了整个制片行业的回报。高风险与低回报的不对等使得单部电视剧产品的竞争难以为继,于是制片机构包括资金、人才、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开始展开较量。这就更加需要投资者对影视制作行业有非常冷静与理智的认识,对市场的把握更稳、更准。目前的市场要求制片机构必须审时度势,立足市场,打造精品,以谋利代替逐利。

2002年,电视剧制作行业的几个趋势已经昭示了谋利时代的开启。电视剧制作领域过去一直是游资占主流,各路投资甚至一些秘而不宣的来路不明的资本纷纷介入电视剧市场,真正立足于电视剧市场的公司并不占大多数。但这一格局现在已有变化。一批背靠大型集团、拥有强大资本实力的影视机构开始出现,这些机构具有比较明确的战略发展框架,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借助资本运营的手段在影视市场中开始快速扩张。另外,以影视剧制作业务为基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影视机构也扎根市场,树立品牌。与过去电视剧制作领域的游资相比,这些机构的投资具有长期性与延续性,对于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起到了稳定与促进的作用。打造电视剧精品已经成为制片机构的共识。

10余年的发展,制片机构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也收获过光荣与梦想。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制片机构与制片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与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